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公元166年,汉朝与大秦(古罗马)进行丝绸的转手贸易,大秦派使者出访东汉;汉朝还与朝鲜、日本、越南有密切的交往,1784年,日本出土了汉光武帝赐给倭奴国(日本北九州一带)使者的金印“汉委(倭)奴国王”印。这些史实证明汉代对外交往的特征是(
)
A.对外交往以亚洲国家为主要对象
B.使者往来为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
C.对外交往的方式呈现多样化特点
D.对外交往的目的以经济利益为主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信息“丝绸的转手贸易”“大秦派使者出访东汉”“汉光武帝赐给倭奴国(日本北九州一带)使者的金印‘汉委(倭)奴国王’印”可知,汉代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且对外交往方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故C项正确;材料中有汉朝和大秦的交往,大秦不属于亚洲国家,故不能得出A项结论;使者往来只是对外关系的其中一项内容,并非主要内容,故B项错误;D项材料体现不出。
2.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264年的时间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下列有关遣唐使对日本的作用,表述最准确的是
A.传播了唐朝的先进科技
B.归国后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C.加强了中日两国政府之间的交流
D.促进了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
【答案】B
【解析】日本向唐朝派遭唐使,主要是为了学习唐朝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等,遣唐使归国后,日本仿照唐朝制度进行改革,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B项正确;传播了唐朝的先进科技,体现的是对唐朝文化的传播,没有体现出对日本的作用,排除A项;加强了中日两国政府之间的交流,促进了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都与材料设问“对日本的作用”不符,排除C项、D项。故选B项。
3.汉代都护作为一种管理边疆民族的机构或称之为官职,其形成线索是:使者校尉——护鄯善以西使者——并护南北道使者——西域都护。由此判断,西域都护(
)
A.由汉代使职发展而来
B.是汉王朝正式的官制
C.是西域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D.是汉代管理边疆的主要机构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其形成线索是:使者校尉——护鄯善以西使者——并护南北道使者——西域都护”可知,西域都护是由使职发展而来的,故A项正确;西域都护并非正式的官制,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西域归属中央政权开始的信息,故C项错误;题干并没有涉及其他管理边疆的机构,无法体现西域都护的重要性,故D项错误。
4.据记载,本系闽南的地方海神妈祖于宣和五年被宋廷“敕授灵应夫人”,渐次传播到了环中国海各处,接受上至皇家,下至黎民百姓的顶礼膜拜。这一现象的深远影响是(
)
A.扩大了中国对外交往的范围
B.加强了中国对邻国的政治控制
C.促进华人群体共同信仰的形成
D.推动了中国与各国的文化交流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接受上至皇家,下至黎民百姓的顶礼膜拜”可知这使得华人认同感、凝聚力加强,即促进华人群体共同信仰的形成,故C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排除;材料并没有体现加强中国对邻国的政治控制,故B项说法错误;D项“与各国”夸大了范围,排除。
5.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是几千年来不断积淀的结果。秦朝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作出的最重要贡献是(?)
A.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水陆通道
B.设典客、典属国等管理民族事务
C.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与管理
D.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非常重视民族建设,设典客、典属国,分别处理内外民族事务,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秦朝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作出的最重要贡献,与“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水陆通道”无关,排除A项;“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与管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6.下列关于汉武帝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
B.最远抵达波斯湾
C.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
D.从水路沟通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唐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波斯湾,所以B项与题意相符;汉武帝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这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与陆上丝绸之路一起从水路沟通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这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择B项。
7.自古以来,中国统治者非常重视对边疆的管理经营,以下区域地图所示的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西突厥、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加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理,在西突厥地区,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故C项正确;材料与秦朝、汉朝、、元朝无关,故A、B、D项错误。
8.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侵扰。这些举措
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
B.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
C.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
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侵扰”等信息来看,这些举措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故B选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汉代对商路贸易的重视和管理,不是攫取西域经济利益,也不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故AC选项错误;西汉没有将西域纳入郡国体制,D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9.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区调整疆界,归并事权;清查土地,清理财粮;选拔官吏,推进改土归流;建城池,设学校;同时废除原来土司的赋役制度,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土民所受的剥削稍有减轻。据此可知“改土归流”
A.彻底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
B.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治理
C.破坏了民族团结
D.使皇权空前强化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清政府在西南区调整疆界,归并事权”“选拔官吏,推进改土归流”“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土民所受的剥削稍有减轻”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清朝时期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度,任用流官以加强中央对西南地区的统治,即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治理,B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的是清朝时期通过改土归流以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但不代表彻底消除地方割据的根源,A项错误;清朝时期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当地土司制度,任用流官管辖西南地区,这有利于加强民族融合和团结,C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没有强调皇权强化的问题,D项错误。
10.历代汉族统治者奉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而唐太宗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治,四海可使如一家”。材料主要说明唐朝
A.民族歧视观念消除
B.多元开放的外交理念
C.尊崇儒学以德治国
D.民族大一统意识增强
【答案】D
【解析】唐太宗并未奉行对少数民族差别对待的政策,而是认为夷狄与汉族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不需要猜忌,追求各民族四海一家,说明唐太宗奉行的是开明的民族政策,具有民族大一统意识,D正确;A表述绝对,排除;古代民族关系不属于外交领域内容,排除B;C与题无关,排除。
11.“天可汗”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具有实质意义,它的目的是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共存共荣。”据此分析,唐太宗被拥戴为“天可汗”的原因是
A.轻赋省刑
B.开明的民族政策
C.广开言路
D.任用贤良,提高行政效能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各民族一视同仁,从而获得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拥戴,因此成为“天可汗”,B项正确;“天可汗”的目的是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共存共荣,是一种民族政策,A、C、D项错误。
12.“终明之世,边防甚垂,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防御。”材料所指的防御对象是
A.匈奴
B.倭寇
C.蒙古
D.女真族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修筑“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的长城,为的是防御蒙古南下,C项正确;匈奴是战国到秦汉时期长城要防御的对象,A项错误;倭寇主要活动在东南沿海一带,不是明长城要防御的对象,B项错误;活动在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是长城要防御的对象,D项错误。
13.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地方自治性质的土司制。明代出现废除土司,改派流官的做法。到清雍正、乾隆年间,西南地区大规模“改土归流”。这一变化
A.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促使官僚政治开始形成
C.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
D.加剧了西南地区的落后
【答案】C
【解析】从土司制度到改土归流,说明中央政府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加强,这是强化中央统治的手段,C正确;军机处的设置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A;郡县制的推行标志官僚政治形成,排除B;改土归流有助于西南地区的发展,D排除。
14.秦汉时期,较多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被封为侯爵,或在中央政府及地方政权中任职,他们有的长期居住在京城,有的定居在中原地区的各封地,与汉人杂处。上述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汉朝统治手段的调整
B.民族平等政策的落实
C.民族交融方式的发展
D.华夏认同观念的加强
【答案】A
【解析】少数民族上层人物被封为侯爵,并让他们住在京城或者中原地区,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笼络并控制他们,这反映出汉朝统治手段的调整,不再是军事上的打压,而是较为温和的方式,故A项正确;当时没有民族平等政策,排除B;材料不属于民族交融方式的发展,排除C;材料主旨与华夏认同无关,只是汉朝加强对少数民族控制的手段,排除D。
15.中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对待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有关民族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B.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初期以反对满清统治为重心,后主张五族共和
C.康熙帝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崇尚儒家文化
D.唐太宗对匈奴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被西北各族尊称为“天可汗”
【答案】D
【解析】唐太宗是对突厥而非匈奴采取了“战而后和”的策略,所以被西北各族尊称为“天可汗”,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是坚持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初期的确是以反对满清统治为重心,后来也主张了五族共和,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康熙帝是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同时也崇尚儒家文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骞通西域后,设校尉管理屯田,“有副校尉,秩比二千石,丞一人,司马、候、千人各二人”。唐朝统一西域后,唐政府在西域驻扎重兵,任命各级官吏,推行内地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及府兵制,并在天山南路大兴屯田,使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推广至西域。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在一些不具备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汉王朝设立了一些专门机构,诸如西域都护府是包括今天新疆在内的辽阔西北边疆地区的最高管理机构。隋唐两朝实行较为开明的治边政策,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东西南北各边疆民族地区。元朝在地方上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对南部的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除设置宣慰司都元帅府、宣慰司、部元帅府、安抚司等机构外,大量任用土著首领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即史称的土官制度,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清朝政府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在地方,采用适合当地民族社会的统治体制,
如西藏以达赖和驻藏大臣协同管理噶厦政府制;西南地区改土归流酌情保留土司制;台湾为隶属福建的府州县制等等。
——据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加强对西域管理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及意义。
【答案】(1)措施:设置机构,加强对西域地区的政治军事管理;推广中原地区的赋税、军事制度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2)特点:治理体系日益完善(设置专门机构);因俗而治;注重维护中央权威。
意义:奠定了中国的基本疆域版图;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边疆开发;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形成了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基本模式。
【解析】(1)问根据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设校尉管理屯田”可得出设置机构进行管理;根据材料一“推行内地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及府兵制,并在天山南路大兴屯田”可得出推广中原地区的赋税、军事制度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不同时期边疆管理的措施可得出治理体系日益完善;据材料“土官制度”“西南地区改土归流酌情保留土司制”等信息可得出因俗而治;据材料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可得出加强中央集权,维护中央权威。第二小问,从边疆开发、民族认同、疆域版图、边疆治理模式等方面回答。
17.历史中的动物形象
材料一
史载,汉武帝为了追求西方的良马,使者往来西域络绎不绝。他在获取西域宝马之后,曾经兴致勃勃地作《天马歌》,欢呼这一盛事。“天马”远来的汉武帝时代,正是当政者积极开拓中西交通、取得空前成功的历史时期。“天马”实际上已经成为象征这一时代中西交通取得历史性进步的一种文化符号。
——摘编自王子今(新编中国史·秦汉史》
材料二
在长安,西域进贡的珍稀野驼、风脚驼被圈养在皇家苑囿中;皇家禁军之飞龙驼偶尔担负漕路粮米的运载任务;使者骑乘白骆驼或者明驼驰赴京师来报军情;公主出嫁和下葬的队伍中有骆驼负重而行;皇家子弟狩猎也带着骆驼出行;胡商牵引着骆驼满载西域珍宝进入西市,而骆驼本身也可能是此行的交易物品。
——摘编自杜远东《唐代骆驼研究》
材料三
随着国力的逐渐恢复,以明朝为核心的新的朝贡体系也逐步建立起来。麒麟在中国只是一种活在传说里的动物,一直被视为祥瑞的象征。永乐十二年“榜葛剌国王赛弗丁遣使奉表,献麒麒,并贡马及方物”,举国欢腾,被认为是祥瑞之兆。此后,海外诸国对华输出的动物随之增多。过于频繁的动物交流,也使明朝喂养所需的人力、物力不断加大。
——摘编自赵凯莉《明朝时期海外诸国对华输出动物考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马”“骆驼”成为汉唐时代文化符号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明朝时期以“麒麟”为代表的异域动物传入中国的现象。
【答案】(1)国力强盛;文化包容;中西交通发达,外交往增多;民族交流频繁。(任意三点叩可)
(2)是朝贡体系下中外交往的重要表现;加强了明朝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增加了明王朝对海外世界的了解;不以获得经济效益为目的,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天马’远来的汉武帝时代,正是当政者积极开拓中西交通、取得空前成功的历史时期”,联系材料二中“西域进贡的珍稀野驼、风脚驼被圈养在皇家苑囿中……”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力、政策、交通、外交和民族关系等方面分析可知,“天马”“骆驼”成为汉唐时代文化符号的原因主要有,国力强盛,文化包容,中西交通发达,外交往增多,民族交流频繁。
(2)评价:根据材料三中“
随着国力的逐渐恢复,以明朝为核心的新的朝贡体系也逐步建立起来”“海外诸国对华输出的动物随之增多。过于频繁的动物交流,也使明朝喂养所需的人力、物力不断加大”,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可知,朝时期“麒麟”为代表的异域动物传入中国,是朝贡体系下中外交往的重要表现,加强了明朝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增加了明王朝对海外世界的了解,不以获得经济效益为目的,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公元166年,汉朝与大秦(古罗马)进行丝绸的转手贸易,大秦派使者出访东汉;汉朝还与朝鲜、日本、越南有密切的交往,1784年,日本出土了汉光武帝赐给倭奴国(日本北九州一带)使者的金印“汉委(倭)奴国王”印。这些史实证明汉代对外交往的特征是(
)
A.对外交往以亚洲国家为主要对象
B.使者往来为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
C.对外交往的方式呈现多样化特点
D.对外交往的目的以经济利益为主
2.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264年的时间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下列有关遣唐使对日本的作用,表述最准确的是
A.传播了唐朝的先进科技
B.归国后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C.加强了中日两国政府之间的交流
D.促进了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
3.汉代都护作为一种管理边疆民族的机构或称之为官职,其形成线索是:使者校尉——护鄯善以西使者——并护南北道使者——西域都护。由此判断,西域都护(
)
A.由汉代使职发展而来
B.是汉王朝正式的官制
C.是西域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D.是汉代管理边疆的主要机构
4.据记载,本系闽南的地方海神妈祖于宣和五年被宋廷“敕授灵应夫人”,渐次传播到了环中国海各处,接受上至皇家,下至黎民百姓的顶礼膜拜。这一现象的深远影响是(
)
A.扩大了中国对外交往的范围
B.加强了中国对邻国的政治控制
C.促进华人群体共同信仰的形成
D.推动了中国与各国的文化交流
5.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是几千年来不断积淀的结果。秦朝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作出的最重要贡献是(?)
A.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水陆通道
B.设典客、典属国等管理民族事务
C.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与管理
D.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6.下列关于汉武帝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
B.最远抵达波斯湾
C.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
D.从水路沟通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
7.自古以来,中国统治者非常重视对边疆的管理经营,以下区域地图所示的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8.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侵扰。这些举措
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
B.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
C.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
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
9.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区调整疆界,归并事权;清查土地,清理财粮;选拔官吏,推进改土归流;建城池,设学校;同时废除原来土司的赋役制度,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土民所受的剥削稍有减轻。据此可知“改土归流”
A.彻底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
B.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治理
C.破坏了民族团结
D.使皇权空前强化
10.历代汉族统治者奉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而唐太宗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治,四海可使如一家”。材料主要说明唐朝
A.民族歧视观念消除
B.多元开放的外交理念
C.尊崇儒学以德治国
D.民族大一统意识增强
11.“天可汗”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具有实质意义,它的目的是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共存共荣。”据此分析,唐太宗被拥戴为“天可汗”的原因是
A.轻赋省刑
B.开明的民族政策
C.广开言路
D.任用贤良,提高行政效能
12.“终明之世,边防甚垂,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防御。”材料所指的防御对象是
A.匈奴
B.倭寇
C.蒙古
D.女真族
13.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地方自治性质的土司制。明代出现废除土司,改派流官的做法。到清雍正、乾隆年间,西南地区大规模“改土归流”。这一变化
A.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促使官僚政治开始形成
C.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
D.加剧了西南地区的落后
14.秦汉时期,较多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被封为侯爵,或在中央政府及地方政权中任职,他们有的长期居住在京城,有的定居在中原地区的各封地,与汉人杂处。上述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汉朝统治手段的调整
B.民族平等政策的落实
C.民族交融方式的发展
D.华夏认同观念的加强
15.中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对待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有关民族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B.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初期以反对满清统治为重心,后主张五族共和
C.康熙帝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崇尚儒家文化
D.唐太宗对匈奴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被西北各族尊称为“天可汗”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骞通西域后,设校尉管理屯田,“有副校尉,秩比二千石,丞一人,司马、候、千人各二人”。唐朝统一西域后,唐政府在西域驻扎重兵,任命各级官吏,推行内地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及府兵制,并在天山南路大兴屯田,使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推广至西域。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在一些不具备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汉王朝设立了一些专门机构,诸如西域都护府是包括今天新疆在内的辽阔西北边疆地区的最高管理机构。隋唐两朝实行较为开明的治边政策,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东西南北各边疆民族地区。元朝在地方上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对南部的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除设置宣慰司都元帅府、宣慰司、部元帅府、安抚司等机构外,大量任用土著首领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即史称的土官制度,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清朝政府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在地方,采用适合当地民族社会的统治体制,
如西藏以达赖和驻藏大臣协同管理噶厦政府制;西南地区改土归流酌情保留土司制;台湾为隶属福建的府州县制等等。
——据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加强对西域管理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及意义。
17.历史中的动物形象
材料一
史载,汉武帝为了追求西方的良马,使者往来西域络绎不绝。他在获取西域宝马之后,曾经兴致勃勃地作《天马歌》,欢呼这一盛事。“天马”远来的汉武帝时代,正是当政者积极开拓中西交通、取得空前成功的历史时期。“天马”实际上已经成为象征这一时代中西交通取得历史性进步的一种文化符号。
——摘编自王子今(新编中国史·秦汉史》
材料二
在长安,西域进贡的珍稀野驼、风脚驼被圈养在皇家苑囿中;皇家禁军之飞龙驼偶尔担负漕路粮米的运载任务;使者骑乘白骆驼或者明驼驰赴京师来报军情;公主出嫁和下葬的队伍中有骆驼负重而行;皇家子弟狩猎也带着骆驼出行;胡商牵引着骆驼满载西域珍宝进入西市,而骆驼本身也可能是此行的交易物品。
——摘编自杜远东《唐代骆驼研究》
材料三
随着国力的逐渐恢复,以明朝为核心的新的朝贡体系也逐步建立起来。麒麟在中国只是一种活在传说里的动物,一直被视为祥瑞的象征。永乐十二年“榜葛剌国王赛弗丁遣使奉表,献麒麒,并贡马及方物”,举国欢腾,被认为是祥瑞之兆。此后,海外诸国对华输出的动物随之增多。过于频繁的动物交流,也使明朝喂养所需的人力、物力不断加大。
——摘编自赵凯莉《明朝时期海外诸国对华输出动物考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马”“骆驼”成为汉唐时代文化符号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明朝时期以“麒麟”为代表的异域动物传入中国的现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