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近代文化教育的起步
一、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百日维新”时期。这个学堂是戊戌变法仅存的硕果。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昔日“京师大学堂”
今日的“北京大学”
京师大学堂总监督的关防和校匾
古代私塾教育
封建私塾教育与新式学堂在教育内
容和培养目标上有何不同?
教育内容
培养目标
教育思想
新:
新:
旧:
新:
旧:
《三字经》《四书》《五经》 六艺
旧:
西方先进的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
救亡图存的有用人才
封建君主的忠实奴仆
西方自由民主的思想
封建儒教思想
在戊戌政变期间,为什么只有京师大学堂没有被取消?
京师大学堂是开展教育、培养人才的场所,它的存在并不会威胁到慈禧太后的统治地位,只会对国家有利。因此,它的开办得到了各个派别的认同,才会一直存在。
慈禧太后
北京大学为什么能成为新文化
运动的中心?
【1】蔡元培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的治学思想,聘请了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
到北大任教。
【2】1915年,陈独秀把《新青年》编辑部迁
到北大。
【3】“民主”“科学”思想的宣传造就了
大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
二、废科举、兴学堂
1.科举制废除的背景
科举制开始实行的时间
科举制是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科举考试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为什么要废除呢?
随着国门的洞开,中国社会发发生了巨大变化,科举制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以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不仅对国家的自强、发展没有帮助,而且成为禁锢读书人思想才智的桎梏。废除科举制成为社会各界的强烈要求。
2.科举制的废除
科举制是什么时候被废除的呢?
1905年,清政府宣布停止一切科举考试。
中国历史上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结束
3.新学制的制定
1904年
国家教育法令
《癸卯学制》
(1)鲜明的时代性。以救亡图存为中心,培养人才。
时间:
颁布形式:
名称:
教育改革的特点:
(2)教育以一定的经济为基础,为一定的统治阶级服务。
(3)近代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新时代人才,便于西方科技与思想的传入,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3.科举制废除的意义
科举制度的废除,断绝了人们对科举功名的追求,有力推动了新式学堂的发展步伐,促进了一个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
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学而优则仕”了。
三、《申报》的创办
1.报纸的起源
各色报纸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诞生在17世纪初。直到近代外国人来华办报,中国才出现了近代意义上的报纸。
近代中国社会的报纸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2.报纸在近代中国的出现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创办外文报纸;
洋务运动后,中国人自办的报纸开始出现;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人办报出现高潮。
《申报》,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家中文日报
《昭文新报》, 被认为这是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日报 《游戏报》, 这是中国最早的小报
《消闲报》, 这是中国最早辟副刊的报纸
《萃报》, 中国最早的周刊
《女学报》,中国近代创办的第一份女报
《北清烟报》,中国创办最早的企业报。
《劳动周刊》,这是中国第一份全国性的工人报纸《向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张政治机关报
《热血日报》,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张日报
3.《申报》的异军突起
《申报》创刊号
《申报》是从1872年4月30日创刊,直到1949年5月27日停刊,前后共办了77年,共出版25600号。
4.报纸的功能
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在中国近代的许多重大政治活动中,人们都把创办报纸作为最主要的宣传工具;报纸的出现扩大了信息传播的空间和时间距离,成为舆论自由表达与广泛传播的承载物。
近代教
育的起步
京师大
学堂
废科举
兴学堂
《申报》
的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