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同步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同步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18 11:14:5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周初的革命者从牧野之战“前徒倒戈”的事实中,体味到一个深刻的道理——“天命靡常”,于是提出了“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这说明周初
A.儒学居于统治地位
B.出现敬天保民观念
C.盛行功利主义思想
D.神权王权紧密结合
2.《汉书》《后汉书》等记载了两汉时期许多奉公守法的官吏事迹,他们在理讼中一方面坚持执法严明,秉公而断;另一方面又崇尚仁政,仁恕断狱。这说明了汉代
A.实际以法家为统治思想
B.儒学的正统地位已经确立
C.司法制度不够健全完善
D.儒法结合思想渗透入司法
3.在唐代对女子继承权法律化的基础上,宋代各种法律、敕和案例对女子财产的继承范围、继承方式及继承份额都作了较为详备的规定,使女子在一定条件下享有有限的财产继承权。这表明
A.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幅提高
B.经济发展强化私有权观念
C.政府对商业活动加强控制
D.男女获得了同等的继承权
4.《后汉书》记载:“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言嗜恶之本同,而迁染之涂异也。夫刻意则行不肆,牵物则其志流。是以圣人导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与,节其所偏。”这表明
A.儒学积极借鉴其他学说
B.儒家学派已经出现思想分化
C.孔子十分重视礼俗教化
D.儒家政治理想已不适合时代
5.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A.宗法制度逐渐淡化
B.法律制度不断健全
C.伦理文化前后相继
D.身份等级固定不变
6.《大明律》中规定,权势家族犯罪,官吏只得奏闻,不得擅自过问;同时又规定权势家族不得结党营私、侵占民宅、诱卖良人为女婢,否则罪加一等。这体现出明代法律
A.对平民的保护形同虚设
B.有利于加强君主的权威
C.权势家族享有种种特权
D.注重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7.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用儒家经义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量刑的一种审判案件的推理断方式,董仲舒曾收集整理了232个案例,指导律吏,称《春秋决狱比》。这表明汉代
A.推行礼法并用
B.关注人情冷暖
C.弱化宗法观念
D.强化法制体系
8.明朝洪武初年,朱元璋颁布《昭鉴录》、《永鉴录》等,取善恶事迹,以示法戒,以劝谕百姓其中有“孝敬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六句话,即通称的“六谕”据材料可知“六谕”
A.压抑了人性自由发展
B.体现了理学的世俗化
C.具有法律的强制力
D.商品经济发展的体现
9.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评判的能力。基于下列史料可以得出的历史解释是
A.统治者治国遵循法律至上的理念
B.统治者重视教化的作用
C.伦理纲常为立法基本原则
D.统治者礼法结合的治国思想
10.《大唐新语》曾记载:“武德、贞观之代,宫人(宫女)骑马者,依《周礼》旧仪,多着冪而全身障蔽。”而到玄宗时期,则要求妇人“帽子皆大露面,不得有掩蔽”。这反映出唐代
A.封建经济日益繁荣
B.中外交流得到加强
C.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D.社会风气走向开放
11.北宋时期,女性改嫁之风盛行。太祖之妹初嫁米福德,守寡后再嫁高怀德:范伸淹幼年丧父随母改嫁,长大后才归宗。南宋以后,礼教之风渐趋严厉,再无皇亲公主多次下嫁记载,民间再婚现象日渐式微。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儒学地位得到巩固
B.女性贞洁观深入人心
C.抑商政策成效显著
D.理学呈现世俗化趋势
12.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把法律条文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公元前450年,古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法律条文刻写在12块铜牌之上。上述做法(  )
A.扩大了法律适用范围
B.强化了个人自然权利的保护
C.保护了旧贵族的特权
D.体现了文明发展的时代诉求
13.《御制大明律》专设《禁止搬做杂剧律令》条目,规定:“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妆扮者与同罪。”这说明
A.乐人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
B.明朝初年杂剧题材的偏狭
C.政府实行严格的文化控制
D.法律已覆盖社会各个层面
14.张集馨在《道咸宦海见闻录》中说“绅士居乡者,必当维持风化,其耆老望重者,亦当感劝闾阎,果能家喻户晓,礼让风行,自然百事吉祥,年丰人寿矣。”材料说明
A.清代重视基层教化与文化发展
B.中国清代乡村实行宗族自治
C.清代儒家思想在乡村实现普及
D.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受到冲击
15.据《后汉书》记载:“建武六年,李忠迁丹阳(今安徽宣城)太守,……忠以丹阳越俗不好学,嫁娶礼仪,衰于中国,乃为起学校,习礼容,春秋乡饮,选用明经,郡中向慕之。”李忠的这一举措
A.有利于汉朝太学规模的扩大
B.使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
C.促进了中原先进文化的传播
D.标志着汉代私塾教育的兴起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三十五卷五百条,其篇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其内容特别重视“孝”,要求维护“孝”的律文有几十条。自辽宋金元迄于明清,刑法律条基本上都以唐律为蓝本。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立法,多半从模仿唐朝法制而来。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疏议》的特点。
材料二
大明律的许多条文直接来自《唐律》……由于明代社会各阶层的分化和各种新兴社会力量的兴起以及大量社会矛盾的出现,使得新生的《大明律》必须以“法”的本来面目出现,以规范各种社会势力激烈斗争的政治局面……清末薛允升曾在《唐明律合编》中对两部法典进行了研究后说:“大抵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贼盗及有关帑项钱粮等事,《明律》又较《唐律》为重。”
——摘编自徐晓庄《〈大明律〉之特点琐谈》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朝相比,明朝立律侧重点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简析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周初的革命者从牧野之战“前徒倒戈”的事实中,体味到一个深刻的道理——“天命靡常”,于是提出了“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这说明周初
A.儒学居于统治地位
B.出现敬天保民观念
C.盛行功利主义思想
D.神权王权紧密结合
【答案】B
【解析】经过对商朝的战争,周初统治者的治国理念发生了变化,认为“天命靡常”,提出了“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即逐渐减少了神秘色彩,更多强调民的重要性,出现了敬天保民的思想,B正确;儒学产生于春秋时期,排除A;功利主义与题干中的民本思想不符,排除C;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
2.《汉书》《后汉书》等记载了两汉时期许多奉公守法的官吏事迹,他们在理讼中一方面坚持执法严明,秉公而断;另一方面又崇尚仁政,仁恕断狱。这说明了汉代
A.实际以法家为统治思想
B.儒学的正统地位已经确立
C.司法制度不够健全完善
D.儒法结合思想渗透入司法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汉代审理案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在断案的过程中一要坚持基本的法律原则,二要贯彻儒家的仁恕理念,这体现了法律和儒学相结合,故选D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主要指的是司法断案而非治国思想,而汉朝之后统治思想逐渐确立为儒学,故排除A选项;儒学正统地位逐步确立的标志是汉武帝推行的一系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而非法律的儒学化,故排除B选项;根据材料可知法律和儒学的紧密结合,使得两汉出现了大量“奉公守法的官吏事迹”并未体现出司法的不完善,故排除C项。
3.在唐代对女子继承权法律化的基础上,宋代各种法律、敕和案例对女子财产的继承范围、继承方式及继承份额都作了较为详备的规定,使女子在一定条件下享有有限的财产继承权。这表明
A.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幅提高
B.经济发展强化私有权观念
C.政府对商业活动加强控制
D.男女获得了同等的继承权
【答案】B
【解析】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民事法律关系与法律规范的新发展,对女子继承权的细密规定就是表现之一,故B项正确;宋代法律对女子财产继承权的规定仅仅说明妇女地位有所提高,但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中,女性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大幅提高”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政府对商业活动的控制,故C项排除;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宋代女子在一定条件下享有有限的财产继承权,并没有取得法律赋予男性的诸如宗祧继承权和爵位继承权等权利,故D项错误。
4.《后汉书》记载:“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言嗜恶之本同,而迁染之涂异也。夫刻意则行不肆,牵物则其志流。是以圣人导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与,节其所偏。”这表明
A.儒学积极借鉴其他学说
B.儒家学派已经出现思想分化
C.孔子十分重视礼俗教化
D.儒家政治理想已不适合时代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圣人导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与,节其所偏”可知,孔子对礼俗教化的重视,故C项正确;A、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出现在战国时期,排除。
5.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A.宗法制度逐渐淡化
B.法律制度不断健全
C.伦理文化前后相继
D.身份等级固定不变
【答案】C
【解析】据材料表格,从汉简到大清律例中的法律条文都可以看到对于以下告上、以妻告夫、以子女告父母都被判不受理甚至会受到惩罚,体现了伦理文化前后相继,故选C项;从条文中可以看出是宗法制度不断强化的过程,排除A项;材料中主要表现对亲密关系之间诉讼的原则规定,素材单一,不能体现制度健全,排除B项;表格没有对身份等级的变动相关规定,排除D项。
6.《大明律》中规定,权势家族犯罪,官吏只得奏闻,不得擅自过问;同时又规定权势家族不得结党营私、侵占民宅、诱卖良人为女婢,否则罪加一等。这体现出明代法律
A.对平民的保护形同虚设
B.有利于加强君主的权威
C.权势家族享有种种特权
D.注重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对权势家族的各种规定主要是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故D项正确;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对权势家族的法律,并未涉及对平民的保护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加强君主权威,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对权势家族不得“结党营私、侵占民宅、诱卖良人为女婢,否则罪加一等”得出其并不享有种种特权,故C项错误。
7.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用儒家经义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量刑的一种审判案件的推理断方式,董仲舒曾收集整理了232个案例,指导律吏,称《春秋决狱比》。这表明汉代
A.推行礼法并用
B.关注人情冷暖
C.弱化宗法观念
D.强化法制体系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知,汉代法律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法律儒家化伦理化,礼法并用,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A。
8.明朝洪武初年,朱元璋颁布《昭鉴录》、《永鉴录》等,取善恶事迹,以示法戒,以劝谕百姓其中有“孝敬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六句话,即通称的“六谕”据材料可知“六谕”
A.压抑了人性自由发展
B.体现了理学的世俗化
C.具有法律的强制力
D.商品经济发展的体现
【答案】C
【解析】明朝初年,朱元璋的“六谕”,用政府颁布法令的形式劝谕百姓毋作非为等,说明“六谕”具有法律的强制力,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六谕压抑了“人性”自由发展,A项错误;理学的“世俗化”与材料内容不符,B项错误;皇帝下令劝谕百姓遵守“六谕”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体现,D项错误。
9.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评判的能力。基于下列史料可以得出的历史解释是
A.统治者治国遵循法律至上的理念
B.统治者重视教化的作用
C.伦理纲常为立法基本原则
D.统治者礼法结合的治国思想
【答案】D
【解析】通过材料中的“霸王道杂之”、“无教五刑”、“礼、法”可以看出统治者都强调两种手段——礼与法,因此D项正确;其余的选项都只强调一种手段,故排除ABC。
10.《大唐新语》曾记载:“武德、贞观之代,宫人(宫女)骑马者,依《周礼》旧仪,多着冪而全身障蔽。”而到玄宗时期,则要求妇人“帽子皆大露面,不得有掩蔽”。这反映出唐代
A.封建经济日益繁荣
B.中外交流得到加强
C.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D.社会风气走向开放
【答案】D
【解析】从唐朝初期依《周礼》、按旧仪,要求宫女骑马时把全身“障蔽”起来,到唐玄宗时期要求妇人“大露面,不得有掩蔽”,反映出唐代的社会风气走向开放,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唐代封建经济“日益繁荣”,A项错误;中外交流得到加强与材料无关,B项错误;“儒家思想受到冲击”与材料内容不符,C项错误。
11.北宋时期,女性改嫁之风盛行。太祖之妹初嫁米福德,守寡后再嫁高怀德:范伸淹幼年丧父随母改嫁,长大后才归宗。南宋以后,礼教之风渐趋严厉,再无皇亲公主多次下嫁记载,民间再婚现象日渐式微。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儒学地位得到巩固
B.女性贞洁观深入人心
C.抑商政策成效显著
D.理学呈现世俗化趋势
【答案】A
【解析】北宋时期女性改嫁之风盛行,进入南宋之后,再婚现象日渐式微,礼教之风渐趋严厉,主要反映了儒学地位得到巩固,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女性贞洁观“深入人心”,B项错误;“抑商政策”与材料现象无关,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理学发展的“世俗化趋势”,D项错误。
12.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把法律条文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公元前450年,古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法律条文刻写在12块铜牌之上。上述做法(  )
A.扩大了法律适用范围
B.强化了个人自然权利的保护
C.保护了旧贵族的特权
D.体现了文明发展的时代诉求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铸刑书”和《十二铜表法》都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冲击了贵族特权,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体现了文明发展的时代诉求,D选项正确;上述做法限制的是贵族对法律的垄断,并非扩大法律的适用范围,A选项错误;上述做法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并未强化对个人自然权利的保护,B选项错误;这些做法冲击了旧贵族的特权,不是保护旧贵族特权,C选项错误。故选D。
13.《御制大明律》专设《禁止搬做杂剧律令》条目,规定:“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妆扮者与同罪。”这说明
A.乐人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
B.明朝初年杂剧题材的偏狭
C.政府实行严格的文化控制
D.法律已覆盖社会各个层面
【答案】C
【解析】明朝法律禁止杂剧戏文中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等级观念,体现了政府对文化领域的严格管控,C正确;不能扮演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不等于乐人地位低下,两者之间不具备因果联系,排除A;题干内容与杂剧题材无关,排除B;D表述绝对,题干仅仅列举了《大明律》中一项内容,不能证明法律覆盖了社会各个层面,排除。
14.张集馨在《道咸宦海见闻录》中说“绅士居乡者,必当维持风化,其耆老望重者,亦当感劝闾阎,果能家喻户晓,礼让风行,自然百事吉祥,年丰人寿矣。”材料说明
A.清代重视基层教化与文化发展
B.中国清代乡村实行宗族自治
C.清代儒家思想在乡村实现普及
D.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受到冲击
【答案】A
【解析】古代乡绅是地方管理的核心,代表着一方的风气和文化,他们在乡间承担着传承文化、教化民众的责任,同时参与地方教育和地方管理,“礼让风行”说明清代政府重视文化建设,故A项正确;古代皇权不下县,实行的是乡绅治理,故B项错误;地方实行乡绅治理,并不是儒家思想在乡村实现普及,故C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政府对于地方治理措施,并不是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受到冲击,故D项错误。
【点睛】乡绅阶层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特有的阶层,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构成。他们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
15.据《后汉书》记载:“建武六年,李忠迁丹阳(今安徽宣城)太守,……忠以丹阳越俗不好学,嫁娶礼仪,衰于中国,乃为起学校,习礼容,春秋乡饮,选用明经,郡中向慕之。”李忠的这一举措
A.有利于汉朝太学规模的扩大
B.使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
C.促进了中原先进文化的传播
D.标志着汉代私塾教育的兴起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李忠做丹阳太守后认为丹阳的风俗不好学问,嫁娶礼仪比中原差,因此设立学校,学习礼节,选用通晓经书的人,表明李忠将中原文化传播到当时的丹阳,促进了中原先进文化的传播,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太学的内容,排除A;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是太守设学校,不应该是私塾,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答案】(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2)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解析】(1)依据材料“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可得出宋代以道德教化为主;据“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可得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据“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可得出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2)根据“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和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依据“重农桑以足衣食”可归纳出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发展生产;根据”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可归纳出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三十五卷五百条,其篇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其内容特别重视“孝”,要求维护“孝”的律文有几十条。自辽宋金元迄于明清,刑法律条基本上都以唐律为蓝本。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立法,多半从模仿唐朝法制而来。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疏议》的特点。
材料二
大明律的许多条文直接来自《唐律》……由于明代社会各阶层的分化和各种新兴社会力量的兴起以及大量社会矛盾的出现,使得新生的《大明律》必须以“法”的本来面目出现,以规范各种社会势力激烈斗争的政治局面……清末薛允升曾在《唐明律合编》中对两部法典进行了研究后说:“大抵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贼盗及有关帑项钱粮等事,《明律》又较《唐律》为重。”
——摘编自徐晓庄《〈大明律〉之特点琐谈》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朝相比,明朝立律侧重点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简析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答案】(1)特点:体系完备;礼法结合(重视儒家伦理道德);影响深远。
(2)不同:与《唐律》重礼乐教化相比,《大明律》更重刑民钱粮。原因: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各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斗争的需要。
(3)作用:稳定社会秩序;保护统治阶级的权益;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统治
【解析】(1)根据“《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三十五卷五百条,其篇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得出体系完备;据“其内容特别重视‘孝’,要求维护‘孝’的律文有几十条”得出礼法结合;据“自辽宋金元迄于明清,刑法律条基本上都以唐律为蓝本。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立法,多半从模仿唐朝法制而来”得出影响深远。
(2)不同之处:据“大抵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贼盗及有关祭项钱粮等事,《明律》又较《唐律》为重”,得出与《唐律》重礼乐教化相比,《大明律》更重刑民钱粮。原因:从经济、思想、政治等角度入手,据“由于明代社会各阶层的分化和各种新兴社会力量的兴起以及大量社会矛盾的出现”“以规范各种社会势力激烈斗争的政治局面”,并结合所学,可从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各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斗争的需要等角度分析总结。
(3)据“由于明代社会各阶层的分化和各种新兴社会力量的兴起以及大量社会矛盾的出现”“以规范各种社会势力激烈斗争的政治局面”得出稳定社会秩序、保护统治阶级的权益、调节社会矛盾;据材“却往往是根据形势和统治需要来制定方针政策”得出维护统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