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济南的冬天》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济南的冬天》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9 14:5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济南的冬天》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一、
单选题
1.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

A.《济南的冬天》一文,全文处处突出济南冬天的特点——暖和晴。
B.《济南的冬天》一文,写北平的多风和伦敦的多雾,反衬济南冬天的无风和响晴。
C.《济南的冬天》一文,重点写了人们的活动。
D.《济南的冬天》一文,重点写了各种景物——阳光、小山、白雪、绿水等。
2.
对《济南的冬天》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

A.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画出一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美景。
B.文中描绘了如下几幅图画:阳光下济南全景;冬日山景;空灵水景图。
C.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事物时,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和确切的比喻、拟人,描绘出济南冬天的景色,流露出自己的赞美之情。
D.文章开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三组对比,反衬出北平、伦敦、热带三处令人讨厌的气候。
3.
读课文《济南的冬天》,“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该句写出了(

A.山的美
B.济南的美
C.济南冬天温暖的原因
D.我们要坚持“学以致用”,反对“不求甚解”,着力解决“不学习”的问题。
4.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坐着粉白黛绿、花枝招展的妇女们,笑语盈盈地说个不休。
B.体育健儿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C.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D.一大树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要酿出最香甜的蜜来。
5.
依次填人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___________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___________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②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③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①③②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提供网络搜索服务的企业必须整改,是因为竞价排名机制影响了搜索结果的公正性是重要原因。
B.随着近年来草原自驾游的兴起,严重危害了草原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草原不可承受之重。
C.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才能,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前途。
D.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复活》,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7.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D.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簑,戴着笠的。
二、
综合读写
8.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食品安全已成为百姓最关心的话题。我校将开展“我与食品安全”研讨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请你就以下材料的内容提出一条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
据有关数据显示,在我国食品生产加工领域中,食品小作坊约占食品生产企业总数的70%﹣80%,大部分小作坊卫生条件差,生产设备简陋,无相应检验设施,对所生产的食品难以从根本上保证卫生和安全。这是我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
?
9.
综合性学习。
学校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请你随我们到下列站点参加活动。
(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假若你妈妈平时反对你阅读课外书籍,请你写几句话劝说你妈妈。(要求用上一句读书名言,不超过50字)
(3)有同学在学校阅读论坛上发起了关于阅读兴趣的调查,绘制了以下表格。请仔细阅读表格中的数据,说说你的发现。
中学生阅读兴趣统计表
文学名著
言情小说
恐怖故事
搞笑漫画
很喜欢
13%
22%
26%
63%
随便看看
44%
56%
61%
33%
很喜欢
43%
22%
13%
4%
三、
现代文阅读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⑦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下面没有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A.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C.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D.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写济南的山水之前,先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总体的印象。
B.“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喜爱之情。
C.作者把济南城比作“小摇篮”,把小山比作“婴儿”,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暖、舒适的特点。
D.“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中的“妙”字有统领全段的作用,后面对雪后山景的描写全部围绕这个字展开。
(3)第②段画线句子有何作用?
(4)文章描写了哪些状态下的济南冬天的山?请用一个词语分别概括其特点。
(5)请分析结尾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有何作用。
(6)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
1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梨花风起正清明
丁立梅
祖母走后,祖父对家门口的两棵梨树,特别地上心起来。有事没事,他爱绕着它们转,给它们松土、剪枝、施肥、捉虫子,对着它们喃喃说话。
这两棵梨树,一棵结苹果梨,又甜又脆,水分极多。一棵结木梨,口感稍逊一些,得等长熟了才能吃。我们总是等不得熟,就偷偷摘下来吃,吃得满嘴都是渣渣,不喜,全扔了。被祖母用笤帚追着打。败家子啊,糟蹋啊,响雷要打头的啊!祖母跺着小脚骂。
我打小就熟悉这两棵梨树。它们生长在那里,从来不曾挪过窝。那年,我家老房子要推掉重建,父亲想挖掉它们,祖母没让,说要给我们留口吃的。结果,两棵梨树还是两棵梨树,只是越长越高、越长越粗了。中学毕业时,我约同学去我家玩,是这么叮嘱他们的,我家就是门口长着两棵梨树的那一家啊。两棵梨树俨然成了我家的象征。
我家穷,但两棵梨树,很为我们赚回一些自尊。不消说果实成熟时,逗引得村里孩子没日没夜地围着它们转。单单是清明前后,它们一头一身的洁白,如瑶池仙子落凡尘,就足够吸人眼球。我们玩耍,掐菜花,掐桃花,掐蚕豆花,掐荠菜花,却从来不掐梨花。梨花白得太圣洁了,真正是“雪作肌肤玉作容”的,连小孩也懂得敬畏。只是语气里,却有着霸道,我家还有梨花的。——我家的!多骄傲。
祖母会坐在一树的梨花下,叠纸钱。那是要烧给婆老太的。她一边叠纸钱,一边仰头看向梨树,嘴里念叨,今年又开这许多的花,该结不少梨了,你婆老太可有得吃了。婆老太是在我五岁那年过世的。过世前,她要吃梨,父亲跑遍了整条老街,也没找到梨。后来,我家屋前就多出两棵梨树来,是祖母用一只银镯换回栽下的。每年,梨子成熟时,祖母都挑树上最好的梨,给婆老太供上。我们再馋,也不去动婆老太的梨。
我有个头疼脑热的,祖母会拿三根筷子放水碗里,嘴里念念有词。等筷子在水碗里终于站起来,祖母会很开心地说,没事了,是你婆老太疼你,摸了你一下。然后,就给婆老太叠些纸钱烧去。说来也怪,隔日,我准又活蹦乱跳了。
那时,对另一个世界,我是深信不疑的。觉得婆老太就在那个世界活着,缝补浆洗,一如生前。有空了,她会跑来看看我,摸摸我的头。这么想着,并不害怕。特别是梨花风起,清明上坟,更是当作欢喜事来做的。坟在菜花地里,被一波一波的菜花托着。天空明朗,风送花香。我们兄妹几个,应付式地在坟前磕两个头,就跑开去了,嬉戏打闹着,扎了风筝,在田埂道上放。那风筝,也不过是块破塑料纸罢了,被纳鞋绳牵着,飘飘摇摇上了天。我们仰头望去,那破塑料纸,竟也美得如大鸟。
祖母走后,换成祖父坐在一树的梨花下叠纸钱。祖父手脚不利索了,他慢慢叠着,一边仰头望向梨树,说,今年又开这许多的花,该结不少梨了,你奶奶肯定会欢喜的。语气酷似祖母生前。
我怔一怔,坐他身边,轻轻拍拍他的手背。我清楚地知道,有种消失,我无能为力。祖父突然又说,你奶奶托梦给我,她在那边打纸牌,输了,缺钱呢。我听得惊异,因为夜里我也做了同样的梦,梦见祖母笑嘻嘻地说,我每天都打纸牌玩呀。我信,亲人之间,定有种神秘通道相连着,只是我们惘然无知。
祖母走后三年,祖父也跟着去了。他们在梨花风起时,合葬到一起。他们躺在故土的怀抱中,再不分离。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母走后,祖父有事没事就绕着两棵梨树转,并对它们喃哺自语,表现了祖父的孤独及对祖母的思念。
B.文章对祖母的描写最为生动,文中画线句子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刻画,人物形象惟妙惟肖。
C.文章最后写“梨花风起”时祖父与祖母合葬在一起,这样的结尾,虽有些悲情却是文章诗意的绾结。
D.文章语言优美,构思精巧,意蕴丰富。两棵梨树,凝结了一家四代人的情感。
(2)文中的梨树寄托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文章简要归纳。
(3)文章以南宋诗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诗中的一句诗“梨花风起正清明”为题,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C
2.D
3.C
4.C
5.A
6.C
7.C
8.
示例:加强食品质量监督,完善相关法律,规范食品生产工艺,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行业自律,倡导诚信经营的理念等。
9.
阅读让人生更美好
亲爱的妈妈,您这样认为是不对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中学生看适量的课外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周总理还说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请您相信我,阅读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还会让我的阅读能力有很大提高呢。
(3)略
10.
A
C
(3)承上启下(过渡),由描写“阳光”过渡到对“济南冬天山水”的描写;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对后文内容的兴趣。
(4)阳光朗照下的小山,其特点是“慈善”(或“温暖”);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其特点是“秀气”;城外的远山,其特点是“淡雅”。
(5)以“济南的冬天”为题,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地域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而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表现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6)“卧”字采用拟人手法,用“卧”字来写村庄的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这是张小水墨画”采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雪后山色的秀丽如画、古朴雅致,流露出作者对济南的山色的喜爱、赞美之情。
11.
(1)A
(2)①梨树寄托了祖父对祖母的深切怀念;②梨树寄托了祖母对“我”的疼爱;③梨树曾记载着祖母对婆老太孝顺的故事和祖母对婆老太的深切怀念;④“梨花风起”曾给“我”家带来自尊,也给“我”童年留下美好的记忆,因此蕴含着“我”对童年的怀念;⑤梨树寄托了“我”对祖母、祖父的深切怀念;⑥梨树和满树梨花是绵绵不断的亲情和爱的象征。
(3)①点明了清明的节候特征,使文章充满了诗意美。②浓缩了文章的主要事件。③是贯串全文的物化线索。④含蓄地表现了怀念亲人这一主题。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