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
1教学目标评论
1、借助生活经验,认识和感受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并会初步判断平年、闰年。
2、通过学生观察、猜想、推理等探索过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探究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得到尽可能大的收获。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学情分析评论
年、月、日这几个时间单位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的,在理解这些较大时间单位是有一定困难的。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他们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的较大的时间单位,如年、月等。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3重点难点评论
教学重点:借助年历表进行观察分析,梳理出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大、小月的记法和平年、闰年的判断。
教学难点:理解闰年的含义,发现并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新设计评论
一、导入
淘淘的困惑
语音:同学们,你们好!听说大家每年都过生日,我很羡慕你们。因为我已经10周岁了,可是才过了两次生日,太不公平了。你们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原因吗?
请求帮助的朋友:淘淘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新的时间单位:年、月、日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好奇心,带着问题去学习。)
二、新授
关于年月日,你都了解哪些?(听学生发言,并记录学生的关键词)
(一)认识并区分大月和小月
1、观察年历卡,探索各月天数
师:请拿出课前统计的2010----2016年天数统计表,请你仔细观察每个月的天数,你能发现什么?思考后,前后桌交流。
2、讲解大月、小月的知识。
大月有哪几个月?
小月有
哪几个月?
二月
呢?
3、我们把二月有28天的年份叫做平年,把二月有29天的年份叫做闰年。
4、我们认识了大月、小月、二月、平年、闰年、你有什么巧妙的办法记住他们吗?
5、介绍不同的方法
然后给学生时间独立记忆
6、在游戏中记忆大小月的区分方法
游戏规则:如果老师说的是大月,请你举起手中写有大字的卡片;如果老师说的是小月,请你举起手中写有小字的卡片。
师:4月
7月
10月
11月
2月
师:2月为什么有的都不举,有的都举起来了呢?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2010~2016年的天数统计表,不仅可以发现新知,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利用同桌交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教学理念。)
(二)计算一年的总天数
师:请你亲自动笔算一算,一年共多少天,比比谁的方法最简便。
(注意巡视孩子的计算方法,及时指导)
分类相乘法:30×4+31×7+28=365(天)或者30×4+31×7+29=366(天)
(三)认识并判断平年和闰年
1、要想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只需要知道哪一个月的天数就可以啦?(出示表格)
请你判断这些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3、课件演示每4年中有一个闰年,3个平年。
4、为什么每4年就有一个闰年呢,请看资料。
5、闰年和4有什么关系呢?老师把这些年份都拿来除以4,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加“一般”呢?
7、你能说说判断平、闰年的方法吗?
教师总结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设计意图:教学活动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展开,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记忆、计算的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主动将已有的零碎、松散、抽象的认识具体化、条理化、结构化、系统化。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了对年月日的认识。)
三、练习
1、判断下面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1989
2024
1500
2、学到这儿,能帮淘淘解决他的问题吗?
3、闯关游戏
第一关:吃水果,做练习。选择你喜欢的水果,完成它带来的习题。
第二关:判断
请你用手势告诉老师是对还是错
第三关:你出生在哪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你18岁那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计算,进一步探究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增进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
有关时间的名言
可以选择一个作为你的人生格言。
指名读一读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莎士比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五、总结
学完这节课你对哪个环节的印象最深?
指名说一说
六、
板书设计
年
月
日
大月
(31天)1、3、5、7、8、10、12月
7个
1年=12个月
小月
(30天)4、5、9、11月
4个
(28天)
平年
365天
二月
(29天)
闰年
366天
八、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却又模糊不清,感觉很容易,却又不简单的一节课。本节课重点让学生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以及一年当中有几个月是大月,几个月是小月?了解平年和闰年,
设计这节课时借助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实际生活体验,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能力。本节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主学习。有以下几点做法:
1、首先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导入新课,帮淘淘解决他的疑问,一下子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产生了很强的好奇心,学生带着问题走进了新课。
2、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3、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观察不同年份的年历,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独立思考后才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使每名学生都“动”起来,从而避免有些学生只等着听别人的,不去自主思考。如教学平年、闰年时,我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当学生有了自己的发现时,再全班交流,总结出判断的规律。
3、本课概念多,容易混淆,因此知识的记忆、巩固、深化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练习中尽量优化了以“生活”为背景的数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实践。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本课的不足:
堂上还是没能大胆放手,把发言权还给学生:任何情况下都要给学生机会先发言,教师不该代替学生来说。
今后,我还要在教材、学法的研究上深钻,下功夫,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学模式,实施主体性的教学,优化学生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