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课件 (共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课件 (共5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8 09:4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朱自清
春天是绚丽的,她让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于是,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江苏省东海县人。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扫清文字障碍
读准下面的生字:
朗润
酝酿

宛转 
嘹亮 
繁花嫩叶


抖擞精神 
应和
戴笠
披蓑
(rùn)

liáo)
(wǎn)
(nèn


sǒu)
(lì)
(zhǎng)
(suō)

yùn
niàng
)

yùn)
 
  
     

散在草丛
sàn
薄烟
báo
(gē
bo)
胳膊
朗润
酝酿
宛转 
嘹亮 
繁花嫩叶


抖擞精神 
应和
披蓑
(suō)
散在草丛
薄烟
(1)朗润:明朗润泽。
(8)黄晕:昏黄不明亮
(7)嘹亮


声音)清晰响亮。
(6)宛转:同“婉转”。形容声音圆润柔美。
(5)应和:本课指声音相呼应。
(4)卖弄:炫耀。
(3)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
里,象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2)润湿:潮湿而润泽。
积累下列词语
(9)烘托:画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和周围涂抹淡墨或者浅的颜色,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更突出。这里是“衬托”的意思。
(15)呼朋引伴:指招引同类的人。
(14)繁花嫩叶:密密地开着的花和嫩绿的叶子。
(12)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13)抖擞精神:振作精神。
(11)舒活;舒展,活动。
(10)静默:不出声。
(16)花枝招展:比喻
姿态优美。
文章可分三部分:(
自然段)
春;

自然段)
春;

自然段)
春.
其中在“绘春”部分又描绘了五幅图画可依次概括为: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1

2-7

8-9

朗读课文,理清结构
迎春












绘春
 
齐读后思考:
1,第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突出了一个什么字?
2.第二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总写春天,作者着眼于哪些景色的变化?这些景色的变化给人以怎样的感受?
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总写春天,作者着眼于山、水、阳光的变化,从宏观上感受到大地回春,生机勃发。
连续反复和拟人
“盼”
春草图
思考: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
情态(钻)
质地(嫩、软)
长势(满)
色彩(绿)
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春草图
春草图
春草图
春草图
春草图
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描绘春草图?在词语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情态:用了“偷偷”“钻”,给人以不知不觉的感觉,
色泽:“嫩嫩”“绿绿”使小草惹人喜
爱,
长势:用了“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给人以清新悦目之感。
质地:用“软绵绵”,让人愿意和它亲近。
这段描写用了较多的叠用的形容词,对小草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春草图
春草图
嫩、绿、满、软

人与自然的和谐

——
(生机勃勃)
——
坐、躺、滚、踢、跑、捉
(喜悦、高兴)
春花图
春花图
春花图
春花图
春花图
春花图
朗读后思考:作者描绘春花图,抓住了什么特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运用了拟人、排比、比喻、反衬等修辞手法
花多,花艳,花甜
春花图
春花图
树上繁花
树中昆虫
树下野花
高低结合
眼前花儿争春
想象结果实
虚实结合
花的色彩
花的味道
色味结合
明暗结合
暗写风与太阳
像星星眨呀眨
全方位描绘春花的美
第二课时
春风图
春风图
春风图
春风图
春风图
春风图
春风图
柔和(不寒、抚摸)
(触觉)
引用、比喻、拟人
(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
芳香(泥草、花香)
(嗅觉)
和悦(鸟鸣、轻风流水、笛声)
(听觉)
运用各种感觉描绘春风柔、暖
春雨图
春雨图
春雨图
春雨图
春雨图:
像牛毛,像花针,像
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雨中屋
雨中树
雨中草
雨中人
一层薄烟
绿得发亮
青得逼你的眼
安静而和平
春雨的“细”、“密”
侧面描写
表现春雨的可爱
迎春图
思考:人们为什么要迎春?
“一年之计在于春”
迎春图:
由风筝引入
城里乡下
家家户户
老老小小
舒活舒活筋骨
抖擞抖擞精神
有工夫
有希望
寥寥几笔,写出地域、情态、思想,而着重于人的思想。“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在老老少少身上注满了活力,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及早安排好
春人图
迎春图
前几幅主要写春天的自然美,这一幅由景及人,表现了人们怎样的精神状态?
人人迎春:城乡
老小
舒活
抖擞
一年之计在于春
颂扬奋发向上的精神
憧憬未来美好的生活
三颂春
像娃娃——“新”
(万物复苏,新的生命的开始)
像小姑娘——“美”
(百花争艳,景色动人)
像青年——“力”
(春天充满活力)
(概括五幅春景图的
含义,点明全文中心。
与开头互相呼应。
三个比喻依次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独立成段,是为了
强调春的不同成长过程,抒发作者强烈赞美春的真挚感情。
理清文章思路
(一)盼春
 (1)“急切,喜悦” 总领全文,开启下文
(2)总绘春天
(3)春草图—— 草 人 
(4)春花图—— 态 色 味
(5)春风图—— 触 味 声
(6)春雨图—— 形 态 景
(7)迎春图
(8)“新”
(9)“美”
(10)“力”
(二)绘春
(三)赞春
找出文章中你最喜欢句子,和大家分享一下,并说明你的理由。
我喜欢____________,因为写出了春天的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的情感。
提示:
文章开头与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想一想:
反复、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应用,增强文章感染力。
1.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征(形、色、声、味等)。
2.按一定的顺序从不同的角度写景。
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
4.描写的语言要准确生动。
总结写景的方法:
主题归纳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画,赞美了春天给人带来的活力、希望和力量。
写法归纳
条理清晰,结构紧凑
典型景物,精描细绘
修辞巧妙,虚实结合
画面明丽,融情于景
课堂作业:
借鉴课文,写一段描绘自己家乡春天的小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