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辛亥革命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辛亥革命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18 11:2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萍浏醴起义、浙皖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和武昌起义的大致情况;
掌握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识图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能力。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
难点:对辛亥革命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表格归纳、材料分析、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城内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次日清晨,革命党人起义成功。随后,其他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土崩瓦解,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也寿终正寝。为了这一天的到来,革命党人进行了长期的武装斗争,付出了极大的牺牲。
(二)讲授新课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以下材料记录的是20世纪初的中国,请你说说当时的国情?
材料一:1901年至1911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亿多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阶级基础)
材料二:1903年5月,章炳麟在《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宣传革命;邹容的《革命军》,前后翻印20多次,达百万册,影响巨大……
思想上,民主革命思想
的传播(思想基础)
材料三:1894年,孙中山建立兴中会,1904年黄兴、宋教仁建立华兴会、蔡元培建立光复会等革命团体。
组织上,有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领导(组织基础)
材料四:从1901年至1905年,清政府颁布了30多道上谕,推行新政,……政府决定带头破除耻于为商的成见,提倡、奖励私人资本办工业。清政府还颁布了《奖励工商章程》,凡办1000万元以上实业者赏男爵,办2000万元以上实业者赏子爵……从1901年到1911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亿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新政”缓解危机
1、萍浏醴起义
刘道一
1906年冬,
同盟会
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萍乡、浏阳、醴陵发动起义。三万余人参加起义,奋战一个多月后失败。刘道一
等在长沙遇害。
意义: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声望由此大振.
2、安庆起义:
秋瑾(1875——1907)
徐锡麟(1873—1907)
1904年冲破家庭束缚,自己筹资留学日本,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在日本留学期间,秋瑾参与留学生大会的集会,常登台演说革命救国和男女平权道理;以“鉴湖女侠”署名发表《致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警告我同胞》等文章,宣传推翻清政府统治和提倡男女平权的主张。
1905年先后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1906年回国后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安置留日学生回国。1907年创办《中国女报》,徐锡麟起义失败,她拒绝逃,被逮捕后,拒不写自供状,只写下了七个字“秋风秋雨愁煞人”用七个字说尽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担忧。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率领起义人员在安庆发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起义人员与清军激战四小时,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革命党人秋瑾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
3、广西起义:
1907年,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起义军奋战七昼夜,因弹药缺乏。起义失败。
4、广州黄花岗起义:
1910年,孙中山赴欧美各国募集起义经费,黄兴到香港设立统筹部,作为起义的领导机关。
经过:
1911年4月,黄兴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临时决定提前举事。他亲率一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总督张鸣岐吓得爬后墙逃走。革命党人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苦战一昼夜,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
后来,将收敛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因此,这次起义也被称作“黄花岗起义”
意义: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为后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
材料研读: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通过上面这段话,分析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
虽然黄花岗起义失败了,但革命党人为革命献身的伟大精神震动了全国,也震动了世界。起义促进了民主革命浪潮的进一步高涨,也推动了全国革命高潮的更快到来。起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统治,为后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
二、武昌起义
1、背景:
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2、主要力量: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3、起义经过:
10月9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等在汉口租借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清政府到处搜捕革命党人,形势非常紧迫。
相关史事:
起义总部由蒋翊武任革命军临时总司令,孙武任参谋长。10月9日,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引来巡捕搜查。孙武负伤逃匿,起义的名册、文告、旗帜,印信都被搜去。次日,设在武昌的起义指挥机关又遭到破坏,起义领导人刘复基、彭楚藩等被捕,
蒋翊武通知革命党人,他在当晚发动起义的命令后逃亡。湖广总督下令杀害刘复基等起义领导人,并在全城戒严,按照搜获的名册搜捕革命党人。
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他们夺取军械库,打开城门迎接驻守城外的炮兵入城。然后步炮联合,进攻总督衙门。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用手枪逼出来的都督——黎元洪
1911年10月11日,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为都督。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称为“辛亥革命”。
4、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局限性: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三)、本课小结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
遥望辛亥当年,革命者们前赴后继,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富强和人民幸福,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这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更是一个民族的脊梁。辛亥革命一百年后的今天,中华民族依然面临民族复兴的艰巨使命,让我们与时俱进,继续发扬和传承这种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吧!
(四)、课堂练习:
1、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A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2、下列对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C

A.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B.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巨变”是指辛亥革命(
D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D.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4、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事件中属于“学制度”的有(
D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五)、板书设计:
第9课
辛亥革命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醴起义
2、安庆起义
3、广西起义
4、黄花岗起义
二、武昌起义
1、背景:
2、主要力量:
3、起义经过:
4、意义: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