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章末达标测试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章末达标测试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9-19 07:0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章末达标测试
(7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1~10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1~15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本大题共40分)
1.标准状况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H2和O2的混合气体,并点燃,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此时气体的体积是原混合气体的。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O2的体积之比为(  )
A.2∶1或1∶5
B.5∶1或1∶2
C.1∶2或5∶3
D.5∶3或2∶1
2.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文化积淀,在下列古代发明和工艺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孔明灯
B.用树皮、棉、麻造纸
C.烧制彩陶
D.淘黄金
3.把含有BaCl2和KCl的500
mL溶液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加入溶质物质的量为a
mol的硫酸钠溶液,恰好使Ba2+完全沉淀;向另一份中加入溶质物质的量为b
mol的硝酸银溶液,恰好使Cl-完全沉淀。则原溶液中K+的浓度为(  )
A.0.1(b-2a)
mol/L
B.10(b-2a)
mol/L
C.10(2a-b)mol/L
D.4(b-2a)
mol/L
4.下列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三聚氰胺等掺和成“假奶粉”
B.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C.用硫黄燃烧后产生的气体薰蒸粉丝
D.用工业酒精勾兑假酒
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H2分别在空气、Cl2中燃烧,反应类型相同,现象不相同
B.铜丝分别与Cl2、浓盐酸反应,反应类型不同,生成的含铜化合物相同
C.铜丝、铁丝分别在Cl2中燃烧,都不产生火焰
D.工业上利用化学反应Cl2+H22HCl制备HCl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
②过氧化钠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
③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所以过氧化钠可以作气体的干燥剂
④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个数比1∶1
⑤钠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钠可以把锆、铌等金属从它们的卤化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
⑥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需要水和CO2的质量相等
⑦可用水来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
⑧将足量的Na2O2、Na2O分别加到酚酞试液中,最终溶液均为红色
A.①②⑤⑦
B.①⑦
C.①②⑤⑧
D.①⑧
7.28
g
CO气体在1
mol的氧气中燃烧后,所得的气体通过足量Na2O2固体中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与氧气反应,只消耗了0.5
mol氧气
B.充分反应后Na2O2固体质量增加了28
g
C.通过以上两步反应后余下氧气物质的量为0.5
mol
D.若2
g
H2替代28
g的CO发生上述反应,则Na2O2固体质量增加了2
g
8.下列对Na2O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Na2O2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变成白色
B.Na2O2的稳定性比Na2O差
C.用Na2O2和水反应可以制取氧气
D.Na2O2放入饱和NaOH溶液中有O2放出,恢复常温后有晶体析出
9.下列有关单质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属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高
B.Na和Na2O2长时间放在空气中,最终都变成Na2CO3
C.Na2O和Na2O2都能与CO2反应,产物相同
D.金属钠保存在盛有煤油的细口瓶中
10.化学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下列过程没有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
A.可燃冰作燃料  B.黄豆酿酱油
C.爆竹燃放  D.活性炭除味
11.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抗疟疾新药青蒿素,这种药物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青蒿素是由碳的氧化物和氢的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
B.青蒿素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物理性质
C.青蒿素中C、H、O的质量之比为90∶11∶40
D.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
12.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B.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水来灭火
C.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置换出铜
D.实验时用剩的钠块需要放回原试剂瓶
13.某硫原子的质量是a
g,12C原子的质量是b
g。若NA只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m
g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C.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
NA
g
D.a
g该硫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6NA
14.下列有关量的比值一定等于2∶1的是(  )
A.由Na2O、Na2O2组成的混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数目比
B.1
L
2
mol·L-1
CaCl2溶液与1
L
1
mol·L-1
CaCl2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之比
C.等质量的K、Na2O2分别与足量的水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比
D.100
mL
98%硫酸溶液与100
mL
49%的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比
15.化学在古代与现代的科技发展中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某0.2
L无土栽培用的营养液中含有KCl、K2SO4、NH4Cl三种溶质,测得该营养液中部分离子的浓度柱状图如图甲所示:
甲            乙
(1)该营养液中K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含KCl的质量为________。
(2)该营养液中NH4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3)将该营养液加水稀释,稀释过程中NH的浓度(c)随溶液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则V1=___________,V2=________。
17.A、B、C、D、E五种物质都含有元素X,这五种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已知X元素的单质是黄绿色气体,由此推断这五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现有X、Y、Z三种元素:
①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
②X的单质可以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物为XZ,火焰呈苍白色;
③XZ极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电离出X+和Z-,其水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④每2个X2分子能与1个Y2分子化合成2个X2Y分子,X2Y常温下为液体;
⑤Z的单质溶于X2Y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
(1)试写出元素符号: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分子式:XZ.________,X2Y.________。
(3)写出Z单质溶于X2Y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下列各变化中,反应①为常温下的反应,A、C、D均含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与D之间,E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F为淡黄色粉末,G为常见的无色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A、G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
________。
(2)F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反应②中,每生成2.24
L气体G(标准状况)时,消耗F_________g。
20.(1)“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据报道,某地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以下做法中,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填字母)。?
A.泼上汽油焚烧  B.倾倒入江河中
C.深埋于土壤中  D.碾压粉碎后回收利用
(2)市场上出现的“葡萄糖酸钙”“加碘食盐”“含氟牙膏”等商品中的钙、碘、氟应理解为    (填字母)。?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元素
(3)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极细小的还原铁粉,食用这种麦片后,铁在人体胃液中变成亚铁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1~10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1~15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本大题共40分)
1.B
【解析】2
mol
H2和O2的混合气体中,无论是H2过量还是O2过量,均发生反应:2H2+O22H2O。设反应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x,则反应消耗H2的物质的量为2x,由于剩余气体的体积是原气体体积的,则2
mol-3x=×2
mol,解得x=
mol。讨论:
(1)若H2剩余,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为
mol,O2为
mol,所以原混合气体中H2和O2的体积之比为5∶1。
(2)若O2剩余,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为
mol,O2为
mol,所以原混合气体中H2和O2的体积之比为1∶2。
2.D 
【解析】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形式存在,打捞起河里或湖里的淤泥后,用淘盘将淤泥洗去,可以得到金,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项符合题意。
3.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在250
mL溶液中,n(BaCl2)=a
mol、n(Cl-)=b
mol,则KCl中Cl-的物质的量为b
mol-2×a
mol=(b-2a)
mol,所以n(K+)=(b-2a)
mol,c(K+)=n(K+)/V=(b-2a)
mol÷0.25
L=4(b-2a)
mol/L。
4.C
5.B
【解析】铜丝不能与浓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6.B 
【解析】①钠燃烧时会发生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①正确;②过氧化钠与酸反应不仅生成盐和水,还生成O2,故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②错误;③Na2O2与水反应生成O2,会引入新杂质,③错误;④Na2O2中含有Na+和O,所以过氧化钠(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④错误;⑤钠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能够与水反应,故不能把锆、铌等金属从它们的卤化物的水溶液中置换成单质,⑤错误;⑥根据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Na2O2分别与CO2和水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需要CO2和水的物质的量相等,质量不相等,⑥错误;⑦Na2O与水反应生成NaOH,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故可用水来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⑦正确;⑧将足量的Na2O2、Na2O分别加到酚酞试液中,二者都生成NaOH,因为Na2O2具有强氧化性,所以最终加Na2O的酚酞溶液为红色,而加Na2O2的酚酞溶液变无色,⑧错误。
7.C
【解析】 根据上述分析,28
g
CO与氧气反应,只消耗了0.5
mol氧气,故A正确;2Na2O2+2CO2===2Na2CO3+O2,充分反应后Na2O2固体质量的增加量与CO的质量相等,为28
g,故B正确;2CO+O22CO2,2Na2O2+2CO2===2Na2CO3+O2,通过以上两步反应,余下氧气的量不变,物质的量仍为1
mol,故C错误;2
g
H2的物质的量为=1
mol,燃烧生成水后与过氧化钠反应,2Na2O2+2H2O===4NaOH+O2↑,Na2O2固体质量的增加量等于氢气的质量,为2
g,故D正确。
8.B 
【解析】Na2O2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最终变成白色的碳酸钠;Na2O加热时可与O2反应生成Na2O2,故Na2O2更稳定;Na2O2和水反应可以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所以可以用Na2O2和水反应制取氧气;Na2O2放入饱和NaOH溶液中会与水反应,有O2放出,此过程中不只生成了氢氧化钠,而且还消耗了大量的溶剂水,所以恢复常温后溶液中会有晶体析出。
9.B 
10.D 
【解析】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黄豆酿酱油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燃放爆竹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活性炭除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符合题意。
11.C 
12.AD 
【解析】金属钠的密度比煤油大且不与其反应,故可以保存在煤油中,A正确;金属钠着火时生成过氧化钠,用水灭火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可以助燃,钠与水反应生成易燃、易爆的氢气,B不正确;钠投入硫酸铜溶液后,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然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不会置换出铜,C不正确;实验时用剩的钠块,应该放回原试剂瓶,D正确。
13.AB
【解析】 A项,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该原子的质量除以12C原子质量的,即,正确;B项,m
g硫原子的个数为,其物质的量为
mol,正确;C项该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
g·mol-1,不正确;D项,一个硫原子所含电子数为16,则16NA为1
mol硫原子所含电子数,不正确。
14.AB
15.AC 
【解析】金属的冶炼是将金属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古代和现代的冶金技术不同,但原理相同,故A项正确;古代的火箭所用燃料是火药,现代的火箭使用的燃料是液体燃料,故B项错误;无论是古代捣碎中药还是现代中药纳米粉碎,均无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均是物理变化,故C项正确;现代热气球飞行是利用燃料燃烧提供热量,使热气球中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故D项错误。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 (1)4.0 14.9
g (2)1.6
mol (3)0.2
L 1.0
L
【解析】 (1)硫酸根离子物质的量浓度4.0
mol·L-1,则硫酸钾的物质的量浓度c(K2SO4)=c(SO)=4.0
mol·L-1;根据钾离子守恒可知,c(K+)=c(KCl)+2c(K2SO4),则c(KCl)=c(K+)-2c(K2SO4)=9.0
mol·L-1-4.0
mol·L-1×2=1.0
mol·L-1,溶质氯化钾的质量m(KCl)=McV=74.5
g·mol-1×1.0
mol·L-1×0.2
L=14.9
g。
(2)根据氯原子守恒可知,c(Cl-)=c(KCl)+c(NH4Cl),则:c(NH4Cl)=c(Cl-)-c(KCl)=9.0
mol·L-1-1.0
mol·L-1=8.0
mol·L-1,氯化铵的物质的量n(NH4Cl)=8.0
mol·L-1×0.2
L=1.6
mol。
(3)据c=n/V可知V=n/c,V1=1.6
mol/(8
mol·L-1)=0.2
L,V2=1.6
mol/(1.6
mol·L-1)=1.0
L。
17. (1)Cl2 NaClO NaCl HClO HCl
(2)Cl2+2NaOH===NaCl+NaClO+H2O
NaClO+HCl===NaCl+HClO
2HClO2HCl+O2↑
18.(1)H O Cl (2)HCl H2O (3)Cl2+H2O===HCl+HClO
【解析】题给信息“火焰呈苍白色”是解题的突破口。由②③可确定X为氢元素,Z为氯元素;由④⑤可确定Y为氧元素。
19.(1)Cl2 O2 
(2)2Na2O2+2H2O===4NaOH+O2↑
(3)Cl2+2NaOH===NaCl+NaClO+H2O 
(4)15.6
【解析】由图中关系可推知:A为Cl2;B为NaOH;E为H2O;F为Na2O2;G为O2。(1)A、G的化学式分别为Cl2、O2。(2)F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3)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4)由反应的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可知,每产生22.4
L氧气(标准状况),消耗2
mol
Na2O2,即156
g。现在产生了2.24
L气体G(标准状况),则消耗Na2O2
15.6
g。
20.(1)D
(2)D
(3)Fe+2HCl
FeCl2+H2↑
【解析】(1)泼上汽油焚烧,浪费能源,并产生污染性气体;倾倒入江河中,会造成水污染;深埋于土壤中,会造成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碾压粉碎后回收利用,可节约资源,实现循环利用,同时减少污染。(3)人体胃液主要成分为盐酸,铁与盐酸反应生成亚铁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