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册 第23章 旋转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册 第23章 旋转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18 11:3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册《第23章
旋转》2021年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
1.如图,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点B的对应点为点E,点A的对应点为点D,当点E恰好落在边AC上时,连接AD,若∠ACB=30°,则∠DAC的度数是(  )
A.60°
B.65°
C.70°
D.75°
2.下列图案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第1个图案是由黑白两种颜色的六边形地面砖组成的,第2个,第3个图案可以看成是由第1个图案经过平移而得,那么第n个图案中有白色六边形地面砖(  )块.
A.6+4(n+1)
B.6+4n
C.4n﹣2
D.4n+2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5,﹣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5,﹣2)
B.(﹣2,5)
C.(5,2)
D.(﹣5,2)
5.已知线段a,b,c求作:△ABC,使BC=a,AC=b,AB=c.下面的作图顺序正确的是(  )
①以点A为圆心,以b为半径画弧,以点B为圆心,以a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C点;
②作线段AB等于c;
③连接AC,BC,则△ABC就是所求作图形.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6.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几个?(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
7.有下列图形:①线段,②三角形,③平行四边形,④正方形,⑤圆,⑥等腰梯形.其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填序号)
8.在平面内, 
 ,这种图形的变换叫做平移.
9.如图,在“3×3”网格中,有3个涂成黑色的小方格,若再从余下的6个小方格中随机选取1个涂成黑色,则完成的图案为轴对称图案的概率是 
 .
10.如图,点O,A,B都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点A,B的旋转后对应点A',B'也在格点上,请描述变换的过程. 
 .
12.如图①是3×3的正方形方格,将其中两个方格涂黑,并且使涂黑后的整个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约定绕正方形ABCD的中心旋转能重合的图案都视为同一种图案,例如图②中的四幅图就视为同一种图案,则得到的不同图案共有 
 种.
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84分)
13.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DC上一点,把△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ABF的位置.连接EF.
(1)试判断△A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四边形AECF的面积为36,DE=2,求EF的长.
14.如图,在Rt△ABC中,∠BCA=90°,AC=12,AB=13,点D是Rt△ABC外一点,连接DC,DB,且CD=4,BD=3.
(1)求BC的长;
(2)求证:△BCD是直角三角形.
15.如图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构成的格点图形,A、B、C在格点上,将三角形ABC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三角形A1B1C1.
(1)在网格中画出三角形A1B1C1;
(2)求线段AB在变换到A1B1过程中扫过的区域面积(重叠部分不重复计算).
16.已知图形B是一个正方形,图形A由三个图形B构成,如图所示,请用图形A与B合拼成一个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并把它画在表格中.
17.如图,方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单位1,△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
(1)画出将△ABC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A1B1C1,并写出C1的坐标;
(2)画出将△AB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A2B2C2,并写出C2的坐标;
(3)求点A在旋转过程中的运动路径长.
18.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一个单位长度,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4),B(1,1),C(3,1).
①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
②画出△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A2B2C2;
③在②的条件下,求线段BC扫过的面积(结果保留π).
19.已知正方形ABCD,E为平面内任意一点,连接AE,BE,将△ABE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BFC.
(1)如图1,求证:
①AE=CF;
②AE⊥CF.
(2)若BE=2,
①如图2,点E在正方形内,连接EC,若∠AEB=135°,EC=5,求AE的长;
②如图3,点E在正方形外,连接EF,若AB=6,当C、E、F在一条直线时,求AE的长.
20.△ABC与△CDE都是等边三角形,连接AD、BE.
(1)如图①,当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则∠BCE= 
 度;
(2)将图①中的△CDE绕着点C逆时针旋转到如图②的位置.求证:AD=BE;
(3)在将△CDE绕点C旋转的过程中,当点A、C、E在一条直线上时,若CD=2BC=4,请直接写出BE的长.
21.如图,已知AB∥CD,现将一直角三角形PMN放入图中,其中∠P=90°,PM交AB于点E,PN交CD于点F.
(1)当△PMN所放位置如图①所示时,则∠PFD与∠AEM的数量关系为 
 .
(2)当△PMN所放位置如图②所示时,请猜想∠PFD与∠AEM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在(2)的条件下,若MN与CD交于点O,且∠DON=20°,∠PEB=15°,求∠N的度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
1.解:由题意知△ABC≌△DEC,
则∠ACB=∠DCE=30°,AC=DC,
∴∠DAC===75°,
故选:D.
2.解:A、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C、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D、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解:∵第一个图案中,有白色的是6个,后边是依次多4个.
∴第n个图案中,是6+4(n﹣1)=4n+2.
故选:D.
4.解:点(5,﹣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5,2),
故选:D.
5.解:②先作线段AB等于c,①再以点A为圆心,以b为半径画弧,以点B为圆心,以a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C点,③然后连接AC,BC,则△ABC就是所求作图形.
故选:C.
6.解:从左到右第一、第二、第三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第四个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故选:C.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
7.解:线段,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圆是中心对称图形,
三角形,等腰梯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②⑥.
8.解: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整体按照某个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变换叫作图形的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故答案为:将一个图形整体按照某个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
9.解:如图,∵可选4个方格,
∴完成的图案为轴对称图案的概率==,
故答案为:.
10.解:由图可知:将△OAB绕点O顺时针旋转后90°得到△OA'B',
故答案为:将△OAB绕点O顺时针旋转后90°得到△OA'B'.
11.解:将图1绕着其中心顺时针旋转可变成图2.
故答案为:旋转.
12.解:得到的不同图案有:
共6种.
故答案为:6.
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84分)
13.解:(1)等腰直角三角形.
理由:∵把△ADE顺时针旋转到△ABF的位置,
∴△ABF≌△ADE,
∴AF=AE,∠FAB=∠DAE,
∴∠FAE=∠DAB=90°.
∴△A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四边形AECF的面积=正方形ABCD的面积,
∴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36,
∴AD=BC=CD=AB=6,
在Rt△ADE中,∵AD=6,DE=2,
∴,
∵△A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14.(1)解:∵Rt△ABC中,∠BCA=90°,AC=12,AB=13,
∴BC===5;
(2)证明:∵在△BCD中,CD=4,BD=3,BC=5,
∴CD2+BD2=42+32=52=BC2,
∴△BCD是直角三角形.
15.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
(2)线段AB在变换到A1B1过程中扫过的区域面积=+=3×2+×1×2=7.
16.解:如图所示.
17.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C1的坐标(﹣1,2);
(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C2的坐标(2,3);
(3)从图形可知:OA=5,
所以点A在旋转过程中的运动路径长为:=π.
18.解:①△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如图所示;
②△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A2B2C2如图所示;
③BC扫过的面积
=.
19.解:(1)①∵△ABE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BFC,
∴△AEB≌△CFB,
∴AE=CF;
②如图1,
延长AE交CF于M,
由①知,△AEB≌△CFB,
∴∠F=∠AEB,∠BAE=∠CBF,
∵∠AEB+∠BAE+∠ABE=180°,
∴∠F+∠CBF+∠BAM=180°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C=90°,
∴∠AMF=360°﹣∠ABC﹣∠F﹣∠BAM=90°,
∴AE⊥CF;
(2)①如图2,
连接EF,由旋转知,BE⊥BF且BE=BF,
∴∠BFE=45°,
在Rt△BEF中,BE=BF=2,
∴EF2=8,
∵∠BEF=45°,∠AEB=135°,
∴∠AEB+∠BEF=180°,
∴点A,E,F在同一条直线上,
由(1)知,AE⊥CF,
在Rt△ECF中,CE=5,利用勾股定理得,FC==,
∴AE=CF=
②Ⅰ、当点E在线段CF上时,如图3,∵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BC=AB=6,
在Rt△BEF中,BF=BE=2,
∴EF=2,
过点B作BG⊥FC于点G,
∴BG=FG=EF=,
在Rt△BCG中,利用勾股定理得,GC==,
故FC=CG+FG=+,
∴AE=CF=+,
Ⅱ、当点E在线段CF的延长线上时,如图4,
同Ⅰ的方法得,AE=﹣.
20.解:(1)∵△CDE都是等边三角形,
∴∠DCE=60°,
∵点B、C、D在同一条直线,
∴∠BCE+∠DCE=180°,
∴∠BCE=180°﹣∠DCE=120°,
故答案为:120;
(2)∵△ABC与△CDE都是等边三角形,
∴BC=AC,CE=CD,∠ACB=∠DCE=60°,
∴∠ACB+∠ACE=∠DCE+∠ACE,
∴∠BCE=∠ACD,
在△BCE和△ACD中,

∴△BCE≌△ACD(SAS),
∴BE=AD;
(3)∵CD=2BC=4,
∴BC=2,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C=60°,AC=BC=2,
∵△CDE是等边三角形,CD=4,
∴CE=CD=4,
当点E在CA的延长线上时,如图③,
过点B作BG⊥AC于G,则∠CBG=∠ABC=30°,
在Rt△CBG中,∠CBG=30°,BC=2,
∴CG=AB=1,
根据勾股定理得,BG=,
∴EG=CE﹣CG=4﹣1=3,
在Rt△BGE中,
根据勾股定理得,BE===2;
当点E在A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④,
过点B作BH⊥AC于H,则∠CBH=∠ABC=30°,
在Rt△CBH中,∠CBH=30°,BC=2,
∴CH=AB=1,
根据勾股定理得,BH=,
∴EH=CE+CH=4+1=5,
在Rt△BHE中,
根据勾股定理得,BE===2;
即满足条件的BE的长为2或2.
21.解:(1)如图①,作PH∥AB,
则∠AEM=∠HPM,
∵AB∥CD,PH∥AB,
∴PH∥CD,
∴∠PFD=∠HPN,
∵∠MPN=90°,
∴∠PFD+∠AEM=90°,
故答案为:∠PFD+∠AEM=90°;
(2)猜想:∠PFD﹣∠AEM=90°;
理由如下:∵AB∥CD,
∴∠PFD+∠BHN=180°,
∵∠BHN=∠PHE,
∴∠PFD+∠PHE=180°,
∵∠P=90°,
∴∠PHE+∠PEB=90°,
∵∠PEB=∠AEM,
∴∠PHE+∠AEM=90°,
∴∠PFD﹣∠AEM=90°;
(3)如图②,∵∠P=90°,∠PEB=15°,
∴∠PHE=∠P﹣∠PEB=90°﹣15°=75°,
∴∠BHF=∠PHE=75°,
∵AB∥CD,
∴∠DFH+∠BHF=180°,
∴∠DFH=180°﹣∠BHF=105°,
∴∠OFN=∠DFH=105°,
∵∠DON=20°,
∴∠N=180°﹣∠DON﹣∠OFN=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