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
西欧庄园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识记西欧庄园的形成时间、基本构成,领主与佃户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庄园法庭的审判范围、特点、内容、手段和依据等基本史实。通过分析庄园经济、庄园法庭的实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探讨庄园领主与佃户的生产生活情况;结合教材《相关史事》中庄园法庭的记录,正确理解庄园法庭的运行特点和作用。
知识点01
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1.庄园的兴起: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
遍布欧洲各地。
2.庄园的性质: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
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
3.领主与佃户的关系
(1)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
”。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
”,是佃户的生活来源。
(2)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
”,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
(3)庄园的“
”,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4.领主与自由农民的关系:
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知识点02
庄园法庭
5.形成: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佃户若有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会受到起诉与处罚。
6.特征:(1)
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2)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
(3)法庭审判依据
或
。
7.影响:
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知识点一
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1.(2020·福建三明?初三二模)9世纪开始,欧洲逐渐形成了如图所示的一种经济组织形成,它是
西欧庄园
城市法庭
自治城市
D.手工工场
2.(2020·吉林长春?初三其他)13世纪,佃户国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这种情景有可能出现在
A.古代印度
B.古代亚洲
C.古代中国
D.中世纪的西欧
3.(2020·金昌市金川总校第五中学初三期末)封建庄园制度盛行是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特征之一。下列对庄园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A.庄园中的主要劳动者是平民
B.大学主宰了庄园中西欧人的精神生活
C.城市的兴起对封建庄园经济具有瓦解作用
D.以庄园为基础,西欧确立了相对稳定的种姓制度
4.(2020·安徽初三其他)庄园里的佃户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外,还要为庄园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几天在庄园主的土地上干活。庄园主直接控制的农奴每周的大部分时间都要为庄园主干活。由此可见
A.庄园主拥有最多的土地
B.庄园主可以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和劳动产品
C.庄园主拥有向佃户征收一切捐税的权利
D.庄园主与庄园居民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知识点二
庄园法庭
【重难点】
5.(2020·山西太原五中初三其他)观察下边的欧洲中世纪庄园示意图,从该图中能提取到的信息有
①耕地有春耕地、秋耕地、休耕地三部分
②人们得向领主缴纳农产品、人头税、年供和磨坊使用费
③庄园内有树林、牧场、草场等
④庄园内的村民有自己的份地
①②③
①②④
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0·河南卢氏县育才中学初三月考)各个庄园都设有庄园法庭,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下列关于庄园法庭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B.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C.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D.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
7.(2020·河南卢氏县育才中学初三月考)庄园法庭档案记录了这样一些事: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某人不按规定的价格卖酒,也要被罚款。这些案例主要说明
A.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
B.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C.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D.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
8.(2020·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初三一模)在西欧庄园中,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这说明
A.庄园法庭维护领主的利益
B.庄园法庭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C.庄园法庭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D.庄园法庭维护佃户的利益
9.(2020·山东利津?初三一模)美国历史学家詹姆斯·W·汤普逊在《中世纪经济社会史(00—1300年)》一书中认为:“中世纪庄园的起源是中世纪制度中的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下列有关西欧庄园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②庄园领主与佃户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③庄园在经济上自给自足
④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对佃户没有任何好处
①②③④
①②③
②③④
D.①③④
能力点
西欧封建社会的庄园
【易错点】
1.(2020·湖南攸县?初三期末)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这说明西欧庄园
A.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B.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C.具有地方管理功能
D.是地方经济的中心
2.(2020·河南初三二模)西欧庄园法庭有这样一条记录:“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
罚款;某人不按规定的价格卖酒,也要被罚款。”这段材料说明了庄园法庭
A.维护庄园主的利益
B.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C.限制庄园主的特权
D.审判依据是习惯法
3.(2020·江苏徐州?初三其他)英国历史学家梅蓝德描述:“最初,领主在某一年偶然不需要一项劳役,就征收一便士或半便士,以代替一次或一天的劳役。之后,领主逐渐习惯每年征收定额的现金,以取代一定项目的劳役,但仍保留随时得恢复劳役的权利。最后,双方达成协定,允诺农民支付定额的现金,以取代一切劳役。”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阐述了欧洲封建制度瓦解的征兆
B.描述的是欧洲中世纪自给自足的庄园
C.领主与农民间没有人身依附关系
D.西欧庄园货币地租逐渐取代劳役地租
4.(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或许一年中有一半时间须为领主工作。除此之外,每当收获或其他农忙季节,他可能被召去承担额外的劳动。更有甚者,所有庄园运输的工作均由佃奴去做。他们有时还得把货物拖送到远至161公里以外的地方去。修整犁头、树立篱笆、挖掘壕沟、修剪羊毛以及其他一些杂务,也都由佃奴去做。”该材料反映
A.为领主提供劳役是佃户的基本义务
B.领主可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
C.佃户可以独立耕作“份地”
D.领主对佃户征收十一税
5.(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仔细观察下图,从中可以直接推断出,中世纪西欧庄园
A.在法兰克王国改革后才开始发展
B.主要采用农耕的生产方式
C.加速了农业产品的商品化
D.实行农奴劳动和地租剥削
6.(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每个佃户须为自己分得的份地,付出一定租金和税款。在一年中有半年时间须为领主工作,还要向领主缴纳各种捐税,虽然领主和佃户属于分隔很大的社会阶级,但是他们都是基督徒。遇到基督盛会,特别是圣诞节和复活节,所有居民都要到教堂聚会。上述场景发生在
A.古希腊城邦
B.古罗马城邦
C.中古西欧庄园
D.中古日本庄园
7.中世纪西欧逐渐产生新的文明,多元化是这一时期西欧社会的重要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个阶层的封君封臣的关系一旦形成,双方就有了封建的权利和义务。封君对封臣要尽一些义务或责任……封臣应对封君履行的义务则更多。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特点。
材料二
庄园示意图
(2)依据材料二,说说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是什么。图中的“自营地”由谁直接经营?
材料三
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与中国等城市相比,有什么特点。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世纪西欧社会多元化的表现。(至少写两点)
素养点一
西欧庄园——史料实证
1.观察下边的欧洲中世纪庄园示意图,从该图中能提取到的信息有
①耕地有春耕地、秋耕地、休耕地三部分
②人们得向领主缴纳农产品、人头税、年供和磨坊使用费
③庄园内有树林、牧场、草场等
④庄园内的村民有自己的份地
①②③
①②④
①③④
D.②③④
素养点二
庄园法庭的地位与价值——历史解释
2.(2021·河南周口市·九年级期末)庄园法庭只涉及庄园的内部事务,是为处理“家务事”,但是确实对当时庄园的管理起了重大作用,包括庄园内各种事务都可以进行诉讼,由小事到大事务都有。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是
A.公民法
B.《法理概要》
C.成文法
D.习惯法或村法
课前预习记录:
月
日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三维度科学设计
维度一、夯实基础,对点精练(精准练习显高效)
维度二、能力提升,思维拓展(挑战自我必提高)
维度三、学科素养,价值引领(拔尖提升素养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
西欧庄园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识记西欧庄园的形成时间、基本构成,领主与佃户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庄园法庭的审判范围、特点、内容、手段和依据等基本史实。通过分析庄园经济、庄园法庭的实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探讨庄园领主与佃户的生产生活情况;结合教材《相关史事》中庄园法庭的记录,正确理解庄园法庭的运行特点和作用。
知识点01
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1.庄园的兴起: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2.庄园的性质: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
3.领主与佃户的关系
(1)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
(2)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
(3)庄园的“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4.领主与自由农民的关系: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知识点02
庄园法庭
5.形成: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佃户若有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会受到起诉与处罚。
6.特征:(1)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2)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
(3)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7.影响: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知识点一
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1.(2020·福建三明?初三二模)9世纪开始,欧洲逐渐形成了如图所示的一种经济组织形成,它是
西欧庄园
城市法庭
自治城市
D.手工工场
【答案】A
【解析】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自那时起,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1/3到1/2,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一般每周要在直领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公用地”,全体佃户共同使用,所以A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故选A。
2.(2020·吉林长春?初三其他)13世纪,佃户国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这种情景有可能出现在
A.古代印度
B.古代亚洲
C.古代中国
D.中世纪的西欧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情景有可能出现在中世纪的西欧。庄园法庭即“领主法院”。西欧封建割据时期设立于领地内的法院。审理陪臣之间及依附农民的案件。庄园法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庄园法庭常常被认为是领主的法庭,但村民并不是法庭上被动的承受者,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应是法庭的法官和执法者,庄园法庭开庭时,佃户有参加义务,佃户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D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C项不符,排除。故选择D。
3.(2020·金昌市金川总校第五中学初三期末)封建庄园制度盛行是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特征之一。下列对庄园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A.庄园中的主要劳动者是平民
B.大学主宰了庄园中西欧人的精神生活
C.城市的兴起对封建庄园经济具有瓦解作用
D.以庄园为基础,西欧确立了相对稳定的种姓制度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的兴起对封建庄园经济具有瓦解作用,故C正确。庄园的主要劳动者是农奴,故排除A项。教会主宰了庄园中西欧人的精神生活,故排除B项。种姓制度是印度的一种制度,故排除D项。故选C。
4.(2020·安徽初三其他)庄园里的佃户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外,还要为庄园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几天在庄园主的土地上干活。庄园主直接控制的农奴每周的大部分时间都要为庄园主干活。由此可见
A.庄园主拥有最多的土地
B.庄园主可以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和劳动产品
C.庄园主拥有向佃户征收一切捐税的权利
D.庄园主与庄园居民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答案】D
【解析】根据“庄园主直接控制的农奴每周的大部分时间都要为庄园主干活”可归纳出庄园主与庄园居民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D符合题意;庄园主拥有最多的土地,材料中没有体现,A排除;庄园主可以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和劳动产品表述与史实不符,B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庄园主拥有向佃户征收一切捐税的权利,C排除。故选择D。
知识点二
庄园法庭
【重难点】
5.(2020·山西太原五中初三其他)观察下边的欧洲中世纪庄园示意图,从该图中能提取到的信息有
①耕地有春耕地、秋耕地、休耕地三部分
②人们得向领主缴纳农产品、人头税、年供和磨坊使用费
③庄园内有树林、牧场、草场等
④庄园内的村民有自己的份地
①②③
①②④
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依据“欧洲中世纪庄园示意图”中的文字“休耕地”“秋耕地”“春耕地”“草场”“牧场”“树林”,可知看出图片中春耕地、秋耕地、休耕地三部分;庄园内有树林、牧场、草场等;由右上角的图例第二部分,浅灰色是村民的份地,可知庄园内的村民有自己的份地。①③④正确,C符合题意;“人们得向领主缴纳农产品、人头税、年供和磨坊使用费”是正确的,是欧洲庄园的特点,但是从图片上不能反映。②错误,ABD排除;故选C。
6.(2020·河南卢氏县育才中学初三月考)各个庄园都设有庄园法庭,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下列关于庄园法庭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B.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C.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D.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的叙述是错误的,D符合题意;“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的叙述是正确的,A不符合题意;“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的叙述是正确的,B不符合题意;“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的叙述是正确的,C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叙述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D。
7.(2020·河南卢氏县育才中学初三月考)庄园法庭档案记录了这样一些事: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某人不按规定的价格卖酒,也要被罚款。这些案例主要说明
A.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
B.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C.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D.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的内容可知,“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某人不按规定的价格卖酒,也要被罚款”这些内容说明庄园法庭还是能发挥积极的作用的,真实的起到了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不能充分体现题干材料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8.(2020·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初三一模)在西欧庄园中,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这说明
A.庄园法庭维护领主的利益
B.庄园法庭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C.庄园法庭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D.庄园法庭维护佃户的利益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的内容不相符,排除;故选B。
9.(2020·山东利津?初三一模)美国历史学家詹姆斯·W·汤普逊在《中世纪经济社会史(00—1300年)》一书中认为:“中世纪庄园的起源是中世纪制度中的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下列有关西欧庄园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②庄园领主与佃户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③庄园在经济上自给自足
④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对佃户没有任何好处
①②③④
①②③
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世纪的欧洲,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庄园领主与佃户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庄园在经济上自给自足,故①②③符合题意;庄园法庭维护庄园的公共秩序,也即维护领主、佃户双方合理合法的利益,防止和惩罚危害庄园公共秩序的行为,故④不符合题意。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能力点
西欧封建社会的庄园
【易错点】
1.(2020·湖南攸县?初三期末)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这说明西欧庄园
A.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B.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C.具有地方管理功能
D.是地方经济的中心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2.(2020·河南初三二模)西欧庄园法庭有这样一条记录:“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
罚款;某人不按规定的价格卖酒,也要被罚款。”这段材料说明了庄园法庭
A.维护庄园主的利益
B.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C.限制庄园主的特权
D.审判依据是习惯法
【答案】B
【解析】材料列举的两个案例说明庄园法庭能够调解纠纷,处罚违法行为,实际上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庄园法庭偏袒庄园主的利益的信息,也没有涉及限制庄园主的特权的信息,排除AC;材料的案例有章可循,说明庄园法庭的审判依据是成文法,排除D。故选B。
3.(2020·江苏徐州?初三其他)英国历史学家梅蓝德描述:“最初,领主在某一年偶然不需要一项劳役,就征收一便士或半便士,以代替一次或一天的劳役。之后,领主逐渐习惯每年征收定额的现金,以取代一定项目的劳役,但仍保留随时得恢复劳役的权利。最后,双方达成协定,允诺农民支付定额的现金,以取代一切劳役。”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阐述了欧洲封建制度瓦解的征兆
B.描述的是欧洲中世纪自给自足的庄园
C.领主与农民间没有人身依附关系
D.西欧庄园货币地租逐渐取代劳役地租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中“但仍保留随时得恢复劳役的权利”可知此时的领主和农民人身依附关系依然明显,故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材料中货币地租逐渐取代劳役地租,说明西欧封建制度下领主和农民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的逐渐松弛,预示着欧洲封建制度逐渐走向瓦解,材料中领主和农民的信息可知是欧洲中世纪自给自足的庄园,材料“领主逐渐习惯每年征收定额的现金,以取代一定项目的劳役”说明西欧庄园货币地租逐渐取代劳役地租。A、B和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4.(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或许一年中有一半时间须为领主工作。除此之外,每当收获或其他农忙季节,他可能被召去承担额外的劳动。更有甚者,所有庄园运输的工作均由佃奴去做。他们有时还得把货物拖送到远至161公里以外的地方去。修整犁头、树立篱笆、挖掘壕沟、修剪羊毛以及其他一些杂务,也都由佃奴去做。”该材料反映
A.为领主提供劳役是佃户的基本义务
B.领主可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
C.佃户可以独立耕作“份地”
D.领主对佃户征收十一税
【答案】A
【详解】概括材料“或许一年中有一半时间须为领主工作……”可知,中世纪佃户需要为领主提供劳役,承担农业生产、庄园运输以及一些杂务,A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到捐税、征税以及佃户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等相关内容,BCD错误;综上故选A。
5.(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仔细观察下图,从中可以直接推断出,中世纪西欧庄园
A.在法兰克王国改革后才开始发展
B.主要采用农耕的生产方式
C.加速了农业产品的商品化
D.实行农奴劳动和地租剥削
【答案】B
【详解】依据题干中图片和结合所学知识,中世纪西欧庄园主要采用农耕的生产方式,B选项符合题意;在法兰克王国改革后才开始发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出来,A选项不符合题意;加速了农业产品的商品化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出来,C选项不符合题意;实行农奴劳动和地租剥削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出来,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6.(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每个佃户须为自己分得的份地,付出一定租金和税款。在一年中有半年时间须为领主工作,还要向领主缴纳各种捐税,虽然领主和佃户属于分隔很大的社会阶级,但是他们都是基督徒。遇到基督盛会,特别是圣诞节和复活节,所有居民都要到教堂聚会。上述场景发生在
A.古希腊城邦
B.古罗马城邦
C.中古西欧庄园
D.中古日本庄园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给出的“每个佃户……都是基督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上场景发生在中古西欧。中世纪时,在西欧各地盛行庄园经济。庄园是这个时期西欧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特定的组织形式。庄园生产者主要是农奴,此外还有自由佃户、雇工和奴仆等。农奴除耕种自己的份地外,还须无偿地为领主耕种自营地。农奴大部分时间要为领主劳动,一般每周3-4天,农忙时增加。农忙时必须优先完成领主自营地的耕作义务,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中世纪西欧逐渐产生新的文明,多元化是这一时期西欧社会的重要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个阶层的封君封臣的关系一旦形成,双方就有了封建的权利和义务。封君对封臣要尽一些义务或责任……封臣应对封君履行的义务则更多。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特点。
材料二
庄园示意图
(2)依据材料二,说说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是什么。图中的“自营地”由谁直接经营?
材料三
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与中国等城市相比,有什么特点。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世纪西欧社会多元化的表现。(至少写两点)
【答案】(1)有严格的等级性;权利和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2)庄园,领主。
(3)规模小,拥有自治权和政治力量。
(4)在思想上:教会神学对思想绝对控制;政治上:封君与封臣构成封建等级制度;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盛行等。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各个阶层的封君封臣的关系一旦形成,双方就有了封建的权利和义务。封君对封臣要尽一些义务或责任……封臣应对封君履行的义务则更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特点是有严格的等级性;权利和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2)依据材料三中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是庄园;图中的“直领地”由领主直接经营。
(4)根据材料四“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可知中世纪西欧城市与中国等城市相比的特点体现规模小;拥有自治权和政治力量。
(5)综合以上材料,可知中世纪西欧社会多元化的表现为在思想上教会神学对思想绝对控制;政治上封君与封臣构成封建等级制度;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盛行等。
【点睛】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素养点一
西欧庄园——史料实证
1.观察下边的欧洲中世纪庄园示意图,从该图中能提取到的信息有
①耕地有春耕地、秋耕地、休耕地三部分
②人们得向领主缴纳农产品、人头税、年供和磨坊使用费
③庄园内有树林、牧场、草场等
④庄园内的村民有自己的份地
①②③
①②④
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依据“欧洲中世纪庄园示意图”中的文字“休耕地”“秋耕地”“春耕地”“草场”“牧场”“树林”,可知看出图片中春耕地、秋耕地、休耕地三部分;庄园内有树林、牧场、草场等;由右上角的图例第二部分,浅灰色是村民的份地,可知庄园内的村民有自己的份地。①③④正确,C符合题意;“人们得向领主缴纳农产品、人头税、年供和磨坊使用费”是正确的,是欧洲庄园的特点,但是从图片上不能反映。②错误,ABD排除;故选C。
素养点二
庄园法庭的地位与价值——历史解释
2.(2021·河南周口市·九年级期末)庄园法庭只涉及庄园的内部事务,是为处理“家务事”,但是确实对当时庄园的管理起了重大作用,包括庄园内各种事务都可以进行诉讼,由小事到大事务都有。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是
A.公民法
B.《法理概要》
C.成文法
D.习惯法或村法
【答案】D
【详解】根据所这,庄园都有各自的法律及审判的法庭,他们进行审判的依据主要是习惯法或村法,D项正确;ABC项都与古罗马有关,不符合题意。
课前预习记录:
月
日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三维度科学设计
维度一、夯实基础,对点精练(精准练习显高效)
维度二、能力提升,思维拓展(挑战自我必提高)
维度三、学科素养,价值引领(拔尖提升素养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