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19 16:5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题;共60分)
1.
(
4分
)
下列关于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澄清、透明的食盐水是纯净物
C.溶液是由溶质与溶剂组成的
D.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2.
(
4分
)
某直饮水机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②对应的作用是(??
?)。
A.过滤
B.吸附杂质
C.杀菌消毒
D.蒸馏
3.
(
4分
)
如图,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的是(
???)。
A.砂糖水颜色很深
B.砂糖水味道很甜
C.砂糖溶解得很快
D.砂糖固体有剩余
4.
(
4分
)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Ⅰ一定是降温,溶剂质量不变
B.②到③也可以通过降温来实现
C.①与②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②一定比①大
D.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可能相等
5.
(
4分
)
在配制40克5%的NaCl溶液时,下列操作中易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5%的是(?

A.?调平时指针左偏
?????????????????????B.?转移氯化钠时有固体洒出
C.?量取水
?????????????????????????????????????????D.?溶解后有液体溅出
6.
(
4分
)
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措施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⑤减少酸性气体排放以防止形成酸雨。其中可以采纳的是(
???)。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7.
(
4分
)
把某温度下的硫酸铜热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有蓝色晶体析出
B.有白色沉淀析出
C.溶液变为无色
D.有水蒸气逸出.
8.
(
4分
)
一定的温度下,在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下列图像能够表示加入的晶体质量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的是(
????)。
A.B.C.D.
9.
(
4分
)
用氯化钠固体配制200克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需要用到的是(
???)。
A.①③④⑥
B.①④⑤⑥
C.①③⑤⑦
D.②④⑥⑦
10.
(
4分
)
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溶解情况反映气温变化。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11.
(
4分
)
如图电解水时,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现将一定质量0.1%的氢氧化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中产生气泡速度比A中快????????????B.?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增大
C.?A中收集到的是氧气??????????????D.?溶液减少的体积就是产生气体的体积
12.
(
4分
)
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C.?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馏水
13.
(
4分
)
如图所示,潜水艇在海面下根据需要实现上浮或下潜(但始终未露出海面)。潜水艇受到的重力为G1、浮力为F1;在上浮时,受到的重力为G2、浮力为F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1>G1,F2G2??????????????????C.?F114.
(
4分
)
2020年4月23日,“雪龙”号考察船圆满完成历时198天的南极考察任务,返回上海码头落锚。在铁链拉着铁锚缓慢放入水中时,经历了如图所示三种情况:图甲中铁锚部分浸入水中;图乙中铁锚完全浸没水中但未触底;图丙中铁锚沉底。三种情况下船身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F甲、F乙、F丙

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
15.
(
4分
)
如图所示,将一个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添加食盐并轻轻搅动,观察发生的现象。图中大致反映鸡蛋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与液体密度ρ液关系的图像是(?????

A.?????????B.?????????C.?????????D.?
二、填空题(共7题;共40分)
16.
(
4分
)
如图是某同学为配制10%的食盐溶液操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配制溶液共有五个步骤,请按正确顺序补充完整:②→________④→③
(2)下列情况中,会使食盐溶液质量分数低于10%的是________。
A.称取的食盐不纯,有杂质
B.配制好的溶液转移时,不小心有少量液体溅出
17.
(
4分
)
在20℃时,100克5%的食盐溶液温度升高到60℃(忽略水分蒸发),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若将该溶液恒温蒸发水分,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在20℃时,当溶液成为________时,该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其最大值为________。(20°C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18.
(
6分
)
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咸水等,其中占地球总量最多的是________水,右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示意图,写出图中③所代表的物态变化名称________,这一过程要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19.
(
8分
)
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________;
(2)将40g甲物质溶解到60g、80℃的热水中,形成的溶液属于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要将乙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析出,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
20.
(
8分
)
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b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2)在实验室中用自来水制取净化程度较高的水的方法是________。
(3)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水资源总量虽位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很少。请你写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方法:________。
21.
(
4分
)
小柯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测量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没有变化。
(1)当密度计在杯中漂浮时,杯内液面与玻璃管相交于管上A处(如图甲)。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重力________(填“<”“=”或“>”)。
(2)使用中,小柯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铁丝的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如图乙),此时杯中液面与玻璃管的交界面将位于________(填“A点之上”“A点之下”或“仍在A处”)。
22.
(
6分
)
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五石块用细线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8牛,当把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牛,那么这个石块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_牛,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牛,浮力的方向为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48分)
23.
(
12分
)
小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小物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
(2)若小金的实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则F4=________N。
(3)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小物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4)若实验前溢水杯中的水未装满,能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
24.
(
9分
)
小科从课外资料中看到庄子的一句话:如果河中的水积得不够多,那么乘载大船就没有力量。也就是说浮力的大小与河中液体的多少有关。庄子的说法有道理吗?
(1)小科为了验证这说法,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如图甲)。再将木块放入烧杯内的水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此时浮力为F1。然后他往烧杯中加水,发现木块仍然漂浮,此时浮力为F2。经分析可知,F1=F2=________N。从而得出木块漂浮时浮力大小与水的多少无关。
(2)小科进一步开展了如图丙实验。往两个形状相同的塑料盆A、B中各加入10牛的水,再将B盆放入A盆,B盆漂浮。继续往B盆内加30牛水,B盆仍漂浮。此实验还可得出________的结论。
(3)结合小科的探究活动,给我们的启发是:面对前人的观点,应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
A.普通人的观点可以质疑,科学家的观点也可以质疑
B.只要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我们就要全盘接受
C.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验等方法去验证观点是否正确
D.到目前为止没人反对的观点我们就可以放心接受
25.
(
12分
)
小金用图1所示装置来净化浑浊的溪水。
(1)过滤操作:①将一瓶水样摇匀后,倒入烧杯;②用玻璃棒多次搅拌后立即沿玻璃棒转移到过滤器中,当过滤器中液体略高于滤纸边缘,暂停加入液体;③为加快过滤,用玻璃棒在过滤器内搅拌。
过滤后,小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上述过程中不合理的操作是________(填序号)。
(2)小金改进实验后,通过正确操作得到的澄清透明的液体是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过滤操作中漏斗的下端为什么要紧靠烧杯内壁呢?小金用图2所示装置过滤20mL氢氧化钙悬浊液,得到下表所示数据;
???
序号
时间?
体积??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不靠

不靠

不靠
1min
11
9.5
10.5
8.5
9.5
7.5
2min
16.5
14.5
15.5
14
15
13
3min
19
17.5
18.5
17.5
18
16.5
4min
19.5
18.5
19.5
19
19.5
19
5min
19.5
19.5
19.5
19.5
19.5
19.5
要比较过滤速度,除了比较相同时间得到的滤液体积外,还可以比较________;根据实验可知,过滤操作中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
26.
(
15分
)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克20%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一:下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a.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
b.步骤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2)实验二:用粗盐提纯后得到的精盐配制了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字母序号)。
A.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B.称量时只在天平左盘垫上滤纸
C.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
E.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3)实验三:在溶液配制过程中,若要用量筒量取40毫升的水,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要改用胶头滴管,在用滴管滴加水的过程中,眼睛视线应同时按________图进行观察。
实验四:操作⑤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_____(填序号)。
四、解答题(共5题;共52分)
27.
(
11分
)
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都能验证水的组成。
(1)图甲所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图乙所示实验中,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该管内产生约10mL气体时,玻璃管a内产生约________mL气体。
(3)若取36g质量分数为1%的硫酸钠溶液进行电解,消耗了6g水,则电解后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是多少?
28.
(
8分
)
图为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_乙的溶解度(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t2℃时,100g水中溶解________g乙物质恰好达到饱和。
(3)某同学在t1℃时开始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A、B、C。在溶液A、B、C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在溶液C中再加入25g甲后,充分搅拌,恢复到t2℃,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29.
(
12分
)
小金把家里景观水池底部的鹅卵石取出清洗他先将一个重为10N的空桶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将池底的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桶仍漂浮在水面(不考虑捞出过程中带出的水,ρ水=1.0×103kg/m3)
(1)空桶漂浮在水面时所受浮力大小
(2)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时,水池水面高度与鹅卵石未捞出时相比会??▲??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若此时桶排开水的体积为6.0×10-3m3

求桶内鹅卵石的质量。
30.
(
13分
)
某科学兴趣小组自制了一架简易液体密度计,使用说明书如下:
双精确度简易密度计使用说明书
使用方法:
⒈弹簧测力计左边表示测力计示数,右边表示相应液体密度示数。
⒉将小金属块用细线挂于测力计挂钩处,测力计的示数为2牛,密度计的标记数值为0。
⒊将小金属块完全浸没于待测液体中。
⒋在右边刻度板上读出相应密度值。
(1)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浮力F和小金属块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关系的图象是________。
(2)将小金属块浸没在某种液体时,左边测力计示数为1牛,则对应右边的密度值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3)若将小金属块换成大金属块,判断该密度计的量程和精确度将如何改变,并说明理由。
31.
(
8分
)
如表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14
20
32
46
64
85
(1)20
℃时,将20
g硝酸钾加入50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至0.1%)
(2)30
℃时,硝酸钾溶液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请写出两种可采用的操作方法。(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C
2.
A
3.
D
4.
B
5.
C
6.
B
7.
A
8.
B
9.
B
10.C
11.
B
12.
A
13.
B
14.
C
15.
C
二、填空题
16.(1)⑤→①(2)A
17.
5%;增大;饱和溶液;26.47%
18.
海洋;蒸发;吸热
19.
(1)t℃下,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a
g
(2)饱和;37.5%
(3)恒温蒸发溶剂
20.
(1)2∶1;氧气(2)蒸馏
(3)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
21.
(1)=(2)A点之上
22.3.8;2.3;竖直向上
三、实验探究题
23.
(1)1(2)1.5(3)2000
(4)不能,会导致溢出液体的体积小于实际值,使得测出的排开液体的重力小于实际值
24.(1)2.5
(2)较少的水能产生较大的浮力
(3)A、C
25.
(1)②③
(2)混合物
(3)测得相同体积的滤液所需时间;紧靠烧杯内壁可以加快过滤速度
26.
(1)⑤;搅拌,加快食盐的溶解
(2)A,B,E
(3)乙;D
四、解答题
27.(1)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
(2)氧气;20
(3)解:消耗了6g水,溶液还剩36g-6g=30g,而溶质没有变还是36g×1%=0.36g。则电解后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2%。
28.(1)等于(2)15
(3)B;140克
29.(1)解:因为空桶漂浮在水面,所以F浮=G桶=10N
(2)解:上升;
F浮总=ρ液gV排=1×103Kg/m3×10N/kg×6×10-3m3=60N
G石=F浮总-G桶=60N-10N=50N
m石=
=5kg
30.(1)C
(2)解:当金属块浸没时,其所受的浮力为:
F=G-F拉=2牛-1牛=1牛
V排=V物=40厘米3=4×103米3
ρ液=F浮/gV排=1牛/10牛/千克×4×10-5米=2.5×103千克/米
(3)解:量程变大,精确度变大。物块悬浮时,物块密度和液体密度相同,此时量程最大,由说明书中数据可知,大物块密度大,所以量程变大。根据ρ液=△F拉/gV排

当拉力变化量相同时,大物块比小物块体积大,V排变化量也大,所测液体密度的变化量小,所以精确度高。
31.
(1)24.2%
(2)解:设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x,或恒温蒸发水的质量为y。
100g×10%+x=(100g+x)×25%
x=20g
100g×10%=(100g-y)×25%
y=60g
答:操作方法为:加入20g硝酸钾或恒温蒸发60g水。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