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短绳》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
本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快乐为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课堂应适合学生”的课程理念。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并围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教师以儿童化的语言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愉快的学习氛围,通过故事情境、自主体验、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练”的过程中分享快乐,体验乐趣。培养学生在学练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体育运动知识,增强自信心,增进团体合作意识。
二、教材分析
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它设备简单,携带方便,动作简单易学,对场地要求不高,容易开展。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等具有显著作用。小学二年级学跳绳,通过学习,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跳绳技术概念,掌握基本技术,发展学生跳跃能力以及协调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以及在集体活动中合作、团结、互助的能力。
二年级下学期的大部分学生已经会双脚跳短绳,但单脚跳绳的能力参差不齐,对单脚交换跳短绳的动作技术更是一知半解。由于学生的运动能力相对薄弱,在实际体育课堂教学中,还需提高单脚交换跳绳动作的稳定性。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二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初期,他们年龄小、生性好动,并且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注意力集中持续的时间不长,但他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模仿能力强,好奇性强,对什么都显现出极大地兴趣,并善于观察、善于表现,对于新鲜的事物敢发表自己的意见。?针对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灵活安排多样的跳法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主动探究并初步掌握知识和学会简单的动作技能,发展其跳跃的能力和学生协调一致的合作精神。寓学于游戏活动之中,寓乐于教学之中。
四、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项活动,从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
终身体育意识。
2、了解并掌握跳绳的并脚跳和单脚交换跳,让全班学生学会这两种玩法。
3、通过本节课多项内容的练习,发展学生协调、力量、速度、灵敏等多项
身体素质。
4、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在合作、创新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5、通过本节课的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团队的力量,在活动中
能与同伴合理分配角色,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掌握跳绳的并脚跳和单脚交换跳,让全班学生学会这两种玩法
六、教法、学法及组织策略
教法:本课采用的教法有讲解示范法、引导提示法、情景教学法、评价激励法和分解法、分组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配上欢快的音乐,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
学法:学生模仿尝试性练习,积极的展示自己、表现自己。
组织策略:课上采用了自主体验、模仿尝试、集体合作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生动、活泼、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真正体验到体育所带来的快乐。在教学中要尤其注意学生上下肢体的协调配合。
七、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
???
首先,在课堂常规后,引导学生在动感音乐声中,和教师一起做绳操,利用绳操活动身体,并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
?
其次,利用情境,开展“抓尾巴”的游戏,营造一种欢快的教学情景,让绳子融入到情景教学中,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躲闪能力,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顺利进行主教材的教学。
?
(二)、基本部分:
通过情景导入,先让学生观察老师如何玩绳,再组织学生用多种形式玩并脚跳和单脚交换跳的跳绳方式。通过玩绳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欲望,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发展跳跃能力和身体协调素质,使大部分学生能掌握2种玩绳方法。
延伸情节,充分利用情景手段,激发兴趣,让学生先用绳子摆好荷叶,再从老师的示范中学会青蛙跳,练习青蛙跳,再通过比赛使气氛更活跃,结合跳、跳绳来发展综合能力和竞争意识。
(三)、结束部分
学生随着音乐进行拼图,让学生在拼图游戏中体会合作的乐趣,放松身心,拓展课外作业,和家长一起玩绳。
附:小学二年级《玩短绳》教案
《玩短绳》教案
执教班级:二年级一班
人数:40人
执教者:
时间:40分钟
学练内容
玩绳:1、抓尾巴
2、单人跳短绳
3、跳“荷叶”
4、拼图
学习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项活动,从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运动技能目标:了解并掌握跳绳的并脚跳和单脚交换跳,让全班学生学会这两种玩法。
身体健康目标:通过本节课多项内容的练习,发展学生协调、力量、速度、灵敏等多项身体素质。
心理健康目标: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在合作、创新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社会适应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团队的力量,在活动中能与同伴合理分配角色,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摇跳协调
教学难点:并脚跳、单脚交换跳的玩法
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开始热身部分
8分钟
1、?
教学常规
2、?
绳操
第一节:上肢运动
第二节:转肩运动
第三节:四肢运动
第四节:踢腿运动
第五节:体侧运动
第六节:腹背运动
第七节:跳跃运动
3、激趣游戏:小蝌蚪抓尾巴。
1、师生问好,用手中的绳子引出学习的主题“玩绳”并通过情景展开;“春天来了,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着。”
2、教师示范并喊口令。
3、教师让一个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导入:“小蝌蚪长出了尾巴,伙伴们都很好奇,想摸一摸同伴的尾巴。”
4、讲解方法并示范,和学生一起做游戏,组织多人“抓尾巴”比赛。
1、四列横队,人手一条短绳;
×××××××
×××××××
○○○○○○○
○○○○○○○
○
▲
2、学生在教师带领下随着音乐做绳操。
组织:学生扇形队形
多人互相“抓尾巴”。
组织:学生散点练习
利用绳操活动身体,并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营造一种欢快的教学情景,让绳子融入到情景教学中,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躲闪能力,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顺利进行主教材的教学。
学习提高部分
27分钟
1、小蝌蚪学本领:各种跳绳练习
(1)并腿双脚跳
(2)单脚交换跳
学习重点与难点:
掌握并脚跳和单脚交换跳的动作和技巧。
2、游戏:“青蛙”跳“荷叶”
(1)摆“荷叶”
(2)跳“荷叶”
(3)跳绳接力赛
先练习,后进行接力比赛
1、教师让第二个学生用生动的言语导入:“小蝌蚪慢慢成长了长出了小腿,我们一起来学跳的本领!”
2、老师示范并脚跳的玩法。集体展示并脚跳,指导学生动作;
3、老师引出单脚交换跳的玩法,指导学生动作。
4、教师让第三个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导入:“小蝌蚪变成了青蛙,并利用手中的绳子摆成荷叶进行跳跃。”
老师讲解摆“荷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5、老师示范跳的动作,组织学生练习连续跳,指导个别学生的动作。
6、教师让第四个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导入:“河对面的庄稼田里有了害虫,青蛙们连忙跳过去捉害虫”。
7、讲解游戏规则,组织学生跳过去在圆圈里跳10个绳,再返回拍手继续,哪组先完即获胜。
1、全体展示并腿单摇跳绳。
2、集体练习巩固动作;
①、30秒跳
②、一次性跳
③、个别展示
3、集体练习巩固动作;
①、集体跳
②、男生展示
③、女生展示
4、集体合作摆“荷叶”
5、青蛙在“荷叶”上欢快连续跳跃(1次)
****|○
○
○
○
|
****|○
○
○
○
|
****|○
○
○
○
|
****|○
○
○
○
|
6、接力比赛,力争上游。
7、参加比赛,遵守比赛规则。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继续采用情景式教学,通过玩绳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欲望,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发展跳跃能力和身体协调素质,使大部分学生能掌握2种玩绳方法。
延伸情节,充分利用情景手段,激发兴趣,通过比赛使气氛更活跃,结合跳、跑发展综合能力和竞争意识。
恢复整理部分5分钟
1、合作游戏:拼图
2、小结本课
3、课外作业:和家长一起玩绳锻炼身体
4、宣布下课,师生道别
老师导入:“青蛙们劳累了一天,他们在田里摆出了漂亮的图案。”
1、教师讲解拼图的原则。
2、组织学生,积极合作分组进行拼图。
3、赞美作品
4、总结和表扬、鼓励。
1、学生随着音乐进行拼图,体现合作能力;
□
□
▼
■
■
2、开心地一起观看其他组的作品;
3、生围在教师旁边
组织:学生散点进行拼图。
让学生在拼图游戏中体会合作的乐趣,放松身心,拓展课外作业,和家长一起玩绳。
场地器材
录音机一台,每位学生一根短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