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简单机械 机械效率 学案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4简单机械 机械效率 学案 (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17 16:2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机械效率学案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熟悉功、功率、机械效率公式;
2、会灵活运用相关公式解决简单的滑轮组机械效率问题。
复习回顾:
1、竖直:F(头)
=
________________
变形式:
S(头)
=
_________
V(头)
=_________
2、复习功的公式:W=_______
=_______
3、复习功率的公式:P=_______
=_______
=_______
新课复习:
4、机械效率定义式:
有用功是指:
;总功是指:

一、滑轮组竖直向上提升空气中物体
公式推导:η=_______
=_______
=_______
η=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可见机械效率大小与

有关)
提高机械效率的措施:

头脑风暴:如何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
测定某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如图1所示:
(1)实验器材有钩码、铁架台、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
的滑轮组、细绳,还有测量工具


(2)实验原理:

(3)若将重2N的钩码匀速提升10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钩码重
G/N
弹簧测力计示数
F/N
钩码上升高度
h/m
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
S/m
机械效率η
为0.6N,将实验数据表格:
(4)若将三个钩码减少到两个,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二、滑轮组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
公式推导:
(1)η=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η=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____功
)
三、滑轮组竖直向上提升液体中物体
公式推导:
η=_______
=_______
=_______
η=_______
=_______
=_______
1、在建筑工地上,工人师傅用图18所示的滑轮组提升建筑材料。不计绳重和摩擦。
⑴用200N的拉力匀速提升600N的物体。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⑵用此滑轮组在4s内将12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求:工人师傅做的功、功率和机械效率。
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将重物提升了10m,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大小为2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摩擦,求:
(1)拉力的功率;
(2)物体的重力;
(3)动滑轮的重.
(4)若用此滑轮组提升重880N的物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3.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cm
测力计示数F/N
绳端移动距离S/cm
1
2
5
0.6
25
2
4
8
1.1
(
第7题图
)
(1)在表格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数据;
(2)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
(3)第1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
(4)比较两次实验可知:当
不变时,
越大,机械效率

(
图18
F
)4、用如图18所示的滑轮组拉着重5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20N,绳子末端的水平拉力为50N;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若物体运动的速度为0.2m/s,则10s内拉力做的功是多少?
(
第5题图
F
O
A
O
)5、如图所示,物体A在拉力F的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拉力为100N,10s内物体向左移动了2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求:(1)
拉力F的功率?(2)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是多大?
6、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绳重及摩擦不计)将重79N的铁块匀速提升2m,拉力F做功200J,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若将铁块浸没水中,仍用该滑轮组将其在水中匀速提升2m(不计水的阻力),则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P铁=7.9×103kg/m3,g=10N/kg)
7.如图19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当重为G的物体没有放入水中时(如图甲),在绳端用60N的力F1可使物体匀速上升;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在绳端用50N的力F2可使物体匀速上升。(g取10N/kg,忽略绳重和摩擦)
求:(1)在图乙所示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2)物体的密度。
8、下图所示下小型牵引车通过滑轮组匀速打捞起深井中的物体,已知物体重1.2×103N,密度为1.6×103kg/m3。测得物体在出水前、后牵引车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之比为1:2。若不计摩擦、绳重及水的阻力,求:
(g=10N/kg)
(1)物体出水前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是多少?
(2)物体出水后上升的速度是1m/s,牵引车的功率是多大?
9、如图10所示,小民利用滑轮组先后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物体A和物体B。当提升物体A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小民对地面的压力为F1;当提升物体B时,小民对地面的压力为F2。已知小民的质量为65kg,物体A的质量为90kg,物体B的质量为50kg。假设在拉绳子的过程中,小民对绳子的拉力与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竖直向下且在同一直线上,不计绳重和摩擦。则F2:F1=

10、如图19所示,质量为70kg的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带有货箱的滑轮组把货物运到高处。第一次运送货物时,放入货箱的货物质量为160kg,工人用力F1匀速拉绳的功率为P1,货箱以0.1rn/s的速度匀速上升,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N1。第二次运送货物时,放入货箱的货物质量为120kg,工人用力F2匀速拉绳,货箱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N2,滑轮组机械效率为η2。N1与N2之比为15:19。(不计绳重及滑轮摩擦,g取l0N/kg)
求:(1)货箱和动滑轮的总质量m;
(2)功率P1;
(3)机械效率η2。
11、如图是一个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配重A受到的重力为1200N,其底面积为5×10-2m2.
B、C都是定滑轮,D是动滑轮;杠杆EH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E:0H=2:5。小成受到的重力为600N,他通过细绳在H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T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成对地面的压力为F1,配重A受到的拉力为FA1,配重A对地面的P1为6×103pa。小成在H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T2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成对地面的压力为F2,配重A受到的拉力为FA2,配重A对地面的压强P2为4×103pa。已知F1:F2=20:19,杠杆EH和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求(1)拉力FA2;(2)拉力T2;(3)动滑轮D受到的重力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