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时、分、秒的认识
1教学目标
(1)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建立1时、1分的时间观念;探索出1时=60分。
(2)学生在操作、思考、探究中掌握正确读取钟面时刻的方法,并会用两种不同的写法记录时间。
(3)通过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2学情分析
(1)在《时、分的认知》教学中,学生已经初步认知了钟面上有12个数字,以及这些数字的排列顺序是顺时针转动,能正确的辨认时针、分针、秒针。
(2)对于钟面上的整时、半时会正确熟练地进行认读,并能用两种方法记录时间。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时和分之间的进率,建立1时和1分的时间观念,会看钟面,掌握看钟表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看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1、谈话导入:孩子们,还记得这位老朋友吗?上面都有什么?
生:观察钟面,说说上面都有什么?(进一步发现有小格)
设计意图:生活中引入,帮助学生回忆钟面组成,在回忆的同时进一步发现数字之间有小格
2、请你帮我读一读这两个时间
生:认读整时、半时的钟面,说读法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复习整时、半时认读方法,引出下一环节
活动2【讲授】探究新知,体验交流
1、数一数
1)师:为什么分针指着6是30分?
生:学生两人一组讨论30分的由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凭借已有经验逆向思考,寻求多种数
2)全班交流方法,多种择优
设计意图:拿着自己的小闹钟到前面来说数法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倾听、对比多种数法,多中择优
3)教师小结多种数法,多中择优
4)师:小分针跑到9是多少分?
生:学生看课件观察分针从12一直跑到9的过程
5)分针跑到11又是多少分?
生学生说出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运用口诀解决分针指向9是多少分,对刚才的计算进行一次训练、运用。
6)引出分针跑满一圈,激发思考多少分?
设计意图:解决钟面左半边,当口诀无法解决时可进行5个5个累加计算。
2、拨一拨
分针跑一圈,时针在做什么?动手试一试
学生动手操作,让分针转一圈,观察时针在做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分针跑一圈是60分钟,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两根针的运动,体会分针跑的快,时针跑得慢,时针跑的多与少与分针有关系,总结时针分针联动规律:1时=60分,建立1时的观念。
3、认一认
教师出示三个钟面时间,请你认一认(10时5分、11时35分、7时55分
设计意图:学生在认完分针、时针的基础上完成时间的认知,正确认读并记录时间。
活动3【练习】巩固复习,感受体验
1、写一写
出示教师生活作息时间,你会把它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来吗?
生:学生独立在小卷子上记录钟面时间
设计意图:三个不同的时钟钟面体现了生活中时钟的多样性,最后一个钟面只有12、3、6、9四个数字,渗透了简易钟面的辨别方法。
2、认一认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个特别的钟面,你能说出上面的时间吗?
生:观察无数字钟面说时间,说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时间的认知,在头脑中形成固定参照点,认读钟面时间,培养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3、师:1分钟到底有多长呢?
生: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活动中体验、感受、了解1分钟
设计意图:建立1分钟的观念,改变课上拨动分针显得分针走得很快,其实分针走的并不是这么快的。体验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有一把衡量一分钟长短的“尺子”。同时发现1分钟可以做很多事,培养时间观念。
活动4【测试】课堂小结
1、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小结
学生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时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