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 送给妈妈的礼物 1

文档属性

名称 (华中师大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 送给妈妈的礼物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2-07-06 21:0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给妈妈的礼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画图的基本操作,学会在图片中插入文字,并且对文字进行修饰。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探索中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掌握“绘画工具箱”中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将输入的文字当作图形的一部分“剪”成图块,做出各种处理,如:旋转、翻转、拉伸、反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上这节课时,正值母亲节要到了,我就以母亲节为契机,通过谈话引入,你们知道母亲节吗?母亲节是什么时间?母亲节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妈妈做些什么呢,对妈妈说些什么呢?”,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要求学生把对妈妈的感激和祝福做成一个电子卡片送妈妈。其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快乐学习。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待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后,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我做的贺卡,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老师今天制作的卡片用到的是电脑里的哪个程序?小组之间互相讨论,想一想老师用了哪些工具和方法来做这张贺卡的?学生通过讨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复习已经掌握的操作技巧,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接下来再让学生,比较一下,它和你们以前的绘画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自 然地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在画布上输入文字。然后再请学生试着说说哪个工具是用来输入文字的,接着教师边操作演示边介绍文字工具不仅可以输入文字,还 可以进行文字的修饰,课件出示文字工具示意图。最后抛出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作好这张贺卡?有什么步骤,先干什么再干什么,要注意什么问题?让学生先讨论交 流,最后归纳总结出三个任务:
任务一:画一画
打开图程序自己动手画一画,请学生利用各种工具和方法画出美丽的图案,注意构图和色彩。这一任务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合作完成,负责设计图案的同学构图,负责操作的同学绘制。这一任务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结合美术,进一步掌握画图程序的各种工具运用。
任务二:写一写
用文字工具在画布上写出对妈妈的感激和祝福,并且对文字进行修饰。这一任务主要以协作学习为主,让学生自己操作体验,教师可走到学生中间巡视指导,收集学生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让已经会的学生介绍自己是怎样解决的或请能力较强的学生当小老师帮助同学们掌握文字工具的运用,解决这一课的重点。
任务三:变一变
将文字作为图块进行旋转、翻转、扭曲、拉伸、反色等,这里我又创设一个小情境:大 家知道孙悟空有72变,我们输入好的文字也可以当作图的一部分来变一变,请同学们运用前几课学到的“选定”、“裁剪”工具,选中你输好的文字,进行旋转、 翻转、扭曲、拉伸、反色等操作,试试看,能不能让你的图文更具特色?这样设计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主动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以上三个任务是这节课的重点部分,因此,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整合美术、品德社会和信息技术三大学科。通过课程整合后的优点,向学生提出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和要求,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
三、评价反馈、交流提升
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再由学生自评,其他学生互评,然后我从构图新颖、色彩鲜明、文字优美等方面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最后再进行优秀合作小组的评选。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归纳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从情感、操作、美育方面说出自己的收获,再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小结。这一环节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最后进行延伸拓展:要把贺卡送到妈妈的手中,我们可用E-mail发电子邮件给妈妈,或者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后送给妈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