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声音的特性——2021-2022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2 声音的特性——2021-2022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17 21:3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
声音的特性——2021-2022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同步课时作业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动停止后,声音立即消失
B.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C.在空气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340
m/s
D.我们能分辨不同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
2.“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相当于现代7个音阶中的do、re、mi、so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
3.由于衣服没有放好,在甩干时会引起洗衣机机身剧烈振动,并产生噪声,这时为控制噪声,最合理的做法是(
)
A.把耳朵捂上
B.加水增加洗衣机的自重,减轻洗衣机的振动
C.把房间的门关上,防止噪声传到外面
D.将甩干筒内的衣服重新放平
4.如图所示,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话。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5.琴声悠扬,歌声嘹亮……我们的世界充满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手拨动琴弦发声,是因为琴弦在振动
B.高声唱国歌,其中“高”指的是音调高
C.“闻其声而识其人”,是根据响度来辨别的
D.太空中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是通过真空传播声音
6.如图为电视台播放的某位挑战者,可以用“狮吼功”把红酒杯震碎。其奥秘为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固有频率相同达到共振而震碎红酒杯。该挑战者表演中调节的是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7.下列描述声音传播过程中的频率、声速、响度和声能随离开声源距离而变化的关系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8.观察图所示的三个声音波形,它们的疏密程度相同,即声音的_______相同;它们的振幅相同,即声音的_______相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9.小强找来7个相同的啤酒瓶,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现能吹出“1、2、3、4、5、6、7”的声音来。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响声是由瓶内______振动引起的。
(2)敲______(填序号)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
10.探究声音的特性时,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①:先拨动张紧的细橡皮筋,再拨动张紧的粗橡皮筋,观察两次发声时橡皮筋振动的快慢及声音的特点,记录如表:
序号
橡皮筋长短
橡皮筋粗细
振动快慢
声音

相同


尖锐

相同


低沉
实验②:把音叉放入水中,留音叉柄在水面之外,两次敲打音叉观察溅起的水花,第一次轻敲音叉,发现溅起的水花较小;第二次重敲音叉,发现溅起的水花较大,而且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前者小些,后者大多了。
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主要研究声音的_______与发声物体振动的_______有关;
(2)实验②主要研究声音的_______与发声物体振动的_______有关。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停止后,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会立即消失,故A错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频率小于20
Hz,是次声波,人耳听不到,故B错误;超声波属于声波,超声波在15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是340
m/s,故C错误;由于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人们利用声音的音色可以辨别不同的声音,故D正确。
2.答案:B
解析:中国古乐中的五个基本音阶,每个音阶对应的频率是逐渐增大的,因为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由此可知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音调。
3.答案:D
解析:由生活经验可知,在用洗衣机甩衣服时由于衣服没放好,导致洗衣机机身剧烈振动,为了防止这种现象产生,可以将衣服在甩干筒内重新放平,即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4.答案:C
解析:因为在声音的三要素中,音调和响度都可以模仿到相同的程度,只有音色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声纹锁在门禁系统中主要依靠辨别声音的音色来辨别声音。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因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琴弦发声靠的是琴弦的振动,故A正确;高声唱国歌,其中“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闻其声而识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故C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的宇航员是通过无线电进行交谈的,故D错误。
6.答案:B
解析:挑战者是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固有频率相同达到共振而震碎红酒杯,因为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该挑战者表演中调节的是声音的音调,故选B。
7.答案:A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频率高低保持不变,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但声音的振幅不断减小,随着距离的增大,声音的响度逐渐减小,声能变小。
8.答案:音调;响度
解析: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由三个声音波形图可知,它们的疏密程度相同即振动频率相同,说明声音的音调相同;它们的振幅相同,即声音的响度相同。
9.答案:(1)空气柱
(2)A
解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用嘴向瓶内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
(2)敲击瓶子时,声音是由瓶子和水柱振动产生的,瓶内的水位越低,水柱越短,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由图知A瓶中的水柱最短,所以敲A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
10.答案:(1)音调;频率
(2)响度;幅度
解析:(1)先拨动张紧的细橡皮筋,再拨动张紧的粗橡皮筋,可以观察到橡皮筋振动的快慢不同,振动快的音调高,振动慢的音调低,这个实验表明声音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2)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音叉,听到声音的大小不同,轻敲音叉,发现振动的幅度小,溅起的水花较小,听到的声音小;重敲音叉,发现振动的幅度大,溅起的水花较大,听到的声音大,这个实验表明声音响度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