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7-06 21:0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 年级 历史 导学案
评价:教师评价 自我评价
课 题 第9课 改革开放 课 型 预习+展示 编 号 9
时 间 主备人 使用人
重、难点 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学习流程 具 体 内 容 方法贴士
学习目标2分钟 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学习,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自学释疑独学10分钟对学、群学5分钟 一、对内改革(一)农村改革1.时间: 2.形式: 3.进程:群众自发行动:安徽 农民首先实行 , 。党中央积极指导:农村逐步实行以 为主的责任制。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也迅速发展起来。4.作用:农民 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 。(二)城市改革1.时间: 2.重点: 3.内容(三个方面):①把原来单一的 发展为,以 为主体的 共同发展; ②对国有企业实行 ,逐步扩大企业的 ,实行 ;③实行 为主 并存的制度。4.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 年,党的 提出,建立 。在大中型企业推行 、 ,向建立 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 、 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二、对外开放1.目的:吸收 、 ,引进 和 , 进行现代化建设。2.四个经济特区:广东的 、 、 ,福建的 。3.格局:经济特区- - -
展示碰撞分钟 (2008河北,34,6分)我党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国内外有利因素有哪些?
考点 (2011河北)“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但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人引进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A.建立的原因 B. 建立的目的C. 发展的过程 D. 发挥的作用(2010河北)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了经济特区C.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D.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考试题型
概念地图(必备) 时间 形式 农村 进程 作用对内改革 时间 城市 重点 改革开放 内容 目的 对外开放 四个经济特区 格局
作业
反思(必备)
当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