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华师大版科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小明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个数的钩码,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三次实验后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下列能帮助他得出正确结论的操作是( )
A.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
B.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
C.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
D.增加钩码个数,再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2.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所用钩码完全相同。下列做法中能使杠杆再次平衡的是( )
A.分别在两边钩码下再增加一个相同钩码
B.左边减少1个钩码,右边减少2个钩码
C.两边钩码均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
D.左边钩码向左移1.5个格,右边钩码向右移1个格
3.如图是某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下列方法中不会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的是( )
A.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向B移动
B.将测力计连接点由B向A移动
C.减少A处所悬挂钩码的个数
D.增加B处拉杠杆的细线长度
二.填空题(共3小题)
4.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实验前杠杆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A点悬挂3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 N.(g取10N/kg)
5.小悦同学想要探究使用杠杆时,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她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三个钩码的重力,如图(a)所示,然后将它们挂在已调节平衡的杠杆A点位置上,再用测力计在杠杆B点沿竖直方向用力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如图(b)所示,接着,在保持杠杆水平平衡的情况下,改变测力计的用力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c)、(d)所示。
(1)比较图中a与b两图,使用 的杠杆提升钩码时,可以 。
(2)比较图中b,c,d三图中拉力方向和测力计示数等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当阻力,阻力臂及动力作用点一定,且杠杆水平平衡时, 。
6.①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②如图所示,在杠杆A点处挂4个钩码,则在B点处应挂 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若此时用外力使杠杆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杠杆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静止。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7.如图所示是小王“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装置,每个钩码重为0.5N(钩码个数若干),弹簧测力计量程为0~5N。
(1)将该装置置于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处于甲图所示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王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直接测量 。
(2)乙图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若在A点下方再挂一个相同的钩码,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则需将B点的钩码向右移动 格。
(3)丙图中杠杆每个小格长度均为5cm,在C点竖直悬挂4个重为0.5N的钩码,当在D点用如丙图所示动力F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动力臂为 cm,动力F为 N。
8.如图所示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几个实验情景。(杠杆自重不计)
(1)如图甲所示,在一杠杆A点挂有2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为了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 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
(2)将杠杆的支点移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用弹簧测力计分别在C、D、E点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了使拉力最小应选择 点。并请你在杠杆上画出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
9.以下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
(1)如图甲,把杠杆放在支架上并置于水平桌面,静止时发现杠杆左低右高,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
(2)如图乙,在已经调节好的杠杆左端A处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离支点4格的B处挂 个相同的砝码。
(3)如图丙,在杠杆左边离支点4格的C处,用弹簧测力计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拉,也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每个钩码重0.5N)。
10.小明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后,小明又进一步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的关系。实验过程中,保持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在杠杆水平平衡时,测出多组动力F1和动力臂L1的数据,并绘制了F1与L1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推算,当L1为0.1m时,F1为 N。
2021-2022学年华师大版科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C。
2.解:设一个钩码的重是G,由图可知:F1=2G,F2=3G,此时由F1l1=F2l2可得,2Gl1=3Gl2,则2l1=3l2,可以设左边的力臂为l1=3L,右边的力臂l2=2L;
A、由图可知,左边的力臂要大于右边的力臂,分别在两边钩码下再增加一个相同钩码,左边增大G3L,右边增大G2L,则两边增大的力和力臂的乘积不相等,故杠杆不能平衡,故A错误;
B、左边减少1个钩码,则力和力臂的乘积为:G3L;右边减少2个钩码,则力和力臂的乘积为G2L,两边力臂和力的乘积不相等,不能平衡,故B错误;
C、两边钩码均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由于两边的力不同,则减小的力与力臂的乘积也不相同,故杠杆不能平衡;
D、左边钩码向左移1.5L,右边钩码向右移1L,左边:2G×(3L+1.5L)=9GL;右边:3G×(2L+1L)=9GL;两边力臂和力的乘积相等,杠杆能平衡,故D正确。
故选:D。
3.解:A、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向B移动,阻力臂增大,阻力、动力臂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变大,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故A错误;
B、将测力计连接点由B向A移动,阻力、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减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变大,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故B错误;
C、减少A处所悬挂钩码的个数,阻力臂、动力臂不变,阻力减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变小,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故C错误;
D、增加B处拉杠杆的细线长度,阻力、阻力臂、动力臂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也不变,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会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3小题)
4.解: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开始实验前发现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由图可知,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A×LA=FB×LB
,3×0.5N×4L=FB×3L,所以FB=2N;
故答案为:(1)右;(2)2。
5.解:(1)由图a知钩码重,由b图知,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我们可以发现弹簧秤的示数比物体的实际重量要小,故动力臂比阻力臂大省力,
(2)b,c,d三个图中,测力计的用力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变小,动力臂减小,杠杆平衡时,当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动力变大,故动力臂变得越短,所用的动力就越大。
故答案为:
(1)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2)拉力与水平方向夹角越小(动力臂越短),动力越大。
6.解:①杠杆左低右高,则杠杆重心在支点左侧,故重心应向右移动,故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杠杆的重心在支点上,杠杆的重力力臂为0,避免了杠杆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同时由于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根据力臂的定义,支点和力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即为力臂大小,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
②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ALA=FBLB,4G?3L=FB?2L,解得FB=6G,需挂6个钩码;
若此时用外力使杠杆旋转一个角度,如下所示:
这时的左边重力的力臂为OC′,右边重力的力臂普OB′,由相似三角形知识可知:
=,
故4G×3L=6G×2L,即松手后,杠杆能保持静止。
故答案为:①右;避免了杠杆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②6;能。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7.解:(1)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王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
在实验中也必须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
(2)如图乙所示,设一格的长度为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4G×2l=2G×nl,
解得:n=4,故应该将B处所挂钩码向右移动
4﹣3=1格
(3)当动力在D点斜向下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动力臂是:
l1=OD=×4×5cm=10cm,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l1=4Gl2可得,动力为:
F===2N。
故答案为:(1)左;力臂;
(2)1;(3)10;2。
8.解:(1)设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一个钩码重为G,
因为,F1l1=F2l2,
所以,2G×3L=nG×2L,
所以,n=3,所以在B处挂3个钩码。
(2)为使拉力最小,动力臂要最长,拉力F的方向应该垂直杠杆向上,即竖直向上,C点动力臂为最长,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所以,2G×6L=F×8L,
解得F=1.5G=1.5mg=1.5×0.05kg×10N/kg=0.75N,
如图所示:
;
故答案为:(1)3;(2)C;如上图。
9.解:(1)把杠杆放在支架上并置于水平桌面后,发现杠杆左低右高,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设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一个钩码的重为G,
乙图,设在B处悬挂钩码的个数为n,由杠杆平衡条件得:4G×2L=nG×4L,
解得:n=2,
即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2个钩码;
(3)当弹簧测力计在C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此时动力臂等于OC=×4L=2L;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测力计的示数:
F1===2N。
故答案为:(1)右;(2)2;(3)2。
10.解:
(1)杠杆右端下沉,说明杠杆重心右移,应将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的均可)向左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由于此题中的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据F1L1=F2L2可知,利用图象中任意一组数据都能得出,F2L2=F1L1=0.2m×3N=0.6N?m;
故若当L1为0.1m时,F1===6N;
故答案为:(1)左;(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