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14.发霉与防霉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
五年级上册配套课件
一、激趣导入:
生活中,由于食物保存不当,可能会发生一些奇妙的现象!
1.观察下列物品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发霉是一种因霉菌生长而使食品、衣物等变质、变色的自然现象。
活动一:认识发霉现象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并讨论:发霉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通过交流讨论发现:
食品、物品发霉变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生活中的发现:
甜面酱、酱油、豆腐乳、红油豆瓣,它们是人们生活中的调味品。它们在加工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发霉、发酵等工艺,霉菌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生活中的发现:
3.小结:
发霉对我们的生活有功有过
食品、物品发霉变质(负面影响)
甜面酱、酱油等在加工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发霉(正面影响)
发霉
资料卡
有些霉菌会使人和动植物得病,如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在人体内积蓄,到一定程度致人生病。
有些霉菌能在酿造行业大显身手,例如:毛霉菌用于制造豆腐乳,曲霉菌用于制造酱、酱油,青霉菌用于制造青霉素。
探究馒头发霉的条件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课前搜集有关物品发霉的情况。
物体发霉情况调查表
物体名称
发霉部位
发霉原因
馒
头
表
面
碗柜潮湿不通风
衣
服
衣领部、袖口
衣服上有污渍,衣柜温暖
桌
子
表
面
表
面
苹
果
表面有污渍,环境温暖湿润
表面有污渍,环境温暖湿润
结合调查表的反馈信息,猜想馒头在哪些条件下容易发霉?
温度
湿度
2.猜想与假设
3.思考、交流并讨论:如何通过实验验证馒头发霉的条件?
1.取相同大小的保鲜袋四个,选取原材料、大小一样的四块干馒头。
2.取两块干馒头,一块滴少许水,另一块不滴水,分别用保鲜袋将两块馒头密封好,放在暖气片周围。
3.将剩下的两块干馒头,一块滴少许水,另一块不滴水,分别用保鲜袋密封好,放在冰箱中。
4.每天按时观察,在记录表中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方案
方法指导
1.实验观察研究时,每组实验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其他条件要保持不变,控制好实验条件。该实验中,馒头的大小、种类、保鲜袋包裹的紧密程度、包裹的层数都应该是一样的;而变量就是馒头所处的环境不同,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度和干湿程度。
2.每天按时观察,把馒头发霉的情况记录下来。
3.观察实验结束后,将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归纳。
馒头在哪些条件下容易发霉的实验操作
馒头发霉观察记录表
条件
现象
时间
第一天
第三天
第二天
第四天
第五天
条件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1
温暖、潮湿
2
温暖、干燥
3
寒冷、潮湿
4
寒冷、干燥
实验总结分析单
将潮湿的馒头放在温暖的地方
将干燥的馒头放在温暖的地方
将潮湿的馒头放在寒冷的地方
将干燥的馒头放在温暖的地方
实验小结:馒头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最容易发霉。
活动三:探究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的方法
1.小组交流讨论生活中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
防止发霉的方法
1
2
3
4
2.防腐的方法
真空包装
加干燥剂
低温保存
紫外线杀菌
微波烘焙
阳光暴晒
保持干燥、降低温度、隔绝空气等可以防止食品、衣物等发霉。因此,防止发霉可以采用加干燥剂、低温深存、真空包装等技术。
3.防霉方法小结
三、回顾课堂,总结提升
搜集资料,了解生活中有哪些防霉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