陕西省初中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7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初中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7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17 07:14:37

文档简介

陕西省初中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7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一、单选题
1.(2021·陕西)小秦同学对下图所示的生物进行分类时,把②分为一类,把①③④⑤分为另一类,其分类的依据是(  )
A.是否有细胞核 B.是否有液泡
C.是否有细胞壁 D.是否有细胞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图中,①蘑菇属于真菌,②病毒属于微生物,③细菌属于微生物,④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
⑤蝴蝶属于节肢动物。其中,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①蘑菇,③细菌,④向日葵,⑤蝴蝶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把②分为一类,把①③④⑤分为另一类,其分类的依据是是否有细胞结构,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依据,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动物的分类依据很多,注意要灵活分类,一般是根据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等作为依据。
2.(2020·陕西)初二(3)班的同学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提到的生物尝试进行分类,下列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植物 皂荚树、桑葚、木莲、蜡梅
B 昆虫 蝉、黄蜂、蟋蟀、苍蝇、蚂蚁
C 鸟类 云雀、张飞鸟(鹡鸰)
D 脊椎动物 蛇、梅花鹿、蜈蚣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A.皂荚树、桑葚、木莲、蜡梅都属于植物,A正确。
B.蝉、黄蜂、蟋蟀、苍蝇、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外有外骨骼,都属于昆虫,B正确。
C.云雀、张飞鸟的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用气囊辅助肺呼吸,都属于鸟类,C正确。
D.蛇、梅花鹿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蜈蚣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不能归为一类,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形态结构把生物划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3.(2020·陕西)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举措,不正确的是(  )
A.迁地保护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用人工繁殖的方法抢救濒危物种
D.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以增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迁地保护是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举措,A正确。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B正确。
C.用人工繁殖的方法抢救濒危物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举措,C正确。
D.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能造成生物入侵,使本地物种受到威胁,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相关的法律中明确规定禁止捕猎濒危动物。这些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2021·陇县模拟)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秦岭生态保护情况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秦岭东段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
B.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C.秦岭山脉物种丰富生态系统稳定可以尽可能多的引进新物种
D.“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的高产杂交水稻,利用的是基因的多样性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生物多样性不仅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有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不符合题意。
B.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B不符合题意。
C.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也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这个引进种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C不符合题意。
D.基因的多样性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的高产杂交水稻是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5.(2018·临渭模拟)下列有关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林奈的双名法使得每一种生物都只有一个学名
B.分类单位越小,所含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远
C.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属、科、种
D.松鼠和啄木鸟同属于鸟纲动物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林奈创立的双名法规定,每种生物只能有一个学名,这个学名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属名+种加词,A符合题意;
B、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B不符合题意;
C、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C不符合题意;
D、松鼠属于哺乳纲,啄木鸟属于鸟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就越小,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二、判断题
6.(2019·未央模拟)在同一分类等级中,生物的特征是完全相同的。(判断对错)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共同特征最多,但不完全相同。所以题干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就越小,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三、综合题
7.(2021·陕西)阅读下列资料,请回答问题。
资料一
据调查,秦岭地区分布的植物已超过4000种,还有1000多种动物及多种其它生物分布其间。其中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被誉为“秦岭四宝"。
资料二1981年,在我省汉中地区发现了7只野生朱鹮。有关部门在朱鹮的栖息地建立了朱鹮自然保护区,经多方努力,目前朱鹮数量已达数千只。
(1)资料一直观地体现了秦岭地区   的多样性。
(2)“秦岭四宝”中。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通过胎生繁有后代,属于   动物。
(3)大力保护朱鹮,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一睹“东方宝石”的风采,更有利于维持秦岭地区的   平衡。如需更好地保护秦岭金丝猴。最有效的措施是   。
(4)科研工作者计刚研究羚牛的起源,最直接有可靠的途径是寻找   作为证据。
【答案】(1)生物种类(或生物物种、物种)
(2)哺乳
(3)生态;建立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4)化石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及证据;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资料有一中,"秦岭地区地区分布的植物已超过4000种,还有1000多种动物及多种其它生物分布其间",这可以看出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所以这体现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2)“秦岭四宝”中,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通过胎生繁有后代,可见它们属于哺乳动物动物。
(3)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维持在动态的平衡状态,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所以,大力保护朱鹮,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一睹“东方宝石”的风采,更有利于维持秦岭地区的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4)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是按一定的顺序出现的,越古老的地层中,发现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
故答案为:(1)生物种类(或生物物种、物种);(2)哺乳;(3)生态、建立金丝猴自然保护区;(4)化石。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保护、化石等基础知识,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知: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稳定性,取决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又取决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产者、消费者的物种种类(非数量)数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强。
8.(2021·陕西模拟)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秦岭“西安人的后花园”、“天然氧吧”、“中国最大的基因库”等,它是东亚地区最完整的山地生态系统及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之一。秦岭共有种子植物3446种,隶属于1007属、197科。其中裸子植物共有9科、23属,45种;被子植物188科、984属、3401种。秦岭山中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604种,其中两栖类28种、爬行类49种、鸟类380种、哺乳类147种。
资料二:秦岭有许多国家保护的珍稀动植物。其中,属于国家二类保护植物11种,如太白红杉为秦岭特有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等16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秦岭细鳞鲑、中华虎凤蝶等64种。为了保护秦岭山区的珍稀野生动植物,我省在太白山、佛坪、牛背梁等地建立了20余个保护区,其中以保护大熊猫这一特殊物种为最多。
(1)资料一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   的多样性。
(2)分析资料二,要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秦岭的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3)分析图“秦岭部分动物的进化树”,①所代表的生物类群是   动物。
(4)生物类群③的生殖方式为   。
(5)从图中可以推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为:由低等到高等、   。(至少写2点)
【答案】(1)生物种类
(2)建立自然保护区
(3)两栖
(4)胎生
(5)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秦岭共有种子植物3446种,隶属于1007属、197科。其中裸子植物共有9科、23属,45种;被子植物188科、984属、3401种。秦岭山中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604种,其中两栖类28种、爬行类49种、鸟类380种、哺乳类147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分析资料二,要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泰山的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3)(4)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哺乳类。图“秦岭部分生物的进化树”,①所代表的生物类群是两栖类;②所代表的生物类群是爬行类。③是哺乳类,生殖方式是胎生。
(5)从进化的角度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低等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等。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化石证据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科学家比较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后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越新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9.(2019·华阴模拟)如图是几种常见的植物、动物(银杏、肾蕨、樱桃、蜜蜂、蛔虫、大熊猫、家鸽)的分类表解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部分标号所代表的生物名称:②   ,⑤   。
(2)请完善该图:A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3)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建立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4)生物学家按照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对生物进行分类,这七个分类单位中,包括生物种类最多的等级是   。
【答案】(1)蜜蜂;肾蕨
(2)种子繁殖
(3)自然保护区
(4)界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解:(1)②具有外骨骼,因此代表的是节肢动物蜜蜂;⑤是能用孢子进行繁殖,给出的生物中只有肾蕨属于孢子植物。(2)根据是否产生种子将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利用种子繁殖,孢子植物利用孢子进行繁殖,故A代表的是种子繁殖。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多种,其中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4)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包括生物种类最多。
【分析】科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是生物的七个分类单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往下依次减小,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1 / 1陕西省初中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7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一、单选题
1.(2021·陕西)小秦同学对下图所示的生物进行分类时,把②分为一类,把①③④⑤分为另一类,其分类的依据是(  )
A.是否有细胞核 B.是否有液泡
C.是否有细胞壁 D.是否有细胞
2.(2020·陕西)初二(3)班的同学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提到的生物尝试进行分类,下列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植物 皂荚树、桑葚、木莲、蜡梅
B 昆虫 蝉、黄蜂、蟋蟀、苍蝇、蚂蚁
C 鸟类 云雀、张飞鸟(鹡鸰)
D 脊椎动物 蛇、梅花鹿、蜈蚣
A.A B.B C.C D.D
3.(2020·陕西)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举措,不正确的是(  )
A.迁地保护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用人工繁殖的方法抢救濒危物种
D.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以增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4.(2021·陇县模拟)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秦岭生态保护情况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秦岭东段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
B.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C.秦岭山脉物种丰富生态系统稳定可以尽可能多的引进新物种
D.“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的高产杂交水稻,利用的是基因的多样性
5.(2018·临渭模拟)下列有关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林奈的双名法使得每一种生物都只有一个学名
B.分类单位越小,所含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远
C.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属、科、种
D.松鼠和啄木鸟同属于鸟纲动物
二、判断题
6.(2019·未央模拟)在同一分类等级中,生物的特征是完全相同的。(判断对错)
三、综合题
7.(2021·陕西)阅读下列资料,请回答问题。
资料一
据调查,秦岭地区分布的植物已超过4000种,还有1000多种动物及多种其它生物分布其间。其中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被誉为“秦岭四宝"。
资料二1981年,在我省汉中地区发现了7只野生朱鹮。有关部门在朱鹮的栖息地建立了朱鹮自然保护区,经多方努力,目前朱鹮数量已达数千只。
(1)资料一直观地体现了秦岭地区   的多样性。
(2)“秦岭四宝”中。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通过胎生繁有后代,属于   动物。
(3)大力保护朱鹮,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一睹“东方宝石”的风采,更有利于维持秦岭地区的   平衡。如需更好地保护秦岭金丝猴。最有效的措施是   。
(4)科研工作者计刚研究羚牛的起源,最直接有可靠的途径是寻找   作为证据。
8.(2021·陕西模拟)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秦岭“西安人的后花园”、“天然氧吧”、“中国最大的基因库”等,它是东亚地区最完整的山地生态系统及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之一。秦岭共有种子植物3446种,隶属于1007属、197科。其中裸子植物共有9科、23属,45种;被子植物188科、984属、3401种。秦岭山中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604种,其中两栖类28种、爬行类49种、鸟类380种、哺乳类147种。
资料二:秦岭有许多国家保护的珍稀动植物。其中,属于国家二类保护植物11种,如太白红杉为秦岭特有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等16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秦岭细鳞鲑、中华虎凤蝶等64种。为了保护秦岭山区的珍稀野生动植物,我省在太白山、佛坪、牛背梁等地建立了20余个保护区,其中以保护大熊猫这一特殊物种为最多。
(1)资料一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   的多样性。
(2)分析资料二,要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秦岭的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3)分析图“秦岭部分动物的进化树”,①所代表的生物类群是   动物。
(4)生物类群③的生殖方式为   。
(5)从图中可以推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为:由低等到高等、   。(至少写2点)
9.(2019·华阴模拟)如图是几种常见的植物、动物(银杏、肾蕨、樱桃、蜜蜂、蛔虫、大熊猫、家鸽)的分类表解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部分标号所代表的生物名称:②   ,⑤   。
(2)请完善该图:A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3)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建立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4)生物学家按照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对生物进行分类,这七个分类单位中,包括生物种类最多的等级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图中,①蘑菇属于真菌,②病毒属于微生物,③细菌属于微生物,④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
⑤蝴蝶属于节肢动物。其中,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①蘑菇,③细菌,④向日葵,⑤蝴蝶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把②分为一类,把①③④⑤分为另一类,其分类的依据是是否有细胞结构,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依据,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动物的分类依据很多,注意要灵活分类,一般是根据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等作为依据。
2.【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A.皂荚树、桑葚、木莲、蜡梅都属于植物,A正确。
B.蝉、黄蜂、蟋蟀、苍蝇、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外有外骨骼,都属于昆虫,B正确。
C.云雀、张飞鸟的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用气囊辅助肺呼吸,都属于鸟类,C正确。
D.蛇、梅花鹿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蜈蚣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不能归为一类,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形态结构把生物划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3.【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迁地保护是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举措,A正确。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B正确。
C.用人工繁殖的方法抢救濒危物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举措,C正确。
D.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能造成生物入侵,使本地物种受到威胁,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相关的法律中明确规定禁止捕猎濒危动物。这些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生物多样性不仅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有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不符合题意。
B.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B不符合题意。
C.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也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这个引进种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C不符合题意。
D.基因的多样性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的高产杂交水稻是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5.【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林奈创立的双名法规定,每种生物只能有一个学名,这个学名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属名+种加词,A符合题意;
B、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B不符合题意;
C、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C不符合题意;
D、松鼠属于哺乳纲,啄木鸟属于鸟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就越小,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6.【答案】(1)错误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共同特征最多,但不完全相同。所以题干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就越小,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7.【答案】(1)生物种类(或生物物种、物种)
(2)哺乳
(3)生态;建立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4)化石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及证据;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资料有一中,"秦岭地区地区分布的植物已超过4000种,还有1000多种动物及多种其它生物分布其间",这可以看出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所以这体现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2)“秦岭四宝”中,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通过胎生繁有后代,可见它们属于哺乳动物动物。
(3)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维持在动态的平衡状态,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所以,大力保护朱鹮,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一睹“东方宝石”的风采,更有利于维持秦岭地区的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4)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是按一定的顺序出现的,越古老的地层中,发现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
故答案为:(1)生物种类(或生物物种、物种);(2)哺乳;(3)生态、建立金丝猴自然保护区;(4)化石。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保护、化石等基础知识,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知: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稳定性,取决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又取决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产者、消费者的物种种类(非数量)数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强。
8.【答案】(1)生物种类
(2)建立自然保护区
(3)两栖
(4)胎生
(5)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秦岭共有种子植物3446种,隶属于1007属、197科。其中裸子植物共有9科、23属,45种;被子植物188科、984属、3401种。秦岭山中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604种,其中两栖类28种、爬行类49种、鸟类380种、哺乳类147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分析资料二,要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泰山的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3)(4)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哺乳类。图“秦岭部分生物的进化树”,①所代表的生物类群是两栖类;②所代表的生物类群是爬行类。③是哺乳类,生殖方式是胎生。
(5)从进化的角度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低等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等。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化石证据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科学家比较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后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越新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9.【答案】(1)蜜蜂;肾蕨
(2)种子繁殖
(3)自然保护区
(4)界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解:(1)②具有外骨骼,因此代表的是节肢动物蜜蜂;⑤是能用孢子进行繁殖,给出的生物中只有肾蕨属于孢子植物。(2)根据是否产生种子将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利用种子繁殖,孢子植物利用孢子进行繁殖,故A代表的是种子繁殖。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多种,其中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4)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包括生物种类最多。
【分析】科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是生物的七个分类单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往下依次减小,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