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三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氧气的性质
第三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氧气的性质
泰安南关中学 宋绍强
观察与思考
1、观察下列几幅图片,它们属于什么变化?
2、这些变化都与哪种物质有关?
铁生锈
动植物呼吸
燃料燃烧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2、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现象的不同。
3、了解自然界中氧的循环,感悟氧循环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木炭
铁丝
蜡烛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木炭与氧气反应 发红,燃烧不剧烈 发出白光,燃烧剧烈
铁丝与氧气反应 发红,不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石蜡与氧气反应 发黄光,冒黑烟 发出明亮的白光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程度明显不同,原因是什么?你能否从微观角度试着解释?
观察与思考
分子之间欲发生反应,其首要条件是分子之间接触碰撞。在空气中,含量较多的是氮气,氧气分子含量相对较少,木炭与氧分子碰撞机会少,而在纯氧气中则大大增加了碰撞机会。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石蜡 + 氧气 二氧化碳+水
点燃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氧化反应 氧化物
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比较以上反应,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氧化物。
CO2
Fe3O4
CO2
H2O
1、在自然界中,许多物质都能与氧气反应消耗氧气,那么空气中的氧气是否会因此而减少呢?
2、鱼缸内养的鱼多了,鱼会因缺氧而死亡,有哪些办法可让鱼缸内的氧气增多?
换水、使用增氧气泵、养水草等。
鱼缸里养一些水草是增加水中氧气含量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那么你能用实验证明吗?
提示:绘图或者语言叙述
1、取A、B两个密闭的玻璃钟罩,在A、B钟罩中如图分别放入植物和蜡烛,然后将两个钟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2、观察到的现象:
。
A
B
3、实验结论: 。
A钟罩中蜡烛一会儿就熄灭,B中很长时间才熄灭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随着 和 等而减少,但又会随着植物的 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这就是自然界中的 循环。
生物
的呼吸
在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哪些?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什么?
光合作用
氧
物质的
燃烧
生物呼吸
物质燃烧
CO2
O2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食物腐烂
……
植物
光合作用
对照学习目标,看看今天的学习任务有没有完成?
你有什么收获、什么感受愿意和大家分享?第三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氧气的性质(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2、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现象不同的原因。
3、了解自然界中氧的循环,感悟氧循环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温故知新,明确目标]
你知道氧气有哪些用途吗?你还想知道关于氧气的哪些知识?
[自主学习,尝试表达]
阅读课本P96—P97,思考下列问题:
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你认为应将木炭直接伸入集气瓶底,还是沿集气瓶口缓慢伸入瓶底?说明理由。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你认为有哪些注意事项?
3、你如何通过实验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4、做实验前你还有什么疑问?
[集慧交流,合作探究]
1、将实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木炭与氧气反应
铁丝与氧气反应
石蜡与氧气反应
2、写出上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⑴ 。
⑵ 。
⑶ 。
[归纳共享,反思评价]
1、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程度明显不同,原因是什么?你能否从微观角度试着解释?
2、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与大家分享?
[当堂达标,巩固提升]
1、某集气瓶盛有空气,现要除去其中的氧气得到氮气,可用下列物质中的哪种物质在集气瓶中燃烧( )
A. 铁丝 B. 红磷 C. 木炭 D. 蜡烛
2、某同学在自己收集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下列的( )
A.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 B.铁丝生锈或表面可能含有油漆
C.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 D.铁丝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3.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B.
C. D.
4、现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氧化镁③水④氯酸钾(KClO3)⑤氯化钠,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友情提示:1、实验过程中不要将玻璃片全部拿开,应盖在集气瓶口。
2、注意对比观察各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
3、小组分工合作,做好记录,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