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试(三)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生活中像水一样常见的液体有
、
、
等。它们跟水一样,都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的
,会
。
2.
制作风旗时,可选用
作为旗面。
3.
气温计是根据物体
的原理制成的。仔细观察气温计的构造,我们会发现它是由单位符号、
、
、
等部分组成。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孔明灯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我们尽量不要燃放孔明灯。……………………………(
)
2.
酒精也是液体,它跟水的特征是一模一样的。…………………………………………(
)
3.
相同质量的水和空气相比,空气的体积要大得多。……………………………………(
)
4.
水是液体,会流动,冰块是固体,不会流动,所以冰块不是水。……………………(
)
5.
空气加热后体积会变小。………………………………………………………………(
)
6.
羽毛状的云就是积云。…………………………………………………………………(
)
7.
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间一定出现在晚上。…………………………………………(
)
8.
根据“雨下得快慢”,气象台制定了“雨量等级表”。………………………………(
)
9.
在雨量器中,水面的高度值就是降雨量。………………………………………………(
)
10.
寒暑表是用于测量气温的仪器。……………………………………………………(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在水里滴一滴食用色素,我们最有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浮在水面上,不能在水中溶解
B.
沉在水底,不能在水中溶解
C.
慢慢在水中扩散开来,最后整杯水都变成色素的颜色
2.
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的过程叫(
)。
A.
融化
B.
凝固
C.
冷却
3.
吃火锅时,不用往锅里放盐,但是汤底却越吃越咸,这是因为(
)。
A.
汤上面淡下面咸
B.
汤里的水分蒸发导致
C.
汤锅底的盐没有溶解
4.
在利用蒸发的方法制取食盐颗粒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烧杯
B.
蒸发皿
C.
天平
5.
夏天,优优把装满水的玻璃瓶放进冰箱的冷冻室,这样做(
)。
A.
是错的,因为水结冰时体积变大,瓶子容易破裂
B.
是错的,因为水结冰时体积变小,水的质量也减少了
C.
毫无意义,因为水结冰之后体积没有变化
6.
如右图,把纸团用胶带贴在杯底,倒扣入装满水槽的水中,纸不会湿。下面三种解释,正确
是(
)。
A.
空气是有重量的,会沉在水底,水碰不到纸巾
B.
空气会占据杯子的大部分空间,水碰不到纸巾
C.
水会流动,水会从杯子里边流到水槽,水碰不到纸巾
7.
用天平称充足了气的气球,结果比原来重了2.4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空气有质量
B.
空气没质量
C.
空气可以被称量
8.
天气预报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非常重要。下面不同职业的人员中,平时对天气预报最为关注的是(
)。
A.
农民
B.
律师
C.
教师
9.
24小时降水量为15毫米时,属于(
)。
A.
小雨
B.
中雨
C.
大雨
10.
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云都是黑色的
B.
积云出现时很可能下雨
C.
云是由小水滴和水蒸气组成的
11.
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报天气预报,最先播放的是(
)。
A.
城市天气预报
B.
海洋天气预报
C.
卫星云图
12.
下列各种信息无法从气象资料中知道的是(
)。
A.
气温
B.
降水量
C.
噪音指数
13.
将一杯冰和一杯20摄氏度的水混合,过了较长的时间,冰只融化了一半,此时杯中水的温度是(
)。
A.
0摄氏度
B.
10摄氏度
C.
无法判断
14.
潜水员背着氧气瓶下水是为了(
)。
A.
下沉
B.
上浮
C.
呼吸
15.
下列现象中,(
)不属于天气现象。
A.
阴晴
B.
雨雪
C.
溶解
四、连线题(共10分)
1.
把特征、对应的物质形态以及物体用线连起来。(6分)
能摸到、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
固体
水蒸气
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液体
石头
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气体
牛奶
2.
把以下测量仪器和对应的用途用线连起来。(4分)
气温计
测量降雨量
雨量器
测量气温
风向标
测量风速
风速仪
测量风向
五、探究题(共30分)
1.
如图所示,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实验记录表格如下:(10分)
(1)小明观察到(
)现象时说明水沸腾了。
A.
杯底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
B.
水面上冒了很多“白汽”
C.
杯壁周围开始产生泡泡的时候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
①在第
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
②水沸腾的温度是
℃;
③加热20分钟后,继续给这杯热水加热5分钟,水的温度会(
)。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3)小明将套有塑料袋(挤压后)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上(如图),观察到袋子(
)。
A.
鼓起来了
B.
更瘪了
C.
不变
2.
小红不小心把沙子和食盐混在一起了,以下是她分离食盐与沙子的方法和步骤。(12分)
(1)首先,她将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倒入水中,然后进行充分搅拌,并利用滤纸和漏斗进行过滤。请你在下图中帮她画出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位置,用“●”代表食盐,用“○”代表沙子。
根据以上现象,我们可以推测出从漏斗中流下来的液体是
。(填“盐水”或“清水”)
(3)然后她又继续分离,如右图,我们知道白色的小碗是用(
)。
A.
塑料做的
B.
金属做成的
C.
陶瓷做成的
(4)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我们会看到在小碗中有
物质产生,我们推测这是食盐。因此小明说:“在其他实验活动中我们只要看到有这样白色的物质产生,就可以断定是食盐。”这样的结论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
3.
下面是某市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晴,西北风3~4级,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8℃,早上最低气温为零下3℃。明天的森林防火等级为4级,极易引起森林火灾,注意控制野外用火。试问:(8分)
(1)这里所说的气象消息是指某市的
(填“气候”或“天气”)状况。
(2)气象消息说明天最高气温为8℃,这个温度一般出现在
,预计明天气温的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值)在
℃左右。
(3)测量气温时要注意
(请将合适选项前的字母填入横线,可多选)。
A.
在阳光下测量
B.
在阴凉通风处测量
C.
在室内通风处测量
D.
气温计保持干燥
E.
气温计要悬挂,不可接触地面或其他物体
参考答案
期末测试(三)
一、1.
酱油
红酒
可乐
体积或质量
流动
2.
轻薄的布
3.
热胀冷缩
刻度
液泡
液柱
二、1.
√
2.
×
解析:酒精虽是液体,也有流动性,但它有很多自身特有的特点,比如它挥发很快。
3.
√
4.
×
5.
×
解析:空气加热后,空气微粒运动加剧,它们之间的距离变大,体积会变大。
6.
×
7.
×
解析: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间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8.
×
解析:根据“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气象台能确定这场雨的降雨量等级。24小时内降雨高度与雨下得快慢是两回事。
9.
√
10.
√
三、1.
C
2.
B
3.
B
4.
B
5.
A
6.
B
7.
B
8.
A
9.
B
解析:24小时降雨量10.0~24.9毫米为中雨。
10.
B
11.
C
12.
C
13.
A
解析:冰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保持在0℃,等冰完全融化成水之后,水温会上升。
14.
C
15.
C
四、1.
如图
2.
如图
五、1.
(1)A
(2)①17
②100
③C
(3)A
2.
(1)如图
(2)盐水
(3)C
(4)白色颗粒
错误
解析:白色的物质有很多,不一定是食盐。
3.
(1)天气
(2)午后2到3时
11
(3)B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