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2021-2022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2021-2022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17 21:5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2021-2022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同步课时作业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遵守测量的操作规则会造成误差
B.零刻度线磨损的尺也可以使用
C.测量中,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允许的
D.求平均值时,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越多越好
2.如图,用刻度尺测长度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A.
B.
C.
D.
3.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停表在使用前需先调零
B.刻度尺零刻度线磨损后不能继续使用
C.任何测量工具在使用前都应先观察量程、零刻度线、分度值
D.刻度尺测量时有刻度的一边应紧靠被测物体
4.如图所示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结果依次是74.4
cm、74.3
cm、74.5
cm、74.3
cm,则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
A.74.38
cm
B.74.4
cm
C.74.5
cm
D.74.375
cm
6.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下列选项中与PM2.5颗粒物大小相当的是(
)
A.米粒
B.柳絮
C.细菌
D.原子
7.同一物体长度的五次测量结果是:19.1
mm、19.2
mm、21.1
mm、19.1
mm、19.3
mm。下列相关说法中(
)
①“21.1
mm”的测量记录是错误的
②五次测量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
mm
③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作19.2
mm
④求平均值记作物体的长度,可以消除误差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
8.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错误的是(
)
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相同纸的厚度L,再除以纸的总张数n,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B.测量地图上某段铁路的实际长度,可以把一段棉线紧贴着该段铁路线,把多余部分剪掉,然后拉直,再用刻度尺测量棉线长度L,最后通过比例尺换算出铁路的实际长度
C.我们可以使用一把刻度尺而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地测量出乒乓球的直径d
D.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我们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车轮的周长L
9.亲爱的同学,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_______刻度尺,所测物块的长度为_______cm。
(2)清晨,王爷爷绕小区花园步行锻炼身体,借助手机中的停表测量了自己步行一圈的时间为2
min
24
s,如图所示,停表外圈示数的单位为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s。
10.小滨同学家装修房子,需要购买PP-R管材改水路。为了检验所购买的PP-R管材的外径是否合格,他想测量出其中一根的外径。
(1)请你帮他设计出一种测量管子外径的方法并说明。(可用画图辅助)
(2)小滨测得的数据分别为:25.1
mm、25.2
mm、26.1
mm、25.2
mm、25.12
mm,这根管子的外径应该如何记录?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不遵守测量的操作规则会造成错误,而不是误差;零刻度线磨损的尺也可以使用,只是在测量的时候,应从其他的整刻度测起;测量中,错误是不允许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求平均值时,小数点后面的位数应和测量值相同,多余的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舍去,而不是越多越好。
2.答案:A
解析:A、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需要紧贴被测物体,故A错误;
B、两个三角板直角边垂直放置确保圆锥的高平移到刻度尺上,故B正确;
C、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需要紧贴被测物体,而且放正,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平齐,故C正确;
D、两个三角板直角边垂直刻度尺放置确保圆的直径平移到刻度尺上,故D正确;
故选:A。
3.答案:B
解析:停表在使用前需先调零;刻度尺零刻度线磨损后能继续使用;任何测量工具在使用前都应先观察量程、零刻度线、分度值;刻度尺测量时有刻度的一边应紧靠被测物体。
4.答案:B
解析:A选项,刻度尺没有从零刻度线或其他整刻度线量起;C选项,由于刻度尺较厚,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靠被测物体;D选项,刻度尺没有放正.故选B.
5.答案:B
解析: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作四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6.答案:C
解析:头发丝的直径大约是50
μm,PM2.5的直径大约是头发丝直径的,所以PM2.5的直径为。米粒和柳絮比PM2.5颗粒物大得多;细菌的直径在2.5
μm左右;原子的直径小于1
nm。故选C。
7.答案:A
解析:21.1
mm与其他四个测量结果比较,差别很大,所以此数值是错误的,应该舍去,故①正确;从其他四个数据可以看出,倒数第二位“9”对应的单位是mm,故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所以②错误;该物体的长度为,故③正确;求平均值记作物体的长度,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④错误。综上分析可知A正确。
8.答案:C
解析:一张纸的厚度比较薄,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量,可以先测出几十张相同纸的厚度L,再除以纸的总张数n,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A正确;地图上铁路是弯曲的,无法用刻度尺直接测量铁路的长度,可以把一段没有弹性的棉线紧贴着该段铁路线,把多余部分剪掉,然后拉直,再用刻度尺测量棉线长度L,最后通过比例尺换算出铁路的实际长度,B正确;测量乒乓球的直径,需要用到一把刻度尺和二个三角板,无法只用一把刻度尺准确测量乒乓球的直径,C错误;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我们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车轮的周长L,D正确。
9.答案:(1)乙;2.80
(2)s;0.2
解析:(1)分度值越小则测量结果越精确,从图中可以比较出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更小,所以应当选择乙刻度尺。测量值等于准确值加估读值,2.8
cm是准确值,0.00
cm是估读值,所以物块的长度为2.80
cm。
(2)从图中看出外圈指针走一圈是60秒,每一秒之间有五小格,所以分度值是0.2
s,外圈的示数单位为秒。
10.答案:(1)见解析
(2)25.2
mm
解析:本题考查了核心素养中的物理观念和科学探究,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PP-R管材外径的测量来考查学生对特殊测量方法、刻度尺的使用以及减小误差方法的掌握情况。
(1)测量方法如下
用两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把管子夹住,将两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刻度尺对齐,然后用两个三角板的另外一条直角边夹住水管,读出刻度尺上两个直角顶点之间的长度;然后多测几次求出平均值,即管子的直径。
(2)比较五个测量值“25.1
mm、25.2
mm、26.1
mm、25.2
mm、25.12
mm”,除26.1
mm和25.12
mm以外,其他数据的准确值都是25
mm,而26.1
mm的准确值是26
mm,25.12
mm的准确值是25.1
mm,所以26.1
mm和25.12
mm是错误的,应该舍去。管子的外径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