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教
学
笔
记
课题
长方形面积
内容
长方形面积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2、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3、教育学生观察事物要注意事物各部分的联系。学会分析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探索并掌握公式
难点
利用公式解题。
关键
理解面积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
学生
书
环节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
案
5'13'12'3'5′
一、激趣导入,激活学生思维二、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
三、预习反馈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五、梳理知识,总结全课。六、课堂小结
1、
出示下图:这些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这个大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
你怎么知道?3、
若没有小方格,你有什么办法知道他们的面积?3、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1、自我回顾预习情况学生看书,进一步整理自己预习问题,教师巡视检查指导。2、组内交流自己预习的情况课件出示预习交流内容与要求,组长负责,小组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代表交流汇报,教师点拨、板书1、拿出你带来的三个图形,估一估它们的面积分别是多少?2、刚才是我们的估计,那么估计的准不准确呢?你有什么办法检验?3、请你打开练习本,把老师的表格抄在本上,然后说说这个表格的意思,说完坐好。4、观察表格里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5、汇报:长方形的面积等于他的长乘宽。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6、大家同意吗?这个结论对吗?让我们用直尺测量测量,然后算一算,看看结果是不是这样。7、独立完成8、你得到了什么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9、要想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46——1看图求面积46——246——3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小红的床长20分米,宽14分米,要铺上与床同样长的席子,这块席子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1、自我回顾预习情况学生看书,进一步整理自己预习问题,教师巡视检查指导。2、组内交流自己预习的情况课件出示预习交流内容与要求,组长负责,小组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
板
书设
计
摆一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
课
后反
思
冷冉在《谈情?知教学》中描述“情?知特点”时,冷冉特别指出,“课堂情调要有疑问,有惊讶,有迷茫,有争议,有笑声,而且以愉快为基调”。冷冉反复强调: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是通过好问、善问的过程中获得的。本节课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角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加强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1、重视问题的提出。在课堂中,教师要把学生引入有关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欲望,诱发学生去猜想、去探索的思维活动。一个好的问题,更能贴近学生的思维实际,更能激起学生“研究”的欲望。因此,在学生探究之前,让学生思考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要长乘宽呢?2、重视探究过程,让学生充分体验。教学中,我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通过操作,来解决问题,进行数学归纳,提升数学思想。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经验或直观体验来解决问题,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探究以下三个长方形的面积: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一个数学问题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作为老师应尽可能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拓宽问题的思考空间,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动向,不断的给予启示,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完善结论,学生才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知识才会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