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版八上第一单元《水和水的溶液》助学练习卷(含答题卷和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ZJ版八上第一单元《水和水的溶液》助学练习卷(含答题卷和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18 14:29:4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ZJ版八上第一单元《水和水的溶液》助学练习卷(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26
2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每空1分,共26分)
21、(1)


(2)


22、(1)


(2)




23、(1)
;(2)

24、(1)
;(2)

25、(1)
;(2)
;(3)

26、(1)
;(2)


(3)


27、(1)
;(2)

(3)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28、



29、(1)


(2)
;(3)

30、(1)

(2)



四、分析计算题(共12分)
31、(1)解:
解:
32、(1)

(2)解:
(3)解:
学校
班级
学号
考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清风明月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
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
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
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
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
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
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
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
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
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ZJ版八上第一单元《水和水的溶液》助学练习卷(原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
B.水污染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
C.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2、质量为1kg、密度为0.4×103kg/m3的木块,在水中静止时所受浮力是(

A.
1kg
B.
2.5kg
C.
9.8N
D.
24.5N
3、下列少量物质加入试管中充分混合后形成悬浊液的是(
)
4、跳水运动员入水的过程中,他所受浮力F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5、配制2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
氯化钠晶体不纯
B.
称量时,砝码是生锈的
C.
砝码和氯化钠放错了盘,且移动游码
D.
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制溶液
6、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块把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同时松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比较松手时两者所受的浮力(

A.
木块大
B.
石块大
C.
两者一样大
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7、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打开汽水的瓶盖,汽水会自动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C.天气闷热时,鱼塘里的鱼总是在水面游动,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D.海水晒盐的原理是通过风吹日晒加快溶剂水的蒸发,从而使氯化钠晶体析出
8、小明在进行过滤操作时,看到实验桌上有如下仪器:漏斗、烧杯、滤纸、玻璃棒、铁架台,他还需要(
)
A.
蒸发皿
B.
铁圈
C.
天平
D.
酒精灯
9、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水面低于溢水口;将一块质量为m、体积为V的物块甲轻轻放入溢水杯中,溢出的水全部用空的小烧杯接住;物块甲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块甲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mg
B.?物块甲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ρ水gV
C.
小烧杯中水的重力一定等于mg????????
?????
D.?小烧杯中水的重力一定小于ρ水gV排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如图所示,洗手盆底部的出水口塞着橡胶制成的水堵头,则水堵头(  )
A.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但受到水的浮力
B.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也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C.受到水的压力,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D.受到水的压力,也受到水的浮力
11、比较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
A.温度相同
B.是否搅拌
C.食盐和蔗糖质量相等
D.食盐和蔗糖颗粒大小相同
12、如表是固体甲和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100
甲溶解度/克
0.73
0.165
0.121
0.076
乙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246
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10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会析出晶体,但溶液仍饱和
C.
20℃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0℃时,100克乙物质加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50%
13、有一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液甲,在一定温度下经历如下变化(
?

该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溶液丙再蒸发10g水,析出晶体质量一定大于3g
C.?
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
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14、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6
℃的水,小球恰好处于水面下,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温下降到0
℃的过程中,若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则小球所受浮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先不变,后变小,沉底后不变
 
B.先不变,后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沉底后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4
℃时最大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5、向一个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塑料瓶中装入密度为ρA的液体后密闭,把它分别放在盛有密度为ρ甲、ρ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F甲=F乙
B.ρ甲<ρ乙,ρ乙>ρA
C.ρ甲>ρ乙,ρ乙<ρA
D.ρ甲=ρ乙,F甲=F乙
16、小吴同学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在该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也不变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增大
17、有一实心球形物体,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N。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A.
5N
B.
7N
C.
12N
D.
14N
18、同容器内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丙>ρ乙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乙>p甲>p丙
C.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p'丙
D.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乙=F丙>F甲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19、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端悬挂一高度为1cm、质量为m的圆柱体,它在水中受到最大浮力为
mg/2,圆柱体下表面刚刚与水面接触到全部浸没后,测力计示数F拉及圆柱体所受的浮力F浮分别与浸入水中深度h关系图正确的是(???
)
?????
?
????
A
B
C
D
20、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如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美系图象(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8N???????????????????????
?
B.?圆柱体的高度是9cm
C.?四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4N?????????????
?
D.?圆柱体的密度是1.5×103kg/m3
二、填空题(本大题每空1分,共26分)
21、读“水循环”示意图和大气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1)图中环节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E的名称是

(2)生物生存需要水,各种生物有特殊的“本领”使之能生活在不同的水环境中。猴面包树体内能贮存大量的水,所以这种树能生活在沙漠缺水环境中。请以仙人掌或骆驼为例说明这类生物能生活在沙漠中的特殊本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写出两项即可)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22、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解水的实验,完成以下各题:
(1)电极A接电源的
极,B接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管内产生的气体可以使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实验说明

甲管内产生的气体是

管内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实验说明
水是由
组成的。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

23、在“研究物质的溶解性”实验中,小科将2.0g氯化钠放到少量水中,充分振荡后静置,如图甲。
(1)图甲中的氯化钠溶液是该温度下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对该试管进行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原溶液相比,
(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24、体积是100cm3,质量是90g的物体,将其缓缓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是
g;将其缓缓放入装满酒精的烧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________g。(ρ酒=0.8×103kg/m3)
25、某同学学习了浮力的有关知识后,制作了一台浮力秤,可方便地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甲所示。已知小筒底面积为0.001㎡,小筒和秤盘总重为0.6N。
(1)如图甲,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小筒受到的浮力是
N。
(2)如图甲,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应在小筒A处标出该浮力秤的
刻度。
(3)如图乙,在秤盘上放一物体后,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h为0.1m,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g取10N/kg)
(第25题图)
(第26题图)
26、某实验小组对不同条件下的硝酸钾的溶解情况进行了以下实验。
在甲、乙、丙三个烧杯中放入20g硝酸钾晶体,再分别加入50.0g冷水、热水与酒精,充分搅拌后(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结果如图所示。
(1)甲烧杯中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由以上实验可得出结论: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


(3)将乙烧杯中的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则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g。
再往乙烧杯中加入10g水,改变温度至t2℃时,溶液又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则t1
t2(填
“>”“<”或“=”)。
27、实验室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请你帮助完成。
(1)甲图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填写名称)。
(2)准确称量18g氯化钠,量取蒸馏水的体积如乙图所示,氯化钠完全溶解后所配制的溶液中溶
质质量分数是
(水的密度为1g/cm3)。
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依次是:氯化钠的称量、水的量取、
、装瓶并贴上标签。
请把丙图中试剂瓶上的标签填写完整:

(第27题图)
(第28题图)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28、小明过生日时,妈妈送给他一个内有“生日快乐”字样的小水晶球。小明想知道小水晶球的密度,于是他找来量筒、小玻璃杯和水,用如图的步骤测出小水晶球的密度。水晶球的质量是
g,水晶球的体积是
cm3;水晶球的密度是
g/cm3。
29、海水可以“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少量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兴趣小组同学按甲图中的步骤将粗盐进行提纯。
图甲
???
????
????
图乙
甲图中的操作①、②、③依次为乙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
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若要利用提纯出的精盐配制
100

12.5%的食盐溶液,则下仪器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
是________(填字母)。
a.烧杯???
b.10mL
量筒???
c.100mL
量筒???
d.滴管???
e.玻璃棒???
f.药匙
(3)?若(2)中配的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12.5%,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数字)
①称量食盐时,砝码放左盘食盐放右盘???
②将称好的食盐倒入烧杯时,有食盐洒落烧杯外
③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将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
30、为了直观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用粗铁丝做一个框,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在粗铁丝框上端悬吊一个金属块,下端放一小杯。在金属块的正下方,有一个溢水杯,溢水杯放置在铁架台的支架上,溢水杯跟金属块、粗铁丝都不接触。
(1)平稳缓慢地抬高溢水杯支架,使金属块完全浸没入水中(如图甲→乙→丙),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保持不变,说明

(2)再平稳缓慢地降低溢水杯支架,使金属块完全离开水面(如图丁)。可以计算出图丙中金属块所
受到的浮力约为
N,此时浮力的测量数值将会比真实数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四、分析计算题(共12分)
31、(4分)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此温度下将30g氯化钠放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求:
(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若将该溶液配制成16%的氯化钠溶液用于农业选种,需要加水(或增加溶质)多少克?
32、(8分)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方形容器里有一个重为8N、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物块M,M与容器底部不密合。以5mL/s的恒定水流向容器内注水,容器中水的深度h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请解答下列问题:
(1)当t=140s时,物块M在水中处于________(选填"沉底”悬浮”或“漂浮")状态。
(2)当t=140s时,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小是多少?
(3)图乙中a的值是多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ZJ版八上第一单元《水和水的溶液》助学练习卷(解析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
B.水污染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
C.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解析]A、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是溶剂,固体、气体是溶质,溶液中只要有水,水一定是溶剂,所以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故A正确;B、水污染途径有: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废水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和农药的任意使用,所以说水污染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故B正确;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于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故C正确;D、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D错误。
[答案]D
2、质量为1kg、密度为0.4×103kg/m3的木块,在水中静止时所受浮力是(

A.
1kg
B.
2.5kg
C.
9.8N
D.
24.5N
[解析]G木=m木g=1kg×9.8N/kg=9.8N,因为ρ木<ρ水,所以木块在水中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木块漂浮时F浮=G木=9.8N。
[答案]C
3、下列少量物质加入试管中充分混合后形成悬浊液的是(
)
[解析]A.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B.
面粉难溶于水,把面粉放到水里是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选项正确;C.
植物油不溶于水,把植物油放到水里是小液滴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故选项错误;学D.
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答案]B
4、跳水运动员入水的过程中,他所受浮力F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在运动员入水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V排先增大后不变,∵F浮=P水gV排,∴运动员受到的浮力先增大,后不变。故选A.
[答案]A
5、配制2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氯化钠晶体不纯
B.称量时,砝码是生锈的
C.砝码和氯化钠放错了盘,且移动游码
D.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制溶液
[解析]A.氯化钠晶体不纯,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B.称重时,码储定土琇的,云道成头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大,则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正确。C.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D.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制溶液,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
[答案]B
6、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块把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同时松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比较松手时两者所受的浮力(

A.
木块大
B.
石块大
C.
两者一样大
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解析]由于小木块的体积小于大石块的体积,所以浸没在水中时,大石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于小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p9u排可知,大石块所受的浮力大于小木块所受的浮力,虽然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但松手时小木块和大石块仍然浸没在水中时,所以大石块所受的浮力仍然大于小木块所受的浮力,A、C、D不符合题意,只有B符合题意。
[答案]B
7、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打开汽水的瓶盖,汽水会自动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C.天气闷热时,鱼塘里的鱼总是在水面游动,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D.海水晒盐的原理是通过风吹日晒加快溶剂水的蒸发,从而使氯化钠晶体析出
[解析]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并不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错误。B.打开汽水的瓶盖,汽水会自动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正确;C.天气闷热时,鱼塘里的鱼总是在水面游动,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正确;D.海水晒盐的原理是通过风吹日晒加快溶剂水的蒸发,从而使氯化钠晶体析出;正确。
[答案]A
8、小明在进行过滤操作时,看到实验桌上有如下仪器:漏斗、烧杯、滤纸、玻璃棒、铁架台,他还需要(
)
A.
蒸发皿
B.
铁圈
C.
天平
D.
酒精灯
[解析]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过滤操作的装置由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四种仪器组成。A、过滤时不需要进行蒸发,无需使用蒸发皿,故选项错误。B、过滤时需用铁圈固定漏斗,该仪器过滤时需用,故选项正确。C、过滤时不需要进行称量,无需使用天平,故选项错误。D、过滤时不需要进行加热,无需使用酒精灯,故选项错误。
[答案]B
9、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水面低于溢水口;将一块质量为m、体积为V的物块甲轻轻放入溢水杯中,溢出的水全部用空的小烧杯接住;物块甲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块甲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mg???????
??????B.?物块甲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ρ水gV
C.?小烧杯中水的重力一定等于mg????????
?????D.?小烧杯中水的重力一定小于ρ水gV排
[解析]由于溢水杯没有装满水,因此放入物块甲后,水不会立即流出来,而是先上升。当水面到达水嘴的高度时,才会有水排出,因此流到小烧杯内水的体积肯定小于静止时的V排,
即V水ρ水gV水<ρ水gV排;
G水<ρ水gV排

故D正确;
如果物体漂浮,那么它受到的浮力F浮力=G=mg,没有说明状态,故A错误;
物体甲受到的浮力为F浮力=ρ水gV排

而V排不一定等于V,故B错误;
溢水杯装满水时,且甲漂浮或悬浮时,小烧杯中水的重力才等于mg,由于状态未知且没有装满水,故C错误。
[答案]D
如图所示,洗手盆底部的出水口塞着橡胶制成的水堵头,则水堵头(  )
A.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但受到水的浮力
B.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也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C.受到水的压力,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D.受到水的压力,也受到水的浮力
[解析]洗手盆底部的出水口塞着橡胶制成的水堵头,因为水堵头的上方有水,则受到水压力,但水堵头的下方没有水,因为物体受到液体上下压力差才产生向上的浮力,所以水堵头不受水和浮力。
[答案]C
11、比较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
A.温度相同
B.是否搅拌
C.食盐和蔗糖质量相等
D.食盐和蔗糖颗粒大小相同
[解析]要比较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需要控制在相同的温度下,可以比较在相同量的水溶解食盐和蔗糖的质量的大小,可以比较相同量的食盐和蔗糖全部溶解需要的水的质量,颗粒大小不需要控制。
[答案]A
12、如表是固体甲和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100
甲溶解度/克
0.73
0.165
0.121
0.076
乙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246
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10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会析出晶体,但溶液仍饱和
C.
20℃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0℃时,100克乙物质加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50%
[解析]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会变为饱和溶液,故A错误;B、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10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会析出晶体,但溶液仍饱和,故B正确;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状态不能确定,所以20℃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故C错误;D、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1.6g,100克乙物质不能全部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为:31.6g/131.6g??×100%=24%,故D错误。
[答案]B
13、有一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液甲,在一定温度下经历如下变化(
?

该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溶液丙再蒸发10g水,析出晶体质量一定大于3g
C.?
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
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解析]A.若第一次蒸发10g水恰好形成的是饱和溶液,第二次温蒸发掉10克水,结果析出3克甲,说明10g水恰好溶解甲晶体等于3g,此时溶解度为30g;若第一次蒸发10g水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则第二次温蒸发掉10克水,结果析出3克甲,需要先蒸发一部分水形成饱和溶液,再蒸发水才能析出晶体,说明10g水中溶解的晶体的质量大于3g,此时溶解度大于30g,故A错误;
B.溶液丙肯定是饱和溶液,再蒸发10g
水,第三次恒温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或等于3g,故B错误;
C.溶液乙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C错误;
D.若溶液乙是饱和溶液,溶液丙为饱和溶液,则液乙和溶液丙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故D正确。
[答案]D
14、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6
℃的水,小球恰好处于水面下,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温下降到0
℃的过程中,若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则小球所受浮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先不变,后变小,沉底后不变
 
B.先不变,后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沉底后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4
℃时最大
(第14题图)
[解析]因烧杯里盛有6℃的水时,小球恰好悬浮,所以,小球的密度与此时水的密度相等,由图象可知:4℃的水的密度最大,6℃的水的密度比0℃时水的密度大,则当水的温度从6℃降到4℃时,水的密度增大,大于小球的密度,使小球上浮、最后漂浮;当水的温度从4℃降到0℃时,水的密度减小,最后小于小球的密度,使小球下沉、悬浮、最后下沉,综上可知,小球先上浮后下沉,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A
15、向一个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塑料瓶中装入密度为ρA的液体后密闭,把它分别放在盛有密度为ρ甲、ρ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F甲=F乙
B.ρ甲<ρ乙,ρ乙>ρA
C.ρ甲>ρ乙,ρ乙<ρA
D.ρ甲=ρ乙,F甲=F乙
[解析](1)∵塑料瓶漂浮
∴F甲=F乙=G;
(2)甲图:F浮=ρ甲V排g=ρAVg
∵V排>V,∴ρ甲<ρA;
(3)乙图:F浮=ρ乙V排g=ρAVg
∵V排<V
∴ρ乙>ρA;
[答案]B
16、小吴同学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在该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也不变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增大
[解析]在实验中,铝块受到重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对铝块的拉力和水对铝块的浮力之和。铝块从浸入水到浸没的过程中,铝块所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重力不变,则铝块受到的拉力变小,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也变小。台秤的示数大小等于台秤受到的压力大小,即烧杯对台秤
的压力。铝块所受到的浮力增大,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铝块对水会有一个竖直向下的反作用力,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也增大,烧杯对台秤的压力也随之增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
[答案]C
17、有一实心球形物体,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N。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A.5N
B.7N
C.12N
D.14N
[解析]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N,浮力F浮=G-F=12N-5N=7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液=P水gV排可知,物体全部浸没水中时浮力F浮'=2F浮=2×7N=14N;浮力F浮大于物体的重力G,故物体上浮,直至漂浮,物体此时受到的浮力:F浮'=G=12N。
[答案]C
18、同容器内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丙>ρ乙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乙>p甲>p丙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p'丙
D.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乙=F丙>F甲
[解析]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乙>ρ丙>ρ甲,所以A错误;B.因为液面相同,液体深度相同,所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乙=p甲=p丙;错误;C.因为容器相同,小球静止后,液体对容器底压力相同,容器底面积相同,则是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p'丙;错误。D.小于在甲中沉则小球浮力小于重力,乙和丙中漂浮,则小球的浮力等于重力,故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乙=F丙>F甲,正确。
[答案]D
19、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端悬挂一高度为1cm、质量为m的圆柱体,它在水中受到最大浮力为
mg/2,圆柱体下表面刚刚与水面接触到全部浸没后,测力计示数F拉及圆柱体所受的浮力F浮分别与浸入水中深度h关系图正确的是(???
)
A.??????B.?C.????????D.?
[解析]当圆柱体的下表面开始入水时,此时浮力为0,那么测力计的示数F=G=mg。随着深度的不断增大,V排变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不断变大。当圆柱体完全浸没后,它的浮力达到最大mg/2

此后V排不变,它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故C、D错误;
开始时,测力计的示数F=G=mg。根据F浮力=G-F拉可知,随着浮力的不断增大,测力计的示数不断减小。当浮力达到最大时,测力计的示数得到最小为:mg/2

此后示数保持不变,故A正确,B错误。
[答案]A
20、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如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美系图象(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8N???????????????????????
?B.?圆柱体的高度是9cm
C.?四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4N?????????????
?
D.?圆柱体的密度是1.5×103kg/m3
[解析]A.由图象可知,当h=0时,此时圆柱体没有进入水中,不受浮力。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G=F拉=12N,故A错误;
B.根据图象可知,圆柱体从下表面开始没入水中到完全浸没的深度:h=7cm=-3cm=4cm,因此圆柱体的高度是4cm,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改变,受到的浮力不再改变,则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F浮=G-F=12N-4N=8N,故C错误;
D.圆柱体的体积:
圆柱体密度:

故D正确。
[答案]D
二、填空题(本大题每空1分,共26分)
21、读“水循环”示意图和大气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1)图中环节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E的名称是

(2)生物生存需要水,各种生物有特殊的“本领”使之能生活在不同的水环境中。猴面包树体内能贮存大量的水,所以这种树能生活在沙漠缺水环境中。请以仙人掌或骆驼为例说明这类生物能生活在沙漠中的特殊本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项即可)
[解析](1)由图可知,A和H分别是海水蒸发和湖泊水蒸发,B与D是降水,C是水汽输送,E地表径流,F下渗;(2)仙人掌和骆驼都生活于缺水的沙漠中,保存水分和防止水分散失是它们生存必备的能力。
[答案](1)降水
地表径流
(2)保持水分能力强,
减少水分散失(合理即可)
22、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解水的实验,完成以下各题:
(1)电极A接电源的
极,B接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管内产生的气体可以使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实验说明
(2)甲管内产生的气体是

管内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实验说明
水是由
组成的。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

[解析](1)电解水实验,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是氧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是氢气,所产生的氧气与氢气体积比大约为1:2.由此可判断出甲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为氢气,那么电极A接电源的负极;乙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为氧气,那么电极B接电源的正极;(2)甲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为氢气,乙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为氧气,所以乙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
[答案](1)负;正;(2)氢气;乙;氢元素和氧元素;水氢气+氧气。
23、在“研究物质的溶解性”实验中,小科将2.0g氯化钠放到少量水中,充分振荡后静置,如图甲。
(1)图甲中的氯化钠溶液是该温度下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对该试管进行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原溶液相比,
(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1)通过观察法可知,试管底部还有未溶解的氯化钠固体,该温度下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2)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加热后原来没有溶解的氯化钠又溶解了,此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大。
[答案](1)饱和;
(2)变大。
24、体积是100cm3,质量是90g的物体,将其缓缓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是________g;将其缓缓放入装满酒精的烧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________g。(ρ酒=0.8×103kg/m3)
[解析](1)该物体的密度;
因为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所以它在水中漂浮,
那么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力=G=G排;
mg=m排g;
即m排=m=90g。
(2)因为该物体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
所以它在酒精中沉底;
溢出酒精的质量为:m排酒=
ρ酒精V物=0.8g/cm3×100cm3=80g。
[答案]90
80
25、某同学学习了浮力的有关知识后,制作了一台浮力秤,可方便地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甲所示。已知小筒底面积为0.001㎡,小筒和秤盘总重为0.6N。
(1)如图甲,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小筒受到的浮力是
N。
(2)如图甲,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应在小筒A处标出该浮力秤的
刻度。
(3)如图乙,在秤盘上放一物体后,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h为0.1m,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g取10N/kg)
[解析](1)如图甲所示,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小筒和秤盘总体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总浮力和重力相等,所以,小筒受到的浮力F浮=G总=0.6N;(2)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即物体的质量为0,应在小筒A处标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线;(3)筒浸入水中的深度h为0.1m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Sh=0.001m2×0.1m=1×10-4m3,此时小筒受到的总浮力F浮'=P水gV排=1.0×103kg/m3×10N/kg×1×10-4m3=1N,此时物体、小筒和秤盘总重力G总'=F浮'=1N,则该物体的重力G=G总'-G总=1N-0.6N=0.4N,由G=mg可得,该物体的质量m==G/g=0.4N/(10N/kg
)=0.04kg。
[答案](1)
0.
6;
(2)
零;
(3)0.04
26、某实验小组对不同条件下的硝酸钾的溶解情况进行了以下实验。
在甲、乙、丙三个烧杯中放入20g硝酸钾晶体,再分别加入50.0g冷水、热水与酒精,充分搅拌后(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结果如图所示。
(1)甲烧杯中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由以上实验可得出结论: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


(3)将乙烧杯中的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则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g。
再往乙烧杯中加入10g水,改变温度至t2℃时,溶液又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则t1
t2(填
“>”“<”或“=”)。
[解析](1)据图可以看出,甲烧杯中含有未溶解的固体,属于饱和溶液;(2)在热水中,固体能继续溶解,说明温度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酒精中,剩余未溶解的固体减少,故溶剂的种类影响固体的溶解度;(3)将乙烧杯中的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说明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恰好溶解该物质40g,故其溶解度是40g;再往乙烧杯中加入10g水,改变温度至t.℃时,溶液又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说明在t2℃时60g水中能溶解20g该物质,故在则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2℃时物质的溶解度。
[答案](1)饱和;(2)温度;溶剂的种类;(3)40;
>
27、实验室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请你帮助完成。
(1)甲图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填写名称)。
(2)准确称量18g氯化钠,量取蒸馏水的体积如乙图所示,氯化钠完全溶解后所配制的溶液中溶
质质量分数是
(水的密度为1g/cm3)。
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依次是:氯化钠的称量、水的量取、
、装瓶并贴上标签。
请把丙图中试剂瓶上的标签填写完整:

[解析](1)图中缺少玻璃棒,该仪器在溶解操作中用于搅拌;(2)图示所量取水的体积为82mL,因此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18g/(18g+82g)×100%≈18%;(3)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依次是:氯化钠的称量、水的量取、溶解、装瓶并贴上标签;标签至少要写上溶液名称及溶质质量分数,因此,标签上应写上:18%NaCl溶液。
[答案](1)玻璃棒;(2)18%;(3)溶解;18%NaCl溶液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28、小明过生日时,妈妈送给他一个内有“生日快乐”字样的小水晶球。小明想知道小水晶球的密度,于是他找来量筒、小玻璃杯和水,用如图的步骤测出小水晶球的密度。水晶球的质量是
g,水晶球的体积是
cm3;水晶球的密度是
g/cm3。
[解析]量筒读数时视线应平视刻度,所以一图为30ml;二图为60ml,三图为40ml;(1)水晶球体积:V=40ml-30ml=10ml=10cm3;(2)因为漂浮,所以水晶球所受重力:G=ΔG排,水晶球质量:m=G/g=ΔG排/g=ΔF浮/g=P水g(V排2-V排1)/g=
p水(V排2-V排1)=1.0g/cm3×(60cm3-30cm3)
=30g,水晶球密度:p=m/V=30g/10cm3=3g/cm3
[答案]10;
30;
3
29、海水可以“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少量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兴趣小组同学按甲图中的步骤将粗盐进行提纯。
图甲
???
????
????
图乙
甲图中的操作①、②、③依次为乙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
浊,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若要利用提纯出的精盐配制
100

12.5%的食盐溶液,则下仪器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
是________(填字母)。
a.烧杯???
b.10mL
量筒???
c.100mL
量筒???
d.滴管???
e.玻璃棒???
f.药匙
(3)?若(2)中配的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12.5%,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数字)
①称量食盐时,砝码放左盘食盐放右盘???
②将称好的食盐倒入烧杯时,有食盐洒落烧杯外
③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将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
[解析](1)
甲图中的操作①为溶解、②为过滤、③为蒸发,所以依次为乙图中的
CBA;
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2)配制
100

12.5%的食盐溶液
,需要烧杯、
100mL
量筒?
、滴管、玻璃棒;
(3)①称量食盐时,砝码放左盘食盐放右盘会使得溶液溶质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正确;②将称好的食盐倒入烧杯时,有食盐洒落烧杯外,会使溶质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正确;③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使所得水的实际体积偏大,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正确;④将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会使溶剂偏少,溶质质量分数偏大,错误。
[答案](1)C
B
A;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2)
a
c
d
e
;(3)



30、为了直观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用粗铁丝做一个框,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在粗铁丝框上端悬吊一个金属块,下端放一小杯。在金属块的正下方,有一个溢水杯,溢水杯放置在铁架台的支架上,溢水杯跟金属块、粗铁丝都不接触。
(1)平稳缓慢地抬高溢水杯支架,使金属块完全浸没入水中(如图甲→乙→丙),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保持不变,说明

(2)再平稳缓慢地降低溢水杯支架,使金属块完全离开水面(如图丁)。可以计算出图丙中金属块所
受到的浮力约为
N,此时浮力的测量数值将会比真实数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解析](1)平稳缓慢地抬高溢水杯支架,使金属块完全浸没入水中(如图甲→乙→丙),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金属块、粗铁丝框、小杯的总重力,图乙、丙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金属块对测力计的拉力、粗铁丝框、小杯和溢出水的重力之和,由于金属块对测力计的拉力等于金属块的重力与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之差,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保持不变,即:F甲=F丙;(2)由图丙、丁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图丁G=4.4N,图丙F示=3.2N,图丙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约为:F浮=G﹣F示=4.4N﹣3.2N=1.2N;金属块完全离开水面时要带出一些小水滴,使重力G测的数值偏大,根据F浮=G﹣F示可知,此时浮力的测量数值比真实数值将偏大。
[答案](1)金属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2)1.2;偏大;
金属块完全离开水面时要带出一些小水滴,使重力G测的数值偏大。
四、分析计算题(共12分)
31、(4分)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此温度下将30g氯化钠放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求:
(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若将该溶液配制成16%的氯化钠溶液用于农业选种,需要加水(或增加溶质)多少克?
[解析](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其涵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将30g氯化钠放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最多只能溶解18g,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8g/(18g+50g)×100%≈26.5%.(2)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68g+x)×16%=18gx=44.5g。
[答案](1)26.5%,(2)44.5g水
32、(8分)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方形容器里有一个重为8N、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物块M,M与容器底部不密合。以5mL/s的恒定水流向容器内注水,容器中水的深度h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请解答下列问题:
(1)当t=140s时,物块M在水中处于________(选填"沉底”悬浮”或“漂浮")状态。
(2)当t=140s时,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小是多少?
(3)图乙中a的值是多少?
[解析](1)物块M的体积V=(0.1m)3=0.001m3;
物块M的质量:;
物块M的密度;
即物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由图象可知:当t=140s时,水的深度为h=12cm,大于立方体物块M的边长为10cm;
则根据浮沉条件可知物块在水中将漂浮;
(2)当t=140s时,注入的水的体积V水=vt=5mL/s×140s=700mL=7×10-4m3

则G水=ρ水gV水=1.0×103kg/m3×10N/kg×7×10-4m3=7N;
所以液体对底部的压力F=G水+GM=7N+8N=15N;
(3)当t=40s时,正好是物块M处于刚刚开始漂浮的状态,则F浮=GM=8N,
根据F浮=ρ液gV排可得:;
所以深度。
[答案](1)漂浮(2)15N
(3)8c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