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三节 水是常用的溶剂——第二课时
溶液:
由一种或一种质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到另一种液体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由溶质与溶剂组成。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讨论方案
实验操作
获得结论
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要点:逐一加入溶质的质量,
A、一样大
B、食盐的溶解能力>蔗糖的溶解能力
C、食盐的溶解能力<蔗糖的溶解能力
A温度相同,B溶剂与溶剂量相同,
C不能继续溶解溶质
探究1: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蔗 糖
室温下,在20ml水中能溶解几包食盐?
室温下,在20ml水中能溶解几包蔗糖?
在当前的条件下,蔗糖的溶解能力和食盐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探究1: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每包食盐5g
每包蔗糖5g
【现象】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在水中溶解了一定量的蔗糖后,蔗糖不能继续溶解了。
结论: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溶质不能无限地溶解在溶剂里。
(一定量的溶剂中,一定的温度下)
1、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小结:一般情况下,要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
只要看在一定温度下,如有剩余溶质存在,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那么这种溶液就是饱和溶液。
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问题:一定量的水中不能无限的溶解蔗糖,
那它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一定量的溶剂中,一定的温度下)
如何使蔗糖,蔗糖全部溶解?
探究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吗?
对蔗糖溶液加热
对蔗糖溶液加溶剂
蔗糖饱和溶液
蔗糖饱和溶液
蔗糖不饱和溶液
蔗糖不饱和溶液
升温
降温
增加溶剂
蒸发溶剂
练习:现有一瓶不饱和的食盐溶液,试举出使它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
饱和
食盐溶液
增加食盐,蒸发水分,降低温度
不饱和
食盐溶液
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饱和
食盐溶液
增加食盐,蒸发水分,降低温度
不饱和
食盐溶液
增加水量,升高温度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知识,不饱和溶液中还能继续溶解溶质。那么就可以说:
饱和溶液的
溶质质量分数
这位同学的说法一定正确吗?
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探究3、浓溶液与稀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演示实验 在各盛有5mL水的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1g食盐和0.5g熟石灰,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
室温下,食盐溶液虽然是不饱和溶液,但它是浓溶液。
熟石灰的饱和溶液, 但它是稀溶液。
结论:
1、浓溶液 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同一种溶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
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在一定的温度下,在100 克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某物质的质量(克)为该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
这句话的含义是
此时,饱和溶液 克,
溶质 克, 溶剂 克,
20℃时,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氯化钠的质量是36克。
136
36
100
溶解度:
探究3、如何比较物质的溶解能力呢?
以下四句话错在哪里?
1.l00g水中最多溶解38g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8g。
2.在10℃时,烧杯内水中最多溶有140g硝酸铵,所以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40g。
3.在60℃,100g水中溶有75g硝酸钾,所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75g。
4.60℃,100g水中最多溶解124g硝酸钾,所以硝酸钾在这温度下的溶解度是124。
溶解某物质的质量(克)
一定的温度
100 克溶剂
达到饱和状态
生活中我们已经知道,固体、液体、气体能够溶解在水中?
有谁能够举出气体溶解在水中的例子吗
二氧化碳溶于水
氧气溶于水
各种气体在标准大气压下,纯水中的溶解度(ml/L)
结论:一般说来,在一定条件下,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问题:为什么煮沸后的冷开水不能养鱼吗?
常温的冷开水
常温的天然泉水
我要窒息了!!!
因为高温使原本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离开水体,就算恢复到常温,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也大大减少。
原因:
综上所述,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变化。一般说来,固体物质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气体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
.
.
.
溶解度/
g
200
100
60
70
50
10
20
30
40
80
90
100
11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90
50
10
20
30
40
0
90
60
70
80
温度/℃
.
硝酸钾
.
.
.
.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3.3
31.6
20.9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2)溶解度曲线
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不同的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是不同的。
硝酸钾
温度/℃
100
硼酸
硝酸铵
硝酸钠
硝酸钾
氯化铵
氯化钾
氯化钠
60
70
50
10
20
30
40
80
90
100
11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90
200
50
10
20
30
40
0
90
60
70
80
溶解度/
g
温度/℃
讨论:
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情况:
1、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例如 硝酸钠、氯化铵等。
2、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例如食盐。
0.05
0.10
0.15
0.20
90
70
40
0
10
20
50
60
80
100
30
溶解度/
g
0.05
0.10
0.15
0.20
90
70
40
0
10
20
50
60
80
100
30
温度/℃
熟石灰(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3、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例如熟石灰。
本节小结
一定量的溶剂中,一定的温度下,溶质不能无限制的溶解在溶剂里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蒸发溶剂,增加溶质,改变温度
增加溶剂,改变温度
浓溶液与稀溶液的关系
溶解度
一定的温度
100 克水
达到饱和状态
溶解某物质的质量(克)
判断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在一定量的溶剂里,食盐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到60℃时,其它条件不变,该溶液还是饱和溶液 D.对同一溶质的溶液而言,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3、 加少量的溶质,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是不饱和溶液,不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
4、温度改变时,如果就会有一些溶质析出,表明原溶液是饱和的。
2、如果溶剂稍有蒸发,溶质就会有析出,表明原溶液是饱和的。
【课后练习】
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1. 如果溶液中有少量未溶的溶质,则是饱和溶液;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