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传接球》教学设计
上课日期:
授课教师:
班级
六年级3班
场地
器材
场地:
篮球场
器材:
篮球
人
数
男
1次课
女
教材内容
篮球传接球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篮球的传接球的兴趣。
2技能目标:通过学生练习,大部分学生能全力投入篮球传接球的项目活动中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练习,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鉴赏能力及发展学生自学、自控、自调、自评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体验成功感。
重点难点
重点:蹬地伸臂
难点:协调用力
课的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及要求
练习负荷
次数
时
间
教师与学生的活动
组织形式
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2.准备活动
教师的活动:
教师学生相互问好。
考勤人数。
3.简述本节课内容与要求
3.带头做准备活动:头部运动
肩部运动
扩胸运动
腰部运动弓步压腿运动
侧压腿运动
膝关节运动
完关节运动
踝关节运动4×8个八拍。
4.带头做热身游戏并介绍热身游戏规则
“叫号接球”。
学生的活动:
热身跑操场两圈。
跟着老师完成热身活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组织的队形)
基本部分
篮球传接球
篮球传球
动作方法:传球时双手持球于胸腹之间,量走自然弯曲于体侧眼睛平视传球目标。传球时后脚蹬地发力,身体重心前移,两臂前伸,两手腕随之旋内,拇指用力下压食指中指用力拨球并将球传出,球出手后,两手向下略向外翻。
2.篮球接球
动作方法:接球时两眼注视来球,两臂迎球伸出,双手自然张开,两拇指成八字形,其它手指向前上方伸出,两手成一个半圆形。当手指触球时,双手将球握住,两臂顺势屈肘后引缓冲来球的力量,两手持球于胸腹之间。
组织:
学生成四列横队集合,教师在队伍中间
教法
教师用语言引导启发展示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发现、点评学生展示练习
要求:
1.动作示范正确
2.讲解少而精,声音洪亮
0
0
0
0
0
0
0
0
0
0
(组织的队形)
结束部分
总结本节课上出现的问题
清点人数,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