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核心考点清单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核心考点清单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7 19:0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上期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核心考点清单
17 古



一、读准字音
潋滟(liàn) 浓抹(mǒ) 未(wèi)
白银盘(pán)
二、写对字形(写一写,并组词)
提示:“断”右边是“斤”,不要写成“斥”。“初”左边是“衤”,不要写成“礻”。
三、多音字
  
四、词语解释
1.碧水东流至此回 回旋,回转。
2.水光潋滟晴方好 正。
3.淡妆浓抹总相宜 合适。
4.湖光秋月两相和 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五、重点诗句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两句诗让我们欣赏了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雄伟气势。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诗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西湖比作西施,凸显了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的阴柔之美。
六、感知课文
1.《望天门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这首诗写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2.《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通过描写西湖在晴天和雨天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3.《望洞庭》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以轻快的笔调,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读准字音
建设(shè) 
富饶(ráo) 
绽开(zhàn)
栖息(qī) 
一簇(cù) 
瑰丽(guī)
二、写对字形(写一写,并组词)
提示:“优”右边是“尤”,不要写成“龙”。“挺”右边是“廷”,不要写成“延”。
三、多音字
 
四、词语积累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高低不平 成群结队
各种各样 祖祖辈辈
五、词语搭配
(宝贵)的肥料 
(茂密)的树林
  (各种各样)的珊瑚 (富饶)的西沙群岛
六、词语拓展
表示颜色的两字词语:深蓝 淡青 浅绿
杏黄 橘红 天蓝 葱绿
 米黄
七、重点句段
1.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这句话是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概括地写了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
2.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海里的鱼不仅外形好看,而且品种多。
3.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明了鱼的多。
(2)仿写夸张句: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住人呢?
八、感知课文
1.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优美的风景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海疆的热爱之情。
2.课文使用了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写的。
19 海



一、读准字音
胳臂(bei) 海滨(bīn) 凤凰树(huánɡ)
满载(zài) 
躺下(tǎng) 
浩瀚(hào
hàn)
二、写对字形(写一写,并组词)
提示:“夏”中间是两个横画,不要写成一个横画。
三、多音字
 
四、词语搭配
(银白色)的军舰 (白色/灰色)的海鸥
(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
(金黄色)的海螺 (银光闪闪)的鱼
(美丽/整洁)的海滨小城
五、词语积累
ABCC式词语:
银光闪闪 白发苍苍
喜气洋洋 风尘仆仆 波光粼粼
六、重点句段
1.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镀”在这里指海面上的景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得金灿灿的,形象地表现了色彩之美。
2.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这两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凤凰花比作一片片红云,突出了凤凰花的娇艳与美丽,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城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这段话是围绕“小城的公园更美”这句话来写的。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棵棵榕树比作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既写出了榕树颜色和外形的美丽,又写出了茂密的榕树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七、感知课文
1.课文所写的海滨小城在广东,通过写大海、沙滩、庭院、公园、街道等场景来写海滨小城的美丽与整洁。
2.课文首先写海滨,然后写小城,最后进行总结,是按照“分—总”的结构来写的。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一、读准字音
淙淙(cóng) 千万缕(lǚ) 膝盖(xī)
药材(cái) 侧着(cè) 浸(jìn)
二、写对字形(写一写,并组词)
提示:“视”左边是“礻”,不要写成“衤”。“袋”上边是“代”,不要写成“伐”。
三、多音字
 
四、词语搭配
(美丽)的大花坛 
(淙淙)地流着
(密密层层)的枝叶 
(乳白色)的浓雾
(各种各样)的野花 
(酸甜可口)的山葡萄
(又香又脆)的榛子
五、重点句段
1.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这段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森林比作绿色的海洋,说明树木繁多、森林面积大,概括叙述了小兴安岭树多的特点。
2.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抽出”是使劲长出的意思,把枝条快速而有力地生长的样子写得生动、形象。这两句话展现了春天的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一面。
六、感知课文
这篇课文描述了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小兴安岭、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习作
提纲
语文园地
日积月累
早发白帝城
[唐]李 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