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能量转化的量度 功 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3能量转化的量度 功 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17 14:0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知道什么情况下物体做了功,什么情况下物体没有做功。
●掌握功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践操作,使同学们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判断物体是否做功。
教学器材:弹簧测力计,长木板,铁块,小车,细绳。
教学课时:1时
课前预习
温故知新:
1、什么是力?
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2、什么是重力?重力的方向如何?
自主预习:
1、什么是功?
2、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3、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是什么?
4、什么情况下力不做功?
5、功的原理是什么?
你的收获:
课前组内进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将问题展示出来。
我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
自主预习、交流预习情况
(自主学习,交流“课前预习”中的问题,小组长将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汇总)
引入新课
提问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功”的含义。思考力学里所说的“功”含义。
演示实验:在水平长木板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别拉一木块和小车。
(在实验基础上引入本课内容)
学生:观察木块、小车的运动状态,思考并评价这两个力的作用成效。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便于学生接受)
三、合作探究
(一)力学中的功
1.由课前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力学中关于“功”的确切含义: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
了成效,力学里面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请学生观察教材图15.1-1中力做功和15.1-2中力不做功的实例,分析、总结一下力
学中的做功有哪些共同特点?分组讨论总结。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各图中力做功和没有做功的原因,分析、概括、总结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板书: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实例分析(突破难点)
举例说明在你的周围你发现有哪些做功的例子?比一比,看谁对生活观察得最仔细?
(学生可能举很多的例子?如起重机吊起重物、火箭升空、马拉车前进等等。教师对正确的例子予以肯定,对错误的例子引导改正。)
接下来看老师这里的几个例子是否有做功的情况存在?
(1)举重运动员在把杠铃举高过程中是否对杠铃功。举在高处停留5秒过程中是否做功?
(2)小球在光滑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什么力的作用?是否做功?在水平方向上是否受力?是否做功?
(3)起重机使货物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一段距离,拉力对货物做功了吗?
引导学生根据以上事例分析、总结在什么情况下不做功?
学生:思考、讨论后,按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目的阅读,并交流自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总结能力

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了做功不能离开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又知道有三种情况下
不做功,那么我们猜想一下,力学中的功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
深化训练:
下列哪种情况做了功(

A、运动员将标枪投出去,运动员对标枪
B、人用力推石头没推动,人对石头的推力。
C、小球在光滑的桌面上滚动一段距离,桌面对小球的支持力。
D、滑雪运动员从山顶滑下,重力对滑雪运动员
E、提着桶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
F、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G、用力推着小车前进
(二)功的计算
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板书:功的计算公式:
功=力×距离W=Fs
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
1焦=1牛·米(1J=1N·m)
出示例题,启发学生分析计算。(培养学生的学生分析计算能力)
深化训练:重100kg的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前进10m后撤去拉力,小车滑行了5m停下来。已知小车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3倍,则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___________J。
(三)功的原理
1.启发学生提出探究的话题: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2.指导学生探究实验。
3.分析实验数据,启发学生讨论归纳出功的原理
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在教师的启发下,设计实验方案,并在实验基础上进行分析、论
证。
(四)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自己知道本节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内容及对本课的感受,教师进行情感激励。
学生:各小组进行本节课的评估与交流。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合作意识及分析概括能力。学会科学探究方法。)
四、归纳总结、巩固检测
1、放在水平面上重150N的小车,在10N水平拉力下,沿拉力的方向匀速
前进了20米,在此过程中(

A、拉力做功200J
B、重力做功3000J
C、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150N
D、重力做功为3200J
2、1焦=1牛×米,就是:(  
)。
A、把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移动1米所做的功
B、把重为1牛的物体移动1米所做的功
C、在1牛的力作用下,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1米所做的功
 
D、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为1牛,动力臂是1米
3、重量为10牛的物体,在20牛的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一次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移动1米,另一次在粗糙水平面上移动相同的距离,粗糙面与物体的滑动摩擦力为3牛,试问拉力在此两种情形下所做功的大小关系:(

A、在光滑面上拉力做的功小
B、在粗糙面上拉力做的功小
C、两种情况所做功的相同
D、无法判断
4、用20N的水平力将5N的球沿地面滚出,球滚10m停下,滚动过程中推力做功(

A、150J
B、200J
C、50J
D、0J
5、用斜面和滑轮组,把质量相同的物体提高5米,不计机械的一切无用阻力,外力对这两种机械所做的功相比较(  
)。
A、一样大;
             B、利用斜面做功较大;
C、利用滑轮组做功较大;
       D、无法比较。
6、起重机的钢绳将500牛顿的物体匀速提高6米后,又水平匀速移动4米,钢绳的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J,
重力做的功为???????J。
7、把重为100N的木块沿着长5m,高3m的光滑斜面由底部匀速拉到顶端,则拉力F等于多少N?拉力F对木快做了多少功?
课后提升
一、延伸训练
1、如左下图所示,AC>BC,沿斜面AC和BC分别将同一重物从它们的底部推到顶而端,所用推力分别为F1和F2,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不考虑摩擦,则:(  )。
A、F1>F2,W1>W2
 B、F1=F2,W1=W2
C、F1 D、F12、如右上图所示,AB=3AE,AC=2AE,AD=1.5AE,若把物体从斜面底部沿AB、AC、AD三个斜面匀速拉到顶端A时,
(不计摩擦)则:(

A、沿着AB用的拉力最小,做功最多
B、沿着AC用的拉力最小,做功最多
C、沿着AD用的拉力最小,做功也最小
D、沿着三个斜面用的拉力不相等
,做功一样多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手的拉力对水桶做功
B、提起水桶在水平路面上保持水桶的高度不变,向前移动了一段路程,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C、出手后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推力在对它做功
D、很费力的推一重物,重物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重物做了功
4、步枪子弹重0.2N,枪膛长50cm,,火药爆炸对子弹平均推力为5×105N,子弹离开枪口后,空中飞行200米落地,火药推力做功为????????????????J。
5、质量为40kg的物体受到100N的水平拉力,移动了50cm。求:(1)拉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2)重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