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2021-2022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2021-2022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17 21:4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2021-2022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同步课时作业
1.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
A.图中段的路程
B.如果测得段的时间,则段的平均速度
C.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大
D.为了测量小车在段的平均速度,可以将小车从点静止释放
2.如图为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1
s)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是小海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过程的上半程、下半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车下滑过程在做变速运动
B.测量下半程平均速度时要让小车从中点处静止滑下
C.为了延长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可以减小斜面的倾斜程度
D.实验时小车过了中点才停止计时,将会导致所测上半程平均速度偏小
4.小明看到滑雪运动员从越陡的坡滑下时,越快滑到底端。对此他猜想:“物体离地高度一定时,斜面坡度越大,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也越大”。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其猜想。
(1)实验所需的公式:_______。
(2)实验器材:除了图所示的器材,你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
(3)实验步骤(可用画图或文字表述):
5.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_______;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的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5)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6.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闪频照相机每隔0.1
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时_____s,平均速度为_____m/s,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测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
7.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
s闪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
(1)小球在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________。
(2)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
(3)小球在________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4)图中四个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小球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A.
B.
C.
D.
8.八年级创新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小丽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
s拍摄一次,并测得,则小球在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小球在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2)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小晨得到的数据如表,她根据表中数据作出了图像,如图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
s到达E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m/s。
路程
时间
平均速度
经过某点时的速度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由题图知,
段的路程,A错误。已知测得段的时间,由题图可知,则段的平均速度,B正确。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知,测得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小,C错误。如果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则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通过段的时间与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段的时间,因此测量小车在段的平均速度,不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D错误。
2.答案:D
解析:由题图可知,,所以,故A、B错误;由题意知,小车在前半段的平均速度,后半段的平均速度,因为,所以,故C错误,D正确。
3.答案:B
解析:小车在斜面上下滑时,速度越来越大,所以小车下滑过程在做变速运动;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过程中,小车通过中点时的速度不为零,所以小车从中点处静止滑下到底端的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不能用B项中的方法测量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就越困难,所以为了延长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使计时方便,应减小斜面的倾斜程度;如果让小车过了中点才停止计时,则所计时间偏大,由公式可知,测得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偏小。
4.答案:(1)
(2)停表、刻度尺
(3)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所示,把木块固定在A点,用刻度尺测出滑块到木板底端的距离;
②让滑块由静止释放,用停表测出滑块从释放点到木板底端用的时间;
③把木块移动到B点,让滑块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重复以上步骤;
④把木块移动到C点,重复实验;
⑤计算各次实验的平均速度,检验猜想是否正确。
解析:(1)测量平均速度运用的是平均速度公式。
(2)距离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时间用停表进行测量。
(3)实验设计需要运用控制变量法,控制滑块下滑的高度不变,通过改变木块在长木板下的位置来改变坡度。
5.答案:(1)
(2)刻度尺;停表
(3)使小车在下滑的过程中速度慢些,便于计时
(4)0.18;0.225
(5)变速
解析:(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2)要测出速度,应测量出小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所以要用到刻度尺和停表。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是为了使小车在下滑的过程中速度慢些,便于计时。
(4)全程长,通过全程的时间,全程的平均速度;下半段路程为,时间为,则。
(5)由(4)知,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变速运动。
6.答案:0.3;1.1;大;
解析:①由图知A与D间有3个间隔,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时间;②由图可知,A与D间的距离,则平均速度;③由图可知,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在相邻相等时间内移动的距离越来越大,由知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④测平均速度的原理是。
7.答案:(1)变速;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
(2)小于
(3)
(4)C
解析:(1)由图可知,小球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做变速直线运动。
(2),,小球从B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小球从A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所以。
(3)在相同的时间内,两点间的距离最大,所以小球在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4)A选项图说明物体做减速运动,B选项图说明物体做匀速运动,C选项图说明物体做加速运动,D选项图说明物体先减速后加速,所以能说明小球运动(加速运动)情况的是C选项图。
8.答案:(1)0.75;0.5
(2)4.8
解析:(1)小球在段的平均速度为
段所用的时间
则小球在段的平均速度
(2)由图像可知,速度v与时间t成正比,故有
解得:,即经过2
s到达E点时的速度为4.8
m/s。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