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册2.7总结我们的认识(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册2.7总结我们的认识(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17 23:1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教科版
五年级上
第二单元
7.总结我们的认识








聚 焦
  经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影响地表变化的因素有所了解。现在就让我们对所学习的有关科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吧!


1.回顾学习内容,梳理记录表。
 (1)观察我们的活动记录,总结影响地表变化的因素。
 (2)重新观察第1课的5幅图片,根据我们的所学,对每一种地形特点的形成原因做出解释,并与先前的猜测进行比较,说说有什么不同。
问题解释(班级记录表)
日期:
图片编号
地形地貌
形成的主要原因
1
弯曲的岩层
地震(岩层受到挤压)
2
长白山天池
火山喷发形成
3
敦煌的雅丹地貌
风的作用
4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水(降雨)的作用
5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水的作用(河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
2.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
 (1)动手制作两个小山丘模型,一个有植物覆盖,一个没有植物覆盖。
 (2)用喷壶分别对两个小山丘从顶部喷水,观察“雨水”对小丘的影响。
 (3)比较两个小山丘“降雨”后的变化。
“下雨”的量也要相同。
要检查两边的地形是不是一样的。
要从同样的高度“降雨”。
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实验
没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实验
实验分析:
  (1)从土地上有植物覆盖的长方形塑料水槽中流出的水,泥沙较少,水有一些浑浊。从土地上无植物覆盖的长方形塑料水槽中流出的水,泥沙较多,水非常浑浊。
  (2)有植物覆盖的土地表面,“雨水”流过后,跟“下雨”前无太大的变化。无植物覆盖的土地表面,“雨水”流过后,与“下雨”前相比,变化较大,土坡变“矮”了,变“长”了,还留下了“沟壑”。
实验结论:
土地上无植物覆盖比有植物覆盖受到的侵蚀严重。
研 讨
1.影响地表变化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会给地表带来哪些变化?
  我们的地球表面有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而且地貌自形成以来就一直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促使地球表面发生这样巨大的变化的力量来自于自然界和人类的活动两个方面。自然界的各种内力和外力是改变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如地壳运动——地层的升降、造山运动(来自地球内部板块相对运动的力,使地层变形,从而造成了地壳的抬升、隆起,形成山地),以及地震和火山喷发等都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强大力量而引起的。
  再如风、流水、气温变化(太阳的能量)、冰川、海浪等自然力量,以及物体重力和生物破坏活动引起岩石的风化、搬运与侵蚀,进一步使地球的表面变得千姿百态。
  此外,人类的活动,比如开荒造林、乱砍滥伐等,也影响着地表的变迁。
2.当水流过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时,会有什么现象
发生?为什么?
  当水流过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时,流下来的水相对比较清澈,里面泥沙较少。这是因为植物通过根系将土壤固定住,避免了地表土壤被水流侵蚀。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