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初中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11科学探究与生物技术
一、单选题
1.(2021·陕西)全球有半数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食,大米来自稻谷,在培育杂交水稻的过程中,贡献最大,被国内外尊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
A.袁隆平 B.屠呦呦 C.巴斯德 D.达尔文
2.(2021·陕西)“中中“和“华华“的诞生过程如下图所示。它们的诞生应用的技术是( )
A.克隆技术 B.组织培养 C.发酵技术 D.转基因技术
3.(2020·陕西)制作酸奶所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
A.转基因技术 B.组织培养技术
C.发酵技术 D.克隆技术
4.(2019·陕西模拟)科学家将人的某基因转移到羊的细胞中,培育出了能分泌含人乳铁蛋白乳汁的羊,该生物技术属于( )
A.仿生 B.转基因技术
C.组织培养技术 D.发酵技术
二、实验探究题
5.(2018·临渭模拟)取同一植株中相同大小的三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C、枝条A保留全部叶片,枝条B摘除部分叶片,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三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如图所示。在每个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下列__(填字母)项可以作为该实验探究的问题。
A.呼吸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B.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C.油滴对植物吸水有影响吗?
D.光合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2)这三个装置中的对照组是__(填字母)。
(3)实验现象:A,B,C三个装置液面下降幅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用“>”连接)。
(4)实验结论:__。
6.(2020·陕西)生活中,食品如果保存不当,就容易腐败变质。为了探究腐败变质的食物是否会对人体肠道产生危害,某科研小组以小鼠为研究对象,利用霉变甘蔗汁进行实验。科研人员对4组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进行不同的灌喂处理,每组每天相同时间喂一次,其他生存条件均相同。在适宜的条件下连续喂养20天后统计每组中肠道有炎症的小鼠数量。具体处理方式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小鼠数量(只) 处理方式 有炎症的小鼠数量(只)
A 10 灌喂未霉变甘蔗汁0.2mL 0
B 10 灌喂50%每变甘蔗汁0.2mL 3
C 10 灌喂75%霉变甘蔗汁0.2mL 5
D 10 灌喂100%霉变甘蔗汁0.2mL 8
(1)实验中设置A组的作用是 。
(2)实验中每组用10只小鼠,而不是只用1只目的是 。
(3)分析实验结果,你认为:腐败变质的食物对人体肠道 (填“会”或“不会”)产生危害。
(4)食物的腐败变质主要是由于 的生长和繁殖引起的。
(5)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可能会发生食物中毒,一旦中毒后,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是________。
①立即上床睡觉休息
②采用科学的方法(如催吐法)进行自救
③迅速到医院救治
④拨打“120求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2019·咸阳)目前社会上“低头族”现象十分普遍,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吗?有学生做了这样的实验:选取初三某班20名学生(10男10女,身体健康状况相同),分为A、B两组,每组男生、女生各5名(共10名学生)。在相同的环境中,给A组每人一部手机,让其随意玩手机游戏;B组每人一本书,随意阅读,其他条件相同。6个小时后获得实验数据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使用时间 人数 颈肩痛 手腕部 疼痛 眼部不适 轻度社 交障碍
A组 使用手机 1-3小时 10 5 10 10 5
4-6小时 10 9 10 10 8
B组 看书 1-3小时 10 1 0 3 0
4-6小时 10 3 0 5 0
(1)参与实验学生的人数、年龄、健康状况、所用手机及实验环境等因素均相同,其目的是 。
(2)实验中设置B组的目的是 。
(3)实验中每组都用了10名学生而不是1名学生,目的是 。
(4)通过数据可得出的结论 。
(5)世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很多人只顾低头看手机而冷落身边亲友,你想对身边的“低头族”说点什么?
8.(2018·长沙)目前校园“低头族”现象十分普遍,某大学社团随机发放问卷两千份进行调査,统计结果如下:
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及健康危害情况统计表
使用电子产品情况 健康危害情况人数
使用时间 人数 颈肩痛 手蜿部疼痛 眼部不适 轻度社交降碍
2-4小时 963 178 48 288 136
5-6小时 579 115 102 252 127
6小时以上 458 174 92 224 133
合计 2000 467 242 764 396
(1)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属于 (填“普查法”或“抽样调查法”)。
(2)表格中“轻度社交障碍”评价的是哪方面的健康状态?________(填字母)
A.身体 B.心理 C.社会适应
(3)从表格数据分析,使用时间为 的学生出现颈肩痛的比例最高。
(4)下图是健康危害情况占总人数百分比的柱状图,请你将图补充完整。
(5)世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很多人只顾低头看手机而冷落身边亲友,你想对身边的“低头族”说点什么? 。
9.(2019·未央模拟)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缺乏维生素C是海上水手患坏血病的重要原因。维生素C能够让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据此本校生物实验小组尝试探究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制定了实验方案,过程如下所示(实验的装置相同)。请回答:
(1)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并编号,在试管中加入 高锰酸钾溶液,量筒读数时视线应该 (填俯视、仰视或平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2)用滴管向1号试管中滴一滴水果汁A,振荡试管,观察紫色是否有变化;再逐滴滴入水果汁A,边滴边振荡试管,直至 褪去,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 于容器上方。
(3)用同样的方法向2号试管中滴入水果汁B,直至观察到同样现象;(注意应当使用同一滴管滴两种汁液,使用该滴管滴第二种汁液前,需要用清水将滴管洗净并用吸水纸吸干)。
记录所用两种水果汁的滴数。
材料 试管1(水果汁A) 试管2(水果汁B)
水果汁滴数 18滴 9滴
实验结论: (填水果汁A域水果汁B)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生物学家及其贡献
【解析】【解答】A、袁隆平,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培育出举世闻名的杂交水稻,在培育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方面贡献巨大,是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A符合题意。
B、屠呦呦最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B不符合题意。
C、巴斯德被誉为“微生物学之父”,是法国微生物学家,C不符合题意。
D、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了《物种起源》,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科学家的突出贡献,比较简单,平时多注意积累,熟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巴斯德被誉为“微生物学之父”。
2.【答案】A
【知识点】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可以看出,克隆猴是用体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的,它利用了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的传统方式,没有经过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只需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移植到雌性动物子宫内,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中中”和“华华”的获得利用了克隆技术。故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克隆技术的应用,为基础题,解答此题需要熟知掌握克隆技术的特点以及克隆的过程,克隆属于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提供体细胞,有人工的方法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植入到雌性动物子宫内发育成新个体。
3.【答案】C
【知识点】发酵技术
【解析】【解答】A.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错误。
B.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错误。
C.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属于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的应用,正确。
D.克隆技术指生物体通过细胞核移植和胚胎移植技术形成与亲本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的过程,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4.【答案】B
【知识点】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四大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科学家将人的某基因转移到羊的细胞中,培育出了能分泌含人乳铁蛋白乳汁的羊,这里主要使用的技术是转基因技术。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控制性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项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
5.【答案】(1)B
(2)A
(3)A>B>C
(4)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1)题中A、B、C的变量是叶片,其它条件都一样,因此是一组对照实验。A的叶片多,B的叶片少,C没有叶片,观察三个装置中液面的下降情况。因此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2)该实验中A枝条保留所有叶片,B枝条保留部分叶片,C没有叶片,因此变量是叶的数量。其中A起对照作用。
(3)A、B、C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叶的数量,A所在的量筒中液面下降的快,B所在的量筒中液面下降的慢、C所在的量筒中液面下降的最慢。原因是,A枝条叶的数量多,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多,散失的水分是来自量筒中的水。
(4)实验结论: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6.【答案】(1)作为对照
(2)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
(3)会
(4)细菌和真菌
(5)C
【知识点】急救常识;科学探究的过程;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解析】【解答】(1)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A组灌喂未霉变甘蔗汁0.2mL,B组灌喂50%霉变甘蔗汁0.2mL,C组灌喂75%霉变甘蔗汁0.2mL;D组灌喂100%霉变甘蔗汁0.2mL,所以实验中设置A组的作用是作为对照。(2)实验中,每组用了10只小鼠,而不是只用1只,目的是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3)分析实验结果,灌喂霉变甘蔗汁的浓度越大,小鼠患炎症的数量越多,所以腐败变质的食物对人体肠道会产生危害。(4)食物的腐败变质主要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引起的。(5)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可能会发生食物中毒,一旦中毒后,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是②采用科学的方法(如催吐法)进行自救,③迅速到医院救治,④拨打“120”求救等,如果①立即上床睡觉休息只会加重病情,耽误治疗时间,故C正确。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7.【答案】(1)控制单一变量
(2)对照
(3)避免偶然性
(4)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5)1.拒绝手机一会儿,关爱亲人一辈子。2.拒做“低头族”,关爱你我他。3.手机拉开亲人之间的距离,拉开你与梦想的距离4.生命在玩手机中逝去5.今天手机玩的有多欢,明天生活就有多累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解:(1)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参与实验学生的人数、年龄、健康状况、所用手机及实验环境等因素均相同,其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2)实验中设置B组的目的是与A组形成对照。(3)实验中每组都用了10名学生而不是1名学生,可以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少误差,目的是避免偶然性。(4)通过数据可得出的结论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对身体产生危害。(5)“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多还有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各位“低头族”:1.拒绝手机一会儿,关爱亲人一辈子。2.拒做“低头族”,关爱你我他。3.手机拉开亲人之间的距离,拉开你与梦想的距离4.生命在玩手机中逝去5.今天手机玩的有多欢,明天生活就有多累。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须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2、实验时一般要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实验对象且要设置重复实验,为了排除由偶然性引起的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8.【答案】(1)抽样调査法
(2)C
(3)6小时以上
(4)
(5)您能放下手机和我一起走走吗
【知识点】健康的概念;科学探究的方法
【解析】【解答】(1)该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的调查方法是抽样调查法。为使调查结果真实可靠,他们在选取样时应随机取样。(2)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表格中“轻度社交障碍”评价的是社会适应方面的态。(3)据表格数据可见:使用2--4小时手机的学生出现颈肩痛的比例是178÷963=18.4%;使用5小时手机的学生出现颈肩痛的比例是115÷579=19.8%,使用6小时以上的学生出现颈肩痛的比例是174÷458=37.9%,可见使用6小时以上的学生出现颈肩痛的比例最高。(4)如图是健康危害情况占总人数百分比的柱状图, 。(5)“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多还有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各位“低头族”,您能放下手机和我一起走走吗?
【分析】1、科学探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普查法获得的数据更准确。
2、一般认为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以下一些方面: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
3、解答此类题要准确提炼出图表中的有效信息,牢牢抓住题干中答题项的要求,以课本内容为依据,弄清表格所隐藏的内容。从本题的表格中很明显的反映出使用6小时以上的学生出现颈肩痛的比例最高。
9.【答案】(1)等量;平视
(2)紫色;垂直、悬空
(3)B
【知识点】维生素的作用;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1)对照实验的原则是变量唯一,所以两支试管中应加入等量的高锰酸钾。量筒读数时视线应该平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2)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是紫色,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用滴管向1号试管中滴一滴水果汁A,振荡试管,观察紫色是否有变化;再逐滴滴入水果汁A,边滴边振荡试管,直至紫色褪去,使用胶头滴管向容器中滴加液体时,要垂直、悬空放在容器上方。
(3)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是紫色,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越高,所滴菜汁或果汁的量就越少。所以据表中数据可见:B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
【分析】当维生素C溶液与高锰酸钾接触后, 即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维生素C还原高锰酸钾,使其褪色.向高锰酸钾中滴维生素C,滴的滴数少,维生素C含量高.
1 / 1陕西省初中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11科学探究与生物技术
一、单选题
1.(2021·陕西)全球有半数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食,大米来自稻谷,在培育杂交水稻的过程中,贡献最大,被国内外尊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
A.袁隆平 B.屠呦呦 C.巴斯德 D.达尔文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学家及其贡献
【解析】【解答】A、袁隆平,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培育出举世闻名的杂交水稻,在培育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方面贡献巨大,是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A符合题意。
B、屠呦呦最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B不符合题意。
C、巴斯德被誉为“微生物学之父”,是法国微生物学家,C不符合题意。
D、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了《物种起源》,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科学家的突出贡献,比较简单,平时多注意积累,熟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巴斯德被誉为“微生物学之父”。
2.(2021·陕西)“中中“和“华华“的诞生过程如下图所示。它们的诞生应用的技术是( )
A.克隆技术 B.组织培养 C.发酵技术 D.转基因技术
【答案】A
【知识点】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可以看出,克隆猴是用体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的,它利用了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的传统方式,没有经过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只需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移植到雌性动物子宫内,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中中”和“华华”的获得利用了克隆技术。故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克隆技术的应用,为基础题,解答此题需要熟知掌握克隆技术的特点以及克隆的过程,克隆属于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提供体细胞,有人工的方法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植入到雌性动物子宫内发育成新个体。
3.(2020·陕西)制作酸奶所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
A.转基因技术 B.组织培养技术
C.发酵技术 D.克隆技术
【答案】C
【知识点】发酵技术
【解析】【解答】A.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错误。
B.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错误。
C.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属于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的应用,正确。
D.克隆技术指生物体通过细胞核移植和胚胎移植技术形成与亲本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的过程,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4.(2019·陕西模拟)科学家将人的某基因转移到羊的细胞中,培育出了能分泌含人乳铁蛋白乳汁的羊,该生物技术属于( )
A.仿生 B.转基因技术
C.组织培养技术 D.发酵技术
【答案】B
【知识点】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四大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科学家将人的某基因转移到羊的细胞中,培育出了能分泌含人乳铁蛋白乳汁的羊,这里主要使用的技术是转基因技术。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控制性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项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
二、实验探究题
5.(2018·临渭模拟)取同一植株中相同大小的三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C、枝条A保留全部叶片,枝条B摘除部分叶片,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三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如图所示。在每个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下列__(填字母)项可以作为该实验探究的问题。
A.呼吸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B.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C.油滴对植物吸水有影响吗?
D.光合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2)这三个装置中的对照组是__(填字母)。
(3)实验现象:A,B,C三个装置液面下降幅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用“>”连接)。
(4)实验结论:__。
【答案】(1)B
(2)A
(3)A>B>C
(4)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1)题中A、B、C的变量是叶片,其它条件都一样,因此是一组对照实验。A的叶片多,B的叶片少,C没有叶片,观察三个装置中液面的下降情况。因此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2)该实验中A枝条保留所有叶片,B枝条保留部分叶片,C没有叶片,因此变量是叶的数量。其中A起对照作用。
(3)A、B、C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叶的数量,A所在的量筒中液面下降的快,B所在的量筒中液面下降的慢、C所在的量筒中液面下降的最慢。原因是,A枝条叶的数量多,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多,散失的水分是来自量筒中的水。
(4)实验结论: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6.(2020·陕西)生活中,食品如果保存不当,就容易腐败变质。为了探究腐败变质的食物是否会对人体肠道产生危害,某科研小组以小鼠为研究对象,利用霉变甘蔗汁进行实验。科研人员对4组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进行不同的灌喂处理,每组每天相同时间喂一次,其他生存条件均相同。在适宜的条件下连续喂养20天后统计每组中肠道有炎症的小鼠数量。具体处理方式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小鼠数量(只) 处理方式 有炎症的小鼠数量(只)
A 10 灌喂未霉变甘蔗汁0.2mL 0
B 10 灌喂50%每变甘蔗汁0.2mL 3
C 10 灌喂75%霉变甘蔗汁0.2mL 5
D 10 灌喂100%霉变甘蔗汁0.2mL 8
(1)实验中设置A组的作用是 。
(2)实验中每组用10只小鼠,而不是只用1只目的是 。
(3)分析实验结果,你认为:腐败变质的食物对人体肠道 (填“会”或“不会”)产生危害。
(4)食物的腐败变质主要是由于 的生长和繁殖引起的。
(5)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可能会发生食物中毒,一旦中毒后,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是________。
①立即上床睡觉休息
②采用科学的方法(如催吐法)进行自救
③迅速到医院救治
④拨打“120求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1)作为对照
(2)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
(3)会
(4)细菌和真菌
(5)C
【知识点】急救常识;科学探究的过程;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解析】【解答】(1)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A组灌喂未霉变甘蔗汁0.2mL,B组灌喂50%霉变甘蔗汁0.2mL,C组灌喂75%霉变甘蔗汁0.2mL;D组灌喂100%霉变甘蔗汁0.2mL,所以实验中设置A组的作用是作为对照。(2)实验中,每组用了10只小鼠,而不是只用1只,目的是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3)分析实验结果,灌喂霉变甘蔗汁的浓度越大,小鼠患炎症的数量越多,所以腐败变质的食物对人体肠道会产生危害。(4)食物的腐败变质主要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引起的。(5)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可能会发生食物中毒,一旦中毒后,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是②采用科学的方法(如催吐法)进行自救,③迅速到医院救治,④拨打“120”求救等,如果①立即上床睡觉休息只会加重病情,耽误治疗时间,故C正确。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7.(2019·咸阳)目前社会上“低头族”现象十分普遍,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吗?有学生做了这样的实验:选取初三某班20名学生(10男10女,身体健康状况相同),分为A、B两组,每组男生、女生各5名(共10名学生)。在相同的环境中,给A组每人一部手机,让其随意玩手机游戏;B组每人一本书,随意阅读,其他条件相同。6个小时后获得实验数据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使用时间 人数 颈肩痛 手腕部 疼痛 眼部不适 轻度社 交障碍
A组 使用手机 1-3小时 10 5 10 10 5
4-6小时 10 9 10 10 8
B组 看书 1-3小时 10 1 0 3 0
4-6小时 10 3 0 5 0
(1)参与实验学生的人数、年龄、健康状况、所用手机及实验环境等因素均相同,其目的是 。
(2)实验中设置B组的目的是 。
(3)实验中每组都用了10名学生而不是1名学生,目的是 。
(4)通过数据可得出的结论 。
(5)世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很多人只顾低头看手机而冷落身边亲友,你想对身边的“低头族”说点什么?
【答案】(1)控制单一变量
(2)对照
(3)避免偶然性
(4)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5)1.拒绝手机一会儿,关爱亲人一辈子。2.拒做“低头族”,关爱你我他。3.手机拉开亲人之间的距离,拉开你与梦想的距离4.生命在玩手机中逝去5.今天手机玩的有多欢,明天生活就有多累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解:(1)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参与实验学生的人数、年龄、健康状况、所用手机及实验环境等因素均相同,其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2)实验中设置B组的目的是与A组形成对照。(3)实验中每组都用了10名学生而不是1名学生,可以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少误差,目的是避免偶然性。(4)通过数据可得出的结论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对身体产生危害。(5)“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多还有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各位“低头族”:1.拒绝手机一会儿,关爱亲人一辈子。2.拒做“低头族”,关爱你我他。3.手机拉开亲人之间的距离,拉开你与梦想的距离4.生命在玩手机中逝去5.今天手机玩的有多欢,明天生活就有多累。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须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2、实验时一般要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实验对象且要设置重复实验,为了排除由偶然性引起的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8.(2018·长沙)目前校园“低头族”现象十分普遍,某大学社团随机发放问卷两千份进行调査,统计结果如下:
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及健康危害情况统计表
使用电子产品情况 健康危害情况人数
使用时间 人数 颈肩痛 手蜿部疼痛 眼部不适 轻度社交降碍
2-4小时 963 178 48 288 136
5-6小时 579 115 102 252 127
6小时以上 458 174 92 224 133
合计 2000 467 242 764 396
(1)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属于 (填“普查法”或“抽样调查法”)。
(2)表格中“轻度社交障碍”评价的是哪方面的健康状态?________(填字母)
A.身体 B.心理 C.社会适应
(3)从表格数据分析,使用时间为 的学生出现颈肩痛的比例最高。
(4)下图是健康危害情况占总人数百分比的柱状图,请你将图补充完整。
(5)世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很多人只顾低头看手机而冷落身边亲友,你想对身边的“低头族”说点什么? 。
【答案】(1)抽样调査法
(2)C
(3)6小时以上
(4)
(5)您能放下手机和我一起走走吗
【知识点】健康的概念;科学探究的方法
【解析】【解答】(1)该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的调查方法是抽样调查法。为使调查结果真实可靠,他们在选取样时应随机取样。(2)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表格中“轻度社交障碍”评价的是社会适应方面的态。(3)据表格数据可见:使用2--4小时手机的学生出现颈肩痛的比例是178÷963=18.4%;使用5小时手机的学生出现颈肩痛的比例是115÷579=19.8%,使用6小时以上的学生出现颈肩痛的比例是174÷458=37.9%,可见使用6小时以上的学生出现颈肩痛的比例最高。(4)如图是健康危害情况占总人数百分比的柱状图, 。(5)“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多还有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各位“低头族”,您能放下手机和我一起走走吗?
【分析】1、科学探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普查法获得的数据更准确。
2、一般认为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以下一些方面: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
3、解答此类题要准确提炼出图表中的有效信息,牢牢抓住题干中答题项的要求,以课本内容为依据,弄清表格所隐藏的内容。从本题的表格中很明显的反映出使用6小时以上的学生出现颈肩痛的比例最高。
9.(2019·未央模拟)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缺乏维生素C是海上水手患坏血病的重要原因。维生素C能够让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据此本校生物实验小组尝试探究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制定了实验方案,过程如下所示(实验的装置相同)。请回答:
(1)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并编号,在试管中加入 高锰酸钾溶液,量筒读数时视线应该 (填俯视、仰视或平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2)用滴管向1号试管中滴一滴水果汁A,振荡试管,观察紫色是否有变化;再逐滴滴入水果汁A,边滴边振荡试管,直至 褪去,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 于容器上方。
(3)用同样的方法向2号试管中滴入水果汁B,直至观察到同样现象;(注意应当使用同一滴管滴两种汁液,使用该滴管滴第二种汁液前,需要用清水将滴管洗净并用吸水纸吸干)。
记录所用两种水果汁的滴数。
材料 试管1(水果汁A) 试管2(水果汁B)
水果汁滴数 18滴 9滴
实验结论: (填水果汁A域水果汁B)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
【答案】(1)等量;平视
(2)紫色;垂直、悬空
(3)B
【知识点】维生素的作用;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1)对照实验的原则是变量唯一,所以两支试管中应加入等量的高锰酸钾。量筒读数时视线应该平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2)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是紫色,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用滴管向1号试管中滴一滴水果汁A,振荡试管,观察紫色是否有变化;再逐滴滴入水果汁A,边滴边振荡试管,直至紫色褪去,使用胶头滴管向容器中滴加液体时,要垂直、悬空放在容器上方。
(3)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是紫色,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越高,所滴菜汁或果汁的量就越少。所以据表中数据可见:B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
【分析】当维生素C溶液与高锰酸钾接触后, 即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维生素C还原高锰酸钾,使其褪色.向高锰酸钾中滴维生素C,滴的滴数少,维生素C含量高.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