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
暴走妈妈,本名陈玉蓉,1954年出生,湖北武汉人,是患有先天性肝脏功能不全疾病的叶海斌的母亲。因叶海斌的病情多次发作,陈玉蓉决定自己的肝脏换回儿子的性命,但因为自己患有重度脂肪肝而不适合做移植手术。后来陈玉蓉通过7个多月在武汉市江岸区谌家矶堤坝上疾步行走锻炼,治愈好了自己的脂肪肝。2009年11月3日,陈玉蓉接受了肝脏割离手术,随后儿子叶海斌接受了肝脏移植手术。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1、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细节描写,感受母爱的伟大;
2、
1、积累生字词,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细节描写,感受平凡而伟大的母爱;
3、学会正确对待人生路上的困难与不幸。
教学目标
史铁生
走进作者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出生于北京,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后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喜出望外:
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絮絮叨叨:
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诀别:
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翻来覆去:
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一、个人展示
(注意代入作者心情,读出感情)
读一读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请代入母子俩对话的情境,揣摩动作和母子对话的语气。
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请揣摩母亲的复杂心情,体会她的语言和动作。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请揣摩母亲临终嘱托的语气,读出奄奄一息、割舍不下儿女的感觉。
自由组队,人数不限,划分好各自读的部分,看看哪组读得更感人。
二、小组PK
读一读
整体感知
我怀念身患重病的母亲悉心照顾双腿瘫痪的“我”,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
提示:什么人+(时间+地点)+做了什么事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思考探究
1、如何理解标题“秋天的怀念”?
怀念秋天的人与事?
在秋天怀念人与事?
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从哪里能够看出来?
(文章线索就是贯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是情况等等;并且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
2、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看花
母亲想带我去看花
我答应母亲去看花
母亲不能陪我看花
我和妹妹去看花
为什么第一次看花没有成行?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暴怒无常体现在?
背景资料
20岁时不幸因病瘫痪,风华正茂的他不得不终生以轮椅为伴,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这是一份多么沉重的苦难呀!瘫痪的双腿,残缺的天空,不完美的人生,曾一度使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终日沉浸在自己的苦难中难以自拔。
身临其境
如果你是史铁生,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你会想什么?
似乎没有谁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瘫痪。
3、我双腿瘫痪后,母亲的身体还好吗?
母亲得了肝癌,已经是晚期
母亲的肝常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
母亲如此痛苦,为什么不发泄出来,不像史铁生一样脾气暴怒无常?
爱儿子
因为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也是我走向新生活的象征。
4、为什么把“看花”作为中心事件?
合作探究
5、母爱体现在点点滴滴中,体现在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中。请找出本文细节描写的句子,深情朗读,并体会母爱。
细节描写:语言、动作、神态、肖像、心理。
1、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3、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2、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4、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5、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这是一个
的母亲。
坚强
宽容
伟大
无私
小心翼翼
细心
6、对坚强、伟大、无私的母亲,“我”有着怎样的情感?
怀念
愧疚
悔恨
7、最后作者是否听母亲的话好好儿活?
母亲的话“好好儿活”究竟有什么含义?
?要接受现实,不要自暴自弃。
?现实已经这样了,未来还长着呢,儿子,你一定要好好活。
?正值壮年,你的路还长呢,更要坚强起来啊。
?你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不要发脾气,要找到一条好好活的路,要笑看人生,不要被病痛压倒。
?面对生活的打击要学会接受。
菊花,象征着母亲的品格,崇高圣洁;也象征着人生百态,不管是哪一种,都应该活出自己的个性,价值和精彩。
8、最后一段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
象征
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主题探究
本文讲述了一位虽重病缠身,却仍体贴人微地照顾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并在临终前还挂念儿女的母亲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以及对母亲的愧疚、悔恨之情。
拓展延伸
请回想你的妈妈,生活中的她,是怎样把母爱展现出来的呢?
而你,又想对她说点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