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同步练习
?
1.
阅读下面的《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却说那人用手搀着行者道:“我也知道你的本事,我也闻得你的英名,只是你今番越理欺心,纵有腾挪,脱不得我手。我就和你讲到西天,见了你那佛祖,也少不得还我人参果树。你莫弄神通!”行者笑道:“你这先生,好小家子样!若要树活,有甚疑难!早说这话,可不省了一场争竞?”
那人道:“不争竞,我肯善自饶你?”行者道:“你解了我师父,我还你一颗活树如何?”
那人道:“你若有此神通,医得树活,我与你八拜为交,结为兄弟。”行者道:“不打紧,放了他们,老孙管教还你活树。”
那人谅他走不脱,即命解放了三藏、八戒、沙僧。
(1)下列有关《西游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吴承恩,明代小说家。小说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B.《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界三军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山为妖,后经太白金星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
C.《西游记》中的孙悟空,酷爱自由、敢于反抗、充满斗争精神,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了汗马功劳。
D.《西游记》善于塑造人物,无论是取经师徒,还是各路妖魔人物,都个性鲜明,令人难忘。
(2)选段中的那人是《西游记》中的哪一位人物?孙行者后来怎么救活了人参果树?
(3)《西游记》中很多人物既保持着动物性,又有神的本领,还兼有人的特点,请从孙悟空和猪八戒中任选其一,结合原著简要分析。
?
2.
下面两位名人的观点,你赞同哪个?请结合原著内容说明。
吴承恩撰写的幽默小说《西游记》……它是一部寓有反抗封建统治意义的神话作品。吴承恩本善于滑稽,他讲妖怪的喜怒哀乐都近于人情,所以人人都喜欢看。
——鲁迅
《西游记》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他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他至多不过有一点爱骂人的玩世主义。
——胡适
3.
名著阅读《西游记》。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西游记》的作者__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____朝人。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一项是(?
?
?
?
)
A.孙悟空的金箍棒是东海龙王所赠。
B.《西游记》是章回体长篇志怪小说
C.《西游记》中所写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州、南瞻部洲、北俱芦洲。
D.唐僧在《西游记》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陪衬性人物。
(3)唐僧师徒经过黄冈岭时,遇到一只老虎精拦路,孙悟空、猪八戒与其打斗时,它抓下自己的虎皮盖在卧虎石上,然后化阵轻风掳走了唐僧。这个情节中老虎精所才用的计谋是(????????)
A.声东击西
B.金蝉脱壳
C.一箭双雕
D.以逸待劳
4.
名著阅读。
行者笑道:“老人家,茶饭倒不必赐。我问你:铁扇仙在那里住?”老者道:“你问他怎的?”行者道:“适才那卖糕人说,此仙有柄‘芭蕉扇’。求将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你这方布种收割,才得五谷养生。我欲寻他讨来扇息_______________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
上面《西游记》片段中,铁扇仙是_______________的妻子,文中横线空白处应填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
5.
阅读《西游记》节选,回答后面的问题。
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大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莫非有个未卜先知的法术?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
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地把他压住。
(1)《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其作者是明代小说家_______________。
(2)孙悟空虽然本领高强,但最终还是落得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下的结果,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
6.
名著阅读。
(1)《西游记》是一部很有趣的书,作者是明代_______________(人名)。鲁迅先生称这部小说为“_______________”,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
(2)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却说那镇元大仙用手搀着行者道:“我也知道你的本事,我也闻得你的英名,只是你今番越理欺心,纵有腾挪,脱不得我手。我就和你讲到西天,见了你那佛祖,也少不得还我人参果树。你莫弄神通!”行者笑道:“你这先生,好小家子样!若要树活,有甚疑难!早说这话,可不省了一场争竞?”大仙道:“不争竞,我肯善自饶你?”行者道:“你解了我师父,我还你一棵活树如何?”大仙道:“你若有此神通,医得树活,我与你八拜为交,结为兄弟。”行者道:“不打紧,放了他们,老孙管教还你活树。”大仙谅他走不脱,即命解放了三藏、八戒、沙僧。
①联系原著,说说孙行者后来怎么救活了人参果树。
②从选文可以看出孙行者怎样的性格特征?
?
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正行之际,忽闻得有人言语。八戒仔细看时,原来是行者在山凹里,聚集群妖。……
②那呆子有些怕他,又不敢明明地见他,却往草崖边,溜阿溜的,溜在那一千二三百猴子当中挤着,也跟那些猴子磕头。
③不知孙大圣坐得高,眼又乖滑,看得他明白。便问:“那班部中乱拜的是个夷人。是那里来的?拿上来!”说不了,那些小猴一窝蜂把个八戒推将上来,按倒在地。行者道:“你是那里来的夷人?”八戒低着头道:“不敢,承问了。不是夷人,是熟人,熟人。”行者道:“我这大圣部下的群猴,都是一般模样。你这嘴脸生得各样,相貌有些雷堆,定是别处来的妖魔。既是别处来的,若要投我部下,先来递个脚色手本,报了名字,我好留你在这随班点扎。若不留你,你敢在这里乱拜!”八戒低着头,拱着嘴道:“不羞!就拿出这副嘴脸来了!我和你兄弟也做了几年,又推认不得,说是什么夷人!”行者笑道:“抬起头来我看。”那呆子把嘴往上一伸道:“你看么!你认不得我,好道认得嘴耶!”行者忍不住笑道:“猪八戒。”他听见一声叫,就一毂辘跳将起来道:“正是,正是!我是猪八戒!”他又思量道:“认得就好说话了。”
④行者道:“你不跟唐僧取经去,却来这里怎的?想是你冲撞了师父,师父也贬你回来了?有甚贬书,拿来我看。”八戒道:“不曾冲撞他。他也没什么贬书,也不曾赶我。”行者道:“既无贬书,又不曾赶你,你来我这里怎的?”八戒道:“师父想你,着我来请你的。”
(节选自《西游记》)
(1)第③段中画线的“这里”是指_______________;猪八戒来到此地是为了请孙悟空去降服_______________。
(2)《西游记》的语言风格诙谐幽默,请从选文中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3)《西游记》中很多人物保持动物性,又有神的本领,还兼有人的特点,请从孙悟空和猪八戒中任选其一,结合原著简要分析。
?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二魔拿入里面道:“哥哥,拿来了。”老魔道:“拿了谁?”二魔道:“者行孙,是我装在葫芦里也。”老魔欢喜道:“贤弟请坐。不要动,只等摇得响再揭帖儿。”行者听得道:“我这般一个身子,怎么便摇得响?只除化成稀汁,才摇得响。等我撒泡溺罢,他若摇得响时,一定揭帖起盖。我乘空走他娘罢!”又思道,“不好不好!溺虽可响,只是污了这直裰。等他摇时,我但聚些唾津漱口,稀漓呼喇的,哄他揭开,老孙再走罢。”大圣作了准备,那怪贪酒不摇。大圣作个法,意思只是哄他来摇,忽然叫道:“天呀!孤拐都化了!”那魔也不摇。大圣又叫道:“娘啊!连腰截骨都化了!”老魔道:“化至腰时,都化尽矣,揭起帖儿看着。”
(1)《西游记》作者_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_____,孙悟空的名字是他的授业恩师_______________(填人名)所取的。
(2)孙悟空的形象具有神性、人性、猴性,请结合选文相关情节,分析其人性方面的特点。(说出一点即可)
(3)一部《西游记》更像一个励志故事,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
?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西游记》目录(摘选)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十二回?
?唐王秉诚修大会??观音显圣化金蝉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六贼无踪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鹰愁涧意马收缰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高老庄大圣除魔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
(1)唐僧在何处收谁为徒?检索摘选的目录,仿照例句写出唐僧收徒的顺序。
五行山收孙悟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第十四回选段,完成题目。
他见三藏只管绪绪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那三藏却不曾答应,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三藏急抬头,早已不见。只闻得呼的一声,回东而去。
结合选段中的相关语句分析孙悟空的性格。
(3)整部小说写了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团队,选段写的是第一次。请分别写出孙悟空另外两次离队的原因和表现,并结合选段说明他的成长变化。
?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西游记》片段阅读
【甲】又行不多时,只听得滔滔浪响。八戒道:“罢了,来到尽头路了!”沙僧道:“是一股水挡住也。”唐僧道:“却怎生得渡?”八戒道:“等我试之,看深浅何如。”三藏道:“悟能,你休乱谈,水之浅深,如何试得?”八戒道:“寻一个鹅卵石,抛在当中。若是溅起水泡来是浅,若是骨都都沉下有声是深。”行者道:“你去试试看。”那呆子在路旁摸了一块顽石,望水中抛去,只听得骨都都泛起鱼津,沉下水底。他道:“深,深,深!去不得!”唐僧道:“你虽试得深浅,却不知有多少宽阔。”八戒道:“这个却不知,不知。”行者道:“等我看看。”好大圣,纵筋斗云,跳在空中,定睛观看,但见那——洋洋光浸月,浩浩影浮天。灵派吞华岳,长流贯百川。千层汹浪滚,万迭峻波颠。岸口无渔火,沙头有鹭眠。茫然浑似海,一望更无边。
【乙】那洞里小妖看见道:“大王,祸事了!行者孙把二大王爷爷装在葫芦里发课哩!”那老魔闻得此言,唬得魂飞魄散,骨软筋麻,扑的跌倒在地,放声大哭道:“贤弟呀!我和你私离上界,转托尘凡,指望同享荣华,永为山洞之主。怎知为这和尚伤了你的性命,断吾手足之情!”满洞群妖,一齐痛哭。猪八戒吊在梁上,听得大魔王一家子齐哭,忍不住叫道:“妖精,你且莫哭,等老猪讲与你听。先来的孙行者,次来的者行孙,后来的行者孙,返复三字,都是我师兄一人。他有七十二变化,腾那进来,盗了宝贝,装了令弟。令弟已是死了,不必这等扛丧,快些儿刷净锅灶,办些香蕈、蘑菇、茶芽、竹笋、豆腐、面筋、木耳、蔬菜,请我师徒们下来,与你令弟念卷受生经。”那老魔闻言,心中大怒道:“只说猪八戒老实,原来甚不老实!他倒作笑话儿打觑我!”叫小妖:“且休举哀,把猪八戒解下来,蒸得稀烂,等我吃饱了,再去拿孙行者报仇。”沙僧埋怨八戒道:“好么!我说教你莫多话,多话的要先蒸吃哩!”那呆子也尽有几分悚惧。旁一小妖道:“大王,猪八戒不好蒸。”八戒道:“阿弥陀佛!是那位哥哥积阴德的?确实是不好蒸。”又有一个妖道:“将他皮剥了,就好蒸。”八戒慌了道:“好蒸,好蒸!皮骨虽然粗糙,汤滚就烂,圈户!圈户!”
(1)在内容和艺术上对文本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选文选自《西游记》第47回,文本后面情节是唐僧着急取经,踏冰而渡,走到河心处,落入水中而被灵感大王抓走。
B.【甲】选文中的“一股水”指的是流沙河。
C.【乙】选文中的“二大王”指的是银角大王,“老魔”指的是金角大王。
D.【乙】选文的结尾令人忍俊不禁,体现出猪八戒机智幽默的形象特征。
(2)【甲】选文中八戒凭自己的_______________试出了河流的深度,而悟空凭借着自己的_______________探出了河流的宽度。(分别填一个能体现二人性格形象的词语)
(3)结合选文内容分析《西游记》的语言特点。
?
1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1)上文是《西游记》第27回的节选,作者是_______________,该回目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叫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段中的对话描写,说说唐僧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
1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两个出了银安殿,小龙现了本相,却驾起云头,与那妖魔在那半空中相杀。这一场,黑地里好杀!怎见得:那一个是碗子山生成的怪物,这一个是西洋海罚下的真龙。一个放毫光,如喷白电:一个生锐气,如迸红云。一个好似白牙老象走人间,一个就如金爪狸猫飞下界。一个是擎天玉柱,一个是架海金梁。银龙飞舞,黄鬼翻腾。左右宝刀无怠慢,往来不歇满堂红。他两个在云端里,战彀八九回合,小龙的手软筋麻,老魔的身强力壮。小龙抵敌不住,飞起刀去,砍那妖怪,妖怪有接刀之法,一只手接了宝刀,一只手抛下满堂红便打,小龙措手不及,被他把后腿上着了一下,急慌慌按落云头,多亏了御水河救了性命。小龙一头钻下水去,那妖魔赶来寻他不见,执了宝刀,拿了满堂红,回上银安殿,照旧吃酒睡觉不题。却说那小龙潜于水底,半个时辰听不见声息,方才咬着牙,忍着腿疼跳将起去,踏着乌云,径转馆驿,还变作依旧马匹,伏于槽下。可怜浑身是水,腿有伤痕,那时节:意马心猿都失散,金公木母尽凋零。
……
小龙道:“他决不打你,他是个有仁有义的猴王。你见了他,且莫说师父有难,只说师父想你哩,把他哄将来,到此处见这样个情节,他必然不忿,断乎要与那妖精比并,管情拿得那妖精,救得我师父。”八戒道:“也罢也罢,你倒这等尽心,我若不去,显得我不尽心了。我这一去,果然行者肯来,我就与他一路来了;他若不来,你却也不要望我,我也不来了。”小龙道:“你去你去,管情他来也。”
(1)“且莫说师父有难”,请问师父遇到了什么难?
(2)整部《西游记》展现白龙马的情节并不多,但白龙马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请你结合选段和全书的相关情节说出白龙马的两个性格特征。
?
1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A】二人赶到他洞门前,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精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八戒慌了道:“哥哥,不停当!这一钻在火里,莫想得活,把老猪弄做个烧熟的,加上香料,尽他受用哩!快走,快走!”说声走,他也不顾行者,跑过涧去了。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精。那妖精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好火——
炎炎烈烈盈空燎,赫赫威威遍地红。却似火轮飞上下,犹如炭屑舞西东。这火不是燧人钻木,又不是老子炮丹。非天火,非野火,乃是妖魔修炼成真三昧火。
【B】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1)“裙钗”指的是_______________。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请简述缘由。
(2)请结合选文及原著概括文段【A】中“妖精”的性格特征。
(3)鲁迅评论吴承恩《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你认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四人中,哪一个最富有人情味?请联系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
14.
孙悟空在取经路上与牛魔王一家产生诸多纠葛。按照示例写出孙悟空与三个人打斗的原因。
示例:孙悟空为救师父战红孩儿。
①孙悟空为_______________战如意真仙。
②孙悟空为_______________战铁扇公主。
?
1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悟空道:“决不敢提起师父一字,只说是我自家会的便罢。”
(1)选文中的“祖师”居住在_______________洞。
(2)请概括写出后来悟空“惹祸行凶”的一件事。
参考答案
1.
(1)B
(2)镇元大仙(或镇元子);孙行者请来观音菩萨,菩萨用净瓶底的“甘露水”救活人参果树。
(3)孙悟空:(1)动物性:长得一副猴相,雷公嘴、毛脸,具有猴子机敏乖巧、好动的习性;(2)神的本领(神性
):神通广大,有七十二般变化的神奇本领;(3)人的特点(人性):心高气傲,容易冲动,爱捉弄人,信奉”一日为师终身为
父”等。
猪八戒:(1)动物性:猪八戒嘴脸和猪相似,有猪的贪吃、贪睡、懒惰等特点;(2)神的本领(神性):天蓬元帅出身,会
变身术,能腾云驾雾;(3)人的特点(人性):爱要小聪明,爱在师父面前进孙悟空的谗言、动不动就喊“散伙”等。
2.
示例1:赞同鲁迅观点,吴承恩讲妖怪的喜怒哀乐都近于人情,如白骨精善于抓住人性的弱点进行针对性地变化,诡计多端,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化成少女、老妇、老翁来迷惑师徒四人;牛魔王、罗刹女与红孩儿血溶于水、坚不可摧的亲情,牛魔王虽然与孙悟空是结拜兄弟,但是还是因为红孩儿被收作善财童子使出浑身解数与孙悟空大战,罗刹女也因此事痛恨孙悟空,而不肯借扇给孙悟空等。
示例2:赞同胡适观点,《西游记》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充满了谐谑,也充满对世道人心的深刻体察。如“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中,黎山老母、南海观音、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化作美女来考验四人的求佛之心。孙悟空与沙僧倒也罢了,“三藏坐在上面,好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虾蟆,只是呆呆挣挣,翻白眼儿打仰。那八戒闻得这般富贵,这般美色,他却心痒难挠,坐在那椅子上,一似针戳屁股,左扭右扭的忍耐不住”。以至于后来他按捺不住,暗地里跑去与众女“私订终身”,在后堂又与众女玩起了“撞天婚招女婿”。最后又穿上了“珍珠汗衫”,却落了个“疼痛难禁,绷杀我了”的后果。这些令猪八戒丑态百出的场面,令人忍俊不禁。
3.
吴承恩,明
C
B
4.
牛魔王,火焰山
5.
(1)吴承恩
(2)示例:无论实力多强,都不能骄傲自大,否则最终的结局还是失败。
6.
(1)吴承恩,神魔小说
(2)①孙行者请来观音菩萨,菩萨用净瓶里的“甘露水”救活人参果树。
②重情重义、自信好强。
7.
(1)花果山,黄袍怪
(2)示例一:如“溜阿溜的,溜在那一千二三百猴子当中挤着”中,“溜”和“挤”等动作滑稽可笑,把八戒不敢见悟空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示例二:如“你看么!你认不得我,好道认得嘴耶!”中的“好道认得嘴”,通过俏皮的语言,突出猪八戒的外貌特征,表现出其憨厚可爱,让人忍俊不禁。
(3)孙悟空:①动物性:长得一副猴相,雷公嘴、毛脸,具有猴子机敏乖巧、好动的习性。②神的本领(神性):神通广大,有七十二般变化的神奇本领。③人的特点(人性):心高气傲,容易冲动,爱捉弄人,信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
猪八戒:①动物性:猪八戒嘴脸和猪相似,有猪的贪吃、贪睡、懒惰等特点。②神的本领(神性):天蓬元帅出身,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③人的特点(人性):爱耍小聪明,爱在师父面前进孙悟空的谗言,动不动就说“散伙”等。
8.
(1)吴承恩,明朝,菩提老祖(或菩提祖师)
(2)示例一:孙悟空拥有人的聪明才智,选文中写他连说“天呀!孤拐都化了”“娘啊!连腰截骨都化了”哄骗二魔开葫芦。
示例二:孙悟空具有人爱清洁(怕脏)的特点,开始想撒尿使葫芦摇得响来哄骗妖怪,但因为怕“污”到衣服而没做。
(3)示例:人生就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
9.
(1)鹰愁涧收白龙马,云栈洞收猪八戒,流沙河收沙和尚
(2)任性、脾气暴躁(急躁)。
(3)第二次:打死白骨精,唐僧赶悟空走,悟空苦苦哀求不愿离开,最后不得不拜别师父,并嘱咐沙和尚要好好照顾师父。第三次:打死强盗,唐僧认为他滥杀无辜,悟空流下眼泪,走了又回来求唐僧不要赶他走。对比第一次任性、脾气暴躁的性格,后面两次悟空变得成熟稳重,已经坚定了前往西天取经的决心。
10.
(1)B
(2)聪明机智,本领高强
(3)①运用“你虽试得深浅,却不知有多少宽阔”等简单明了的语言,通俗易懂;②运用“好蒸,好蒸!皮骨虽然粗糙,汤滚就烂,圈户!圈户!”等诙谐有趣的语言,幽默风趣。
11.
(1)吴承恩,三打白骨精
(2)唐僧不辨妖魔,不辨是非,耳根子软(立场不坚定)。
12.
(1)在宝象国,黄袍怪变做俊俏郎君拜见国王,施展妖法将唐僧变做老虎囚禁笼中。
(2)性格沉稳,任劳任怨;耐得住寂寞,坚守岗位;赤胆忠心,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13.
(1)“裙钗”指的是:罗刹女(铁扇公主)。
缘由:因她的儿子红孩儿在火云洞捉了唐僧“要蒸要煮”,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帮忙,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作善财童子,母子分离。
(2)①从红孩儿用三昧真火打败孙悟空,红孩儿用三昧真火打败孙悟空及四海龙王,红孩儿假变观音菩萨诱擒猪八戒,红孩儿识破假变牛魔王的孙悟空等事件,可看出他聪明狡黠、狂妄任性、胆大心细。
②从红孩儿被观音菩萨用计擒获收为善财童子,可看出他野性难驯。
(3)示例一:唐僧最富有人情味。因为他有菩萨心肠,富于同情心,路遇白骨精时,因不忍孙悟空滥杀无辜而逼走孙悟空,虽好坏不分,显得软弱,但也凸显其富有人情味。
示例二:唐僧最富有人情味。当他惩戒孙悟空,对着孙悟空念紧箍咒时,不时因孙悟空的求饶,而不忍心往下念。
示例三:孙悟空最富有人情味。孙悟空因打死白骨精而遭唐僧驱赶,走前那声声“师父”,体现了他的人情味。他为了拜一下师父,“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对师父的留恋和无奈,显露无疑。
示例四:猪八戒最富有人情味。在高老庄时,耕田耙地,收割田禾,表现得很勤快。取经路上,与孙悟空协力合作,虽不时偷懒,有时立场不坚定,但仍是孙悟空最得力的助手。
示例五:沙僧最富有人情味。沙僧被唐僧收服后负责挑担,老实本份,任劳任怨。
14.
①取堕胎水,②借芭蕉扇
15.
(1)斜月三星
(2)示例一:大闹天宫。?
示例二:大闹地府,在生死簿上勾掉所有猴类的名字。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