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中学历史学科教学设计格式
课
题: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4课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对象:
八年级
课时:第1课时
设计者:曹想
单位:濉溪第二实验学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工人运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教学目标
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相关史实,感受陈独秀、李大钊等早起共产党人立党为公,一心为民的觉醒意识和时代担当。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我校八年级共有6个班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对于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物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进行了解,但是对本课重难点知识难以理解,对于俄国十月革命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些国际背景的了解有所欠缺,还需要教师进行补充讲解。除此之外,大部分学生习惯于被动的接受知识,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还需要老师的进一步引导。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依据学生情况和本课学习内容特点,我采用的是启发式教学原则,主要通过讲授法这样一种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式详细的阐述本课知识内容,辅之以小组合作和问题探究的学法,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也能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马克思主义意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觉醒年代》人物群像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是如何“觉醒”的?中国共产党又是怎样诞生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百年前的中国,见证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诞生!【讲授新课】教师: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救国之路。教师:不屈的国人试图在黑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寻求一条救国道路,却均已失败告终。但即使身处黑暗,也有人唤醒黎明。他们就是李大钊、陈独秀、董必武、毛泽东等人,下面我们就先跟随着他们的目光,看看那黑暗的旧中国。黑暗中觉醒——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师:请同学们结合图片,说一说当时的中国正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之中?人们的生活状况如何呢?材料一:
教师:生活在如此环境中的中国知识分子或许也会感到迷惘和彷徨,怎么样才能彻底的改变中国,怎么样才能拯救中国人呢?这时,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了中国,这让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的曙光!那就是共产主义。那么,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究竟能不能结出“共产主义”的果实?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教师:详细讲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问题1
:结合材料,归纳先进知识分子是如何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材料二:李大钊早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开始研究社会主义思潮。1918年,他接连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十月革命。——部编版历史教材63页材料三: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问题2
:结合材料,思考中国工人阶级为什么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坚实的阶级基础?材料四:“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五:据调查,1910年,中国一般男织工每天工资是0.10—0.12元,相当美国男工的1/15、法国及瑞士的1/8;中国女织工每天的工资是0.06—0.09元,相当美国女工的1/16、法国及瑞士的1/8。更为悲惨的是,由于当时技术设备落后,工人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经常处于极不安全和极不卫生的工作环境之中,伤亡事故不断发生。在日本资本家控制的抚顺煤矿,1911年至1913年3年内发生坑内外事故6380次,平均每月177次;死伤工人5850人,平均每月死伤163人。...中国工人阶级不仅在经济上受到残酷剥削,在政治上也没有丝毫权利。——《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早期工人的组织状况》问题3:结合地图,指出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的相关史实。材料六:教师:观看视频,了解中国中共一大召开的概况,完成表格。时间地点人员内容教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问题思考:比较中国新旧革命,中国革命面貌“新”在哪里?教师过渡: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又一次觉醒。觉醒中奋斗——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教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设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1922年初到1933年春,全过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多万,掀起了第一次全国运动的高潮。越来越多的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觉醒”了,他们“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但最终还是失败了。问题探究:工人运动为什么会失败?这给中国共产党带来了怎样的“觉醒”?奋斗中前行——新时代的初心使命多媒体播放中国共产党的“前世今生”图片从黑暗腐朽的旧社会到自由民主的新中国,从南湖上的一艘游船到灯火辉煌的人民大会堂,从50多名党员发展到拥有党员9514.8万。中国共产党走过了风雨兼程的一百年,却始终没有忘记来时的路。作为新时代的学生青年,我们要不要继承革命先辈的“觉醒”意识?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课堂小结】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必须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
学生观看视频,感受历史人物的魅力。学生思考并回答:封建地主阶级兴起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了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学生: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参考答案:当时的中国黑暗腐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痛苦之中。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参考答案: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发展壮大;组织基础—创建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学生分析材料并回答:先进知识分子发表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且创办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学生结合材料,回答: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众多,而且劳动强度大,人身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深受资本主义压迫,迫切需要改变。学生观察地图,回答:1920年夏,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学生回答:时间:1921年7月23日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人员: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内容:①党名为“中国共产党”②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③中心任务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④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生看书回答:讲述“二七惨案”,感受中共党员林祥谦的英勇精神和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的血腥镇压,中国工人阶级力量不够强大;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学生畅所欲言
引发学生的趣味和好奇温故而知新,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通过图片的设置创设历史情境,引发学生共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归纳的能力通过比较,培养学生辩证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辩证分析历史的能力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提纲挈领,帮助学生理清本课知识逻辑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黑暗中觉醒——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觉醒中奋斗——全国工人运动高潮奋斗中前进——新时代的初心使命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