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5.2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5.2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18 08:0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15章·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5.2
途径
废物
形式
呼吸系统
二氧化碳、少量的水
气体
泌尿系统
绝大部分水、尿素、无机盐
尿液
皮肤
小部分水、尿素、无机盐
汗液
废物的排出
1、排泄是指人体将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
2、排泄的途径(P20)
尿素
二氧化碳
多余的水
无机盐
粪便
呼吸
排汗
排尿




排便
(细胞内产生的废物)
(不是细胞内产生的废物)
强调:通过泌尿系统排尿是排泄的主要途径
排泄和排遗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的组成
(形成尿液)
(输送尿液)
(排出尿液)
(暂时贮存尿液)
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基本单位:肾单位
,每个肾约有120万个肾单位
皮质
髓质
肾盂
输尿管
肾脏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
———肾小管
—肾小体
肾小球——
肾小囊——
组成
位置
肾小体
肾小球
皮质
肾小囊
皮质
肾小管
皮质和髓质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毛细血管
静脉
静脉血
尿液
肾小球:毛细血管球
肾小囊的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着肾小球;外层与肾小管相连,内外两层之间的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肾小囊壁和肾小管壁为单层细胞
血液流动方向
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静脉
动脉血
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静脉血



血浆:水、无机盐、尿素、
葡萄糖、蛋白质
血细胞
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可滤过;大分子蛋白质、血细胞不能滤过。
正常情况下,滤液中不含
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
部分无机盐
水、无机盐、尿素
1、血液是由什么组成的?
2.血液流经肾小球,哪些物质可滤过,哪些不能?
3、滤液的成分与血液有
什么不同?
4.滤液流经肾小管时哪些物质能被肾小管重吸收?
5.尿中含有哪些物质?
水、蛋白质、无机盐、葡萄糖、尿素、血细胞
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
部分无机盐
尿液(水、无机盐、尿素)
重吸收
滤过
原尿
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静脉血(尿素、氧气、水、无机盐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原尿中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
尿的形成
比较血液、原尿、尿液相同点和不同点
血液
原尿
尿液
大分子蛋白质



血细胞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肾小球肾炎: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血尿和蛋白尿)
肾小管病变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尿液中出现葡萄糖(糖尿病)
肾脏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体外
途径
尿的排出
肾脏形成的尿,经过肾盂、输尿管流入膀胱。
膀胱位于盆腔内,是一个主要由平滑肌构成的囊状结构,平时平滑肌收缩,出口呈关闭状;当膀胱内的尿液贮存到一定量时,就要排尿。这时候,环形的平滑肌舒张,出口开放,尿就从膀胱里流出,经过尿道排出体外。
知识拓展:排尿反射
当膀胱尿量充盈到一定程度时(400~500ml),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冲动沿盆神经传入,到达骶髓的排尿反射初级中枢;同时,冲动也到达脑干和大脑皮层的排尿反射高级中枢,并产生排尿欲。做好准备后,脑发出神经冲动沿下行传导束到脊髓排尿中枢,排尿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由传出神经纤维传到效应器,膀胱肌收缩,尿道括约肌放松,尿便经尿道口排出。
我们每天应该喝适量的水,以便体内的废物能够随着尿液等及时排出,维持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
小常识:
正常情况下,有的同学有憋尿的习惯,这样好不好呢?请你说说理由。
尿液的形成是连续不断的,尿液的排出是间歇的,而且膀胱的贮尿量有一定的限度。因此,一旦有尿意就应该及时排尿
当血液流经皮肤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通过汗腺的分泌形成汗液。汗液通过汗腺细长的管道排出体外。
汗液的排出
尿液的形成
尿液的排出
血液
尿液
肾小球

肾小管

体外
经过肾盂、

、尿道
小结
排泄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皮肤
排尿反射
滤过作用
原尿
重吸收作用
输尿管
膀胱
拓展提升
1.分析尿液的形成
?写出图中A、B、C、D的名称: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2.写出图中C、D结构处形成尿的两个重要作用:
C处
_
D处
_____
3.当血液流经C处时,血液中的_______

__________不能被滤过。
当原尿流经D处时,原尿中______
可被
D处毛细血管全部吸收,__
可被大部分吸收.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管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葡萄糖

E
(2)阅读小资料“某人血浆、原尿、尿液成分比较”,通过数据进一步认识三者的成分。并试着解决下列问题。
样品A
样品B
样品C
蛋白质
0.00
7.0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50
葡萄糖
0.10
0.10
0.02
尿素
0.03
0.03
2.00
①样品B是________。样品C是________。
②从样品C可以看出,此人很可能患__________(填疾病名称)
③由于_______对原尿中大部分水的重吸收导致样品C中尿素含量的增加。
④比较样品A和样品B成分的变化,说明完成的生理过程是
.⑤比较样品A和样品C成分的变化,说明完成的生理过程是
.
血浆
尿液
糖尿病
肾小管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