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称
1教学目标评论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经历操作、观察、想象、交流活动,增强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感知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2学情分析评论
轴对称图形这一概念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还有些陌生,但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具有对称现象的事物学生也看见过,对年二级学生而言,都具有一定的好动心理和实践操作能力,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操作进行教学。
3重点难点评论
教学重点:认识对称现象辨认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辨认轴对称图形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从生活现象引入教学评论
教师:孩子们,老师昨天到眼镜城看到一幅眼镜,请大家帮我参谋一下,老师到底要不要买?
学生:仔细观察,偷笑
教师:孩子们,你们笑什么呀?快帮我出个主意!买还是不买?
学生:老师别买!
教师:为什么不让买?
学生:这个眼镜有毛病。
教师:有什么毛病呀?
学生:老师,这个眼镜的两边的镜片不对称。
教师:大家都说眼镜不对称,到底怎样才是对称呢?
学生:两边形状和大小一样的,就是对称的。
活动2【讲授】二、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评论
教师:两边形状和大小一样的,就是对称的。(板书:两边一样)孩子们你们真聪明!那下面的这些图片是不是对称的呢?(用课件呈现图片)
教师:如果你认为是对称的打:“√”认为不是对称的打“×”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进行逐一汇报交流(课件展示)
教师:对于大家都认为是对称的这些图形,你有什么好办法来验证一下吗?
学生:可以把这个图形对折一下。
教师::大家可以拿出图片折一折,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由学生一边演示一边介绍折法,说说自己的发现(我把这个图形对折以后,发现两边完全重合了,说明它应是对称的)
教师:刚才大家对认为小鸭图不是对称的?我们也请来折一折验证一下。
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小鸭图不是对称的,因为对折后没有完全重合,所以不是对称的。
教师:孩子们,也就是说,只有在对折之后,出现了两边完全重合的现象,也就是只有两边一样,才是对称的。(板书:对称,两边完全重合)
教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对称现象吗?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自主发言
活动3【活动】三、在实际操作中深入认识轴对称图形:评论
教师:刚才大家认为这件小衣服是对称的,下面我们就专门来研究研究它。你能自己试试用一张长方形纸剪出一件对称的小衣服吗?
学生:剪出小衣服后介绍操作方法:用长方形的纸,先对折,再画一画,最后剪出这件小衣服。
教师:我们刚才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的方法就能剪出一件对称的小衣服。你还能用这种方法剪出其他图案吗?自己试试看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剪一个对称图形
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
教师:像这样通过先对折、再画一画、最后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我们给这样的图形起个名字叫“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
教师:请同学们看看这些图形中间都有什么呀?我们把对折后得到的这条折痕就叫作“对称轴”(板书)(边演示边说:对称轴要用虚线来表示,在图形最中间的位置。
活动4【练习】四、巩固新知:评论
教师: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认识轴对称图形了吗?那你能从一堆图形里一下就能辨认出来吗?请看学习单第二题:
1、完成P29做一做和P33第一题:下面的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自主完成后订正,说说为什么这些是对称图形,这个为什么不是呢?
教师:我们一年级就认识了0—9这几个数字,对吗?那他们当中又有谁是对称的呢?请你迅速作出判断。
2、完成P33第三题:下面的数字图案,哪些是轴对称的?
独立完成后:谁来说说,哪个数字是对称的?
3、课件出示:P33第四题
教师:看来大家都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请看大屏幕,下面这排图形上面对折后的纸上是剪下来的,你能猜出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吗?请你连一连。
独立完成后,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连的?
总结:通过想象将第二排图形对折,得到图形的一半,再与第一排图形拼在一起,能得到完整的长方形就可以连线。或者想象第一排图形展开的样子,第二排哪个图形可以完全填充上,上下两个图形就可以连线
活动5【作业】五、课堂小结;评论
教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将图形对折之后,两边完全重合在一起,它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教师: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对称现象,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美吗?希望同学们都来做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会学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