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李大钊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知道中共“一大”“二大”召开的内容;分析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过程及影响的完整把握,培养学生在把握事物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理解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工人运动是中国早期的共产党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不懈探索和奋斗的结果,其前赴后继的奋斗精神和开拓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经过和伟大历史意义
难点:对中国共产党“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理解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今天上课老师与以往有什么不同呢?(老师今天带了一枚党徽)是的,老师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这枚小小的党徽是党员身份象征,它不仅代表着一种身份,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那么中国共产党是怎么诞生的呢?这一节我们学习《中国共产党诞生》同学们认为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肯定接触过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始终秉持“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这节课我们就分四个篇章进行:
第一篇章:一个人的初心
第二篇章:
一个政党的初心
第三篇章:一个民族的初心
第四篇章:一代代人的传承
【第一篇章
一个人的初心】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自主学习找出问题答案。
中国共产党成立条件
①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国际上:1917年,________
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国内:经过“
”,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后期,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那么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谁呢?(李大钊)请一位同学介绍李大钊的相关情况。在那个年代,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怀揣着追求真理为国为民的初心砥砺前行。更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先后在各地建立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请同学们阅读两则材料,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中国的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后登上历史的舞台,中国工人阶级队伍越来越大,先进的知识分子帮助工人阶级建立劳动补习所,创办报刊向他们传播马克思主义,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请同学们阅读当时的一首歌谣,思考这首歌谣反映了什么问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请依据示意图,指出五四运动后建立的
8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地点?最早的是哪一个由谁建立?
(上海、北京、武昌、长沙、广州、济南、日本东京、法国巴黎)依据课文指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得到了谁的帮助?(共产国际)
思想基础()的传播
阶级基础()的壮大
组织基础()的建立
外部条件()的援助
小组合作:讨论完成空格的内容
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讨论结果。
【第二篇章一个政党的初心】
同学们知不知道我们天安门广场的旗杆有多高?(28.3米)不错,建国之初我们党在确定升旗高度时确定为
28.3米,这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走过的
28年
3个月,这
28年是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战、不畏艰险、愈挫愈勇的
28年。请同学们根据表格内容自主学习中共一大召开的有关内容,请小组代表进行讲解说明。
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为什么中共“一大”会上还要选举他为中共中央局书记?
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影响很大,名望很高。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陈独秀领导的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大量工作,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组织基础。(诗歌学史)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导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记归踪。我们党从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出发从这里走向井冈山,走向延安,走向西柏坡,始终不忘革命初心。
(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
中国共产党诞生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请同学们结合示意图思考。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新在哪些方面呢?
新的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奋斗目标——共产主义社会
4、中共“二大”
时间:1922年
7月
地点:上海
革命纲领:
最高纲领:建设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第三篇章
一个民族的初心】
1、领导工人运动:领导机构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设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1921年
8月
1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了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概况: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
1922年初到
1923年春,全国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
100多次,参加人数达
30万以上。
2、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
1923年
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吴佩孚的血腥镇压。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1923年
2月
4日,林祥谦下达罢工令,震撼中外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开始。2月
7日,林祥谦与十几名工会领导人和工人代表被北洋军阀逮捕。北洋军阀以死威胁逼迫林祥谦下令复工,遭到林祥谦断然拒绝,林祥谦说:“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最终惨遭杀害,年仅
31岁。
教训:中国共产党也认识到单枪匹马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1923年
2月
7日在吴佩孚的命令下湖北督军萧耀南借口调解工潮,诱骗工会代表到江岸工会会所“谈判”,工会代表在去工会办事处途中,遭到反动军队的枪击,赤手空拳的工人纠察队当场被打死
30多人、打伤
200多人,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第四篇章
一代代人的传承】
请同学们观看视频《逆行出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写写你心中的党。课堂小结:新的征程,需要我们砥砺前行。正如嘉兴南湖上的红船,它时时闪耀着中共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就是红船精神。我们要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同学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已经启航,让我们奋发向上、努力学习,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领航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