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积和面积单位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
3.经历对长方形、正方形有关知识的探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4.通过对长方形、正方形有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前面学习了长度单位,对于学习面积单位的知识可以运用迁移法引入新课,他们比较容易接受。也能很好的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体会统一面积的必要性。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丽丽生活在一个12口人的大家庭,家人和睦团结。过节了,他们打算去餐馆聚餐,请你想一想他们应该围坐在哪个餐桌就餐合适呢?说出你的理由。
生:我认为该围坐在图2的餐桌,因为它是大桌。
师:你说的大桌指的是哪里大?(桌子面大)你们说的“面”也就是物体的表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物体的表面有关系的知识。(板书:物体的表面)
(设计意图: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探索新知
2.理解面积。
(1)感知物体表面有大小的含义。
同学们,请选择你身边的一个物品,摸一摸它的表面在哪里。
(学生举例。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物体,如橘子等)
①摸一摸,同桌互相展示。
②比一比,这些物体表面的大小怎么样呢?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看起来物体的表面有大小!(板书:大小)
(2)感知平面图形有大小的含义。
①涂一涂,教师画在纸上的正方形、长方形,有什么发现?
②比一比,你有什么办法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吗?
学生汇报。
师生共同总结方法:
①观察比较法。当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大小差异明显时,可观察比较。
②重叠比较。当大小不大难以观察得出结论,而物体又便于重合时,则可以采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大小。
结论:平面图形也有大小。
(3)归纳面积的概念。
揭示:我们把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称为它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在积累了大量感性材料基础上,发现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平面图形也有大小。使学生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归纳出面积的含义。)
2.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1)量一量、说一说。
①小组合作自己选择物体量一量桌面的面积是多少。
预设生1:课桌的面大约是8个练习本那么大。
预设生2:课桌的面大约是4本数学书那么大。
预设生3:课桌的面大约是
12个铅笔盒那么大。
②教师:同样是课桌面,怎么大家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我们用的物体不是一样的,测量的结果就不一样)看来这样交流很不方便,为了便于交流,“你想用怎样的方法测量呢?”
③学生交流测量方法,并尝试找出优点与不足。
(设计意图:在测量与交流中体会出,测量同样的图形所选用的单位不同,测量的结果不同,为了方便于交流必须选用同样的测量单位。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重要性。)
3.面积单位。
(1)认识
1
。
你们想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吗?
课件出示:边长1cm的正方形,面积是1
。
①画: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②摸:在学具袋中取出1
的正方形,摸一摸它的面积,感受1
的大小。
③比:引导学生观察“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
”。想一想:1
有多大。
④找:以此为参照物谁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
?
⑤量:动手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量一量橡皮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设计意图:1平方厘米是学习面积单位起始概念,建立1平方厘米的表象非常重要。学生经历画一画、摸一摸、想一想、比画比画、举例的过程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1平方厘米的表象。量一量体会大长方形中有几个这样的面积单位,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多少,为后面学习面积的计算做了铺垫,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
(2)认识1
。
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课桌面的面积,谈感受。
根据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想一想边长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课件演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记作1
。
估一估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少平方分米。量一量,与估测结果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学生用1平方厘米正方形去量课桌面的面积产生了学习比1平方厘米更大的面积单位的需求。先估一估再量一量课桌面的面积,在反思调整中逐步建立1平方分米的表象。)
(3)认识1平方米。
认识1平方米。
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测量黑板面的面积,谈感受。
根据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想象边长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想象1平方米有多大。
出示教具: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估一估黑板面面积大约多少平方米?再实际测量黑板面面积。
先猜一猜,再试一试1平方米的面积上能站多少人。
(设计意图:学生在测量中产生了学习面积单位1平方米的需求。再通过“估一估、量一量”“估一估、站一站”等活动建立1平方米的表象。)
(4)回头看
什么是面积?我们都学了哪些面积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对面积单位的梳理,既让学生巩固了常见的面积单位,又回顾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学习过程,主要为今后的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深化理解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钢笔长14(
厘米
)
(2)教室长8(
米
)
(3)课桌面的面积是20(
平方分米
)
(4)大树高14(
米
)
(5)教室地面的面积是50(平方米
)
(6)一块手绢的面积是4(平方分米)
(7)池塘的水深2(米)
(8)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
2.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图形。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进一步巩固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面积的计算,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
谈收获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