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有理数乘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的结构上看,共需四个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与延续,又是后面继续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在知识掌握方面,由于学生刚学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许多概念、法则的理解不一定很深刻,容易造成知识的遗忘与混淆。所以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应全面系统的加以讲述。
在知识障碍方面,学生对有理数乘方中相关概念的理解及其符号规律的推导、应用方面可能会有模糊现象。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在学生特征方面:由于七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问、好奇的心理特征。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征,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与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⑴、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⑵、过程与方法:在生动的情景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体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导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
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及运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五、教学难点:
有理数乘方中幂,指数,底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关系的理解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六、课型:
新授课。
七、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根据七年级学生好动、好比、好奇的心理特征,课堂上采取由浅入深的启发诱导,随教学内容的深入,让学生一步步的跟着动脑、动手、动口,在探究交流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方式由“学会”变为“会学”。
八、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白纸。
九、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活动1:“欲与山峰试比高”: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最高峰,它的海拔高度是8844米。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毫米的纸,连续对折30次的厚度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吗?
请同学们猜一猜。
设计意图:由生动、有趣的问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主动探索的环境。
(二)、尝试发现,探索新知
活动2:请同学们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多次对折,所产生的纸的层数和对折的次数有关系吗?
如果对折n次,那么纸的层数是___________.
学生分组合作,选出代表说明结论。
教师深入到学生的讨论中,指导学生探究。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从特殊到一般逐步深入,引出新课,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师生共同总结出乘方概念:
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即,记作,读作a的n次方。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
设计意图:在定义引入这个环节,打破以往教师“一手抓”的格局,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习以学生为主题的理念。
用图表示:
运算及其结果一览表:
运算
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
乘方
结果
和
差
积
商
幂
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理解乘方的定义,通过表格和前面已学的几种运算作比较,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例题引入,应用新知
例:填空:
1.在52中,底数是_____,指数是_____,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3)4中,底数是_____,指数是_____,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3.在中,底数是_____,指数是_____,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4.在8中,底数是_____,指数是_____.
设计意图:通过指出底数、指数等,使学生掌握乘方的概念,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并且通过学生回答,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同时也让学生知道乘方运算的依据。
活动3:智力闯关。
1.说出下列乘方的底数、指数且计算:
(1)
(-4)3;
(2)
(-2)4;
(3)
07;
(4)
2.计算:102
,
103
,
104.
想一想:观察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答:10的几次方,幂的结果中1后面就有几个0.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结论,通过观察,探究,发现其规律,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大胆发现的能力。此练习的设计也是为后面的“科学记数法”的学习作准备。
3.判断对错:
(1)
32
=
3×2
=
6;(
)
(2)
(-2)3
=
(-3)2;
(
)
(3)
-32
=
(-3)2;(
)
(4)
;(
)
(5)
;(
)
由上题中
和
你有什么发现?
注意:(1)负数的乘方,在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负数(连同符号),用小括号括起来.这也是辨认底数的方法;
(2)分数的乘方,在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分数用小括号括起来。
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在此处常常容易出错,让学生动手计算,认清他们的实质,达到学生不再出错的目的。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让学生纠错,在纠错的过程中也纠正自己常犯的错误,这样通过对错误的分析,改正,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乘方的应用。
底数是负数、分数的幂的书写,是学生容易错的地方,通过计算作出判断,让学生认清各种写法的实质,对今后学生的有关计算起指导作用。
活动4:议一议:
不计算下列各式的值,你能确定其符号吗?
你能得到什么规律吗?说出你的根据。
归纳:
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
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0的任何次幂等于零;
1的任何次幂等于1.
活动5:用一用:
用〉
、〈
或=号填空
设计意图:把问题再次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发现规律,并会用所得到的结论解决问题。同时这一问题也是学生在解题中容易出错的地方,通过此项练习,夯实基础。
(四)、知识延伸,生活链接
活动6:“想入非非”:
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毫米的纸,连续对折30次的厚度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吗?
分析:0.1毫米×230=0.1毫米×1073741824=107374.1824米
8844米×12=106128米
把厚0.1毫米的纸折叠30次后有10万多米高,比12个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设计意图:此环节做到首位呼应,带领学生用新学到的知识来解决本节课开始时提到的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巩固提升
1.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性作业,使学生巩固落实课堂所学的知识。
(六)、小结
1.乘方的含义
2.乘方的读法
3.乘方的符号法则
(七)、结束语:“乘方”精神
虽然是简简单单的重复,但结果却是惊人的,做人也要这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功。
设计意图: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十、板书设计
1.5.1乘方(1)
1.定义:
2.负数与分数乘方的书写
3.乘方的符号法则:奇负偶正
十一、教学反思
有理数乘方是同学们又接触到的一种新的运算,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所以我在教这一节课的教学中要从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有理数乘方运算顺序,有理数乘方书写格式,有理数乘方常见错误等五个方面来教学。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住以下几点:
一、乘方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相当于“+、-、×、÷”。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其书写方法,及格式。强调幂的意义,幂的意义与“和、差、积、商”一样。
二、在有理数乘方的教学中主要强调它的运算,所以特别注意有理数乘方符号法则的教学。法则是: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是0,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教师在教学时强调做乘方时先确定符号再计算。
指数
幂
底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