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检测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
姓名:
考号:
.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俗话说:“有舍才有得。”舍掉懒惰(duò)得到勤奋,舍掉散漫得到自律,舍掉虚(xū)荣得到真实……生活就是这样,只有学会舍,才有得……
B.整个山川,所有的景物,轮廓清晰,色彩分明,洋溢(yì)着丰盈篷勃,全然没有一丝寒冬的凝重与苍凉,绝不会让人感到寂(jì)寞。
C.站在山顶上,放眼而望,远方薄雾漂缈(miǎo);近看,山上的古庙里陈列(liè)着许多珍品,有些许游客在旁边欣赏着,讨论着造物主的神奇与伟大。
D.骗子说:“任何不称(chēnɡ)职或者愚蠢(chǔn)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是多么的滑嵇可笑啊。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50多年来,屠呦呦带领团队________,让青蒿素举世闻名。面对荣誉,屠呦呦________地淡定,耄耋之年依然矢志研究青蒿素的深层机制。她认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古老的中医药方能________。有识之士希望继屠呦呦之后,中医药人才能够________,群峰竞起。
A.攻坚克难 始终如一 永葆青春 一脉相承
B.攻坚克难 一如既往 历久弥新 薪火相传
C.殚精竭虑 始终如一 历久弥新 一脉相承
D.殚精竭虑 一如既往 永葆青春 薪火相传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A.刚走到早餐店的门口,我就闻到了从店内飘出来的一股浓浓的肉汤。
B.小鹏代表我校在全市数学建模大赛中夺冠,全校同学津津乐道地谈论此事,喜悦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C.我躲在属于我一个人的空中楼阁,沉醉于文字带给我的温暖。
D.在思源学校第一届田径运动会上,我们看到了同学们灿烂的笑容和欢乐的歌声。
4.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思源学校周边有些露天摊位售卖油炸和烧烤食品,放学后,总有一些学生去购买,作为班主任的你担心学生多吃此类食品会影响身体健康,你对学生们说:___________
A.“油炸和烧烤食品,质次价高,花钱买这类东西吃,不合算,你们就不要买了。”
B.“油炸和烧烤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多吃可能对身体健康有影响,你们正处在长身体阶段,最好不要吃这类东西。”
C.“街边露天摊位卫生条件差,售卖的食品质量很难保证,我都说了不许买,不许吃,你们记不住吗?”
D.“父母挣钱不容易,大家要学会节俭,少买那些街边小摊的东西。”
5.某班围绕“如何对待谣言”展开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记录,其中偏离议题的一项是
(
)(2分)
A.甲:我认为对待谣言要理智,以官方的权威信息为准,来源不明的信息要及时删去,避免二次转发。
B.乙:我认为要提高自己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不转发、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C.丙:我认为对待谣言要持有观望心态,只要做到自己不传谣就行了。
D.丁:我认为要自觉抵制网络谣言,对于没有正规来源的聊天截图、视频等信息,主动向网信、公安部门举报。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江 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描写了浣花溪畔幽美宁静的自然风光,表现出村居生活清悠闲适的情趣。
B.全诗是作者饱经颠沛流离之后,终获暂时安居的栖所,过上安定生活后的真实写照。
C.颈联描写妻子下棋、稚子做鱼钩的闲适而温情的画面,对饱经战乱之苦的作者来说,这是一份难得的幸福。
D.尾联表达出作者的闲适心境,有朋友供应粮食、有栖身之所,自己别无他求,安闲自在,内心充满欢悦和满足之情。
7.请从写景和传情两方面简要分析首句中“抱”的妙处。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10分)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①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②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③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其后行诣相者,曰:“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超问其状。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后坐事免官。
【注释】①徐令:徐县县令。②执:操持,做。③研:同“砚”。
8.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1)耻(
) (2)效(
)
(3)乃(
)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2)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10.请简要评价班超的为人。(3分)
(三)默写。(6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
。
(2)《秋词(其一)》中表达诗人豪迈乐观、抒发志向的诗句是:
,
。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触景生情,把现实与梦想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感情的诗句是
,
。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6分)
异质的小镇
王 族
①这就是达坂城了。高低不一的房子随着我的走近,也像是迈动着脚步向我走来。渐渐地,我们的距离缩短,这个由土房子和胡杨树,还有几条交叉的马路组合而成的小镇,就完完全全呈现在我面前了。
②面对这个让我魂牵梦绕、用了十年时间对它幻想和向往的小镇,我的脚步变得有些迟疑。这个浑身披着灰尘之衣的小镇,用一种在岁月深处沉静下来的安详,在默默地看着我。我甚至能感觉到从它苍茫的身体内传来一个声音:“我已等你很长时间了,你为何今天才来?”
③达坂城与新疆所有的小城小镇一样,都背倚雪山。从乌鲁木齐到达坂城,实际上只是顺着天山在前行。天山像一条扭动着身子的长龙,一直向南而去,而它高高仰起的头就是博格达,它高大,有一种孤独的美。一年又一年,不知有多少场雪落在这个龙头上,时间是个心灵手巧的裁缝,一针一线,用雪花为它缝制了一顶头冠,稳稳地为它戴上。达坂城被那顶头冠反射的光芒照亮,像一个备受呵护的孩子。
④现在,这个光芒像是不满足似的,从博格达一泻而下,迅猛而且不可置疑地将一股明亮的色彩在达坂城渐渐晕染开来。
⑤达坂城的房子大多为土质结构,再加上这里长年刮大风,所以,所有的房子都裂着斑驳的大缝,风一刮来,就直直地进了人家。走进一户人家的房屋,第一眼看见的是墙上的裂缝,但一束光亮却从这条裂缝中照进来,在屋中央投出一个好看的圆圈。房子的主人是一位七十多岁的长者,久久地坐在那个圆圈中看书,不起风的日子,墙上的裂缝倒是为他提供了极好的阅读条件。
⑥院子里,两只羊正在吃草,博格达的雪光将一部分草照亮,它们像是听到召唤似的,很自然地将嘴伸向被照亮的那些草。
⑦再往前走,就与一条小溪相遇了。溪水肯定是融化的雪水从天山缓缓地流淌到达坂城,它像是终于找到了家似的,慢悠悠地看着周围的一切。放眼望去,小溪环绕着小镇,像一条漂亮的纱巾,着实将这些土房子装饰了一番。在不远处,小溪汇成一个小水泊,雪山被水面直接映照出来。有几只鸟飞来,将水面倒映的雪山当作一面大镜子,想照照自己的英姿,不料双爪刚一着水,便觉出不对,赶紧扑棱着翅膀飞走,水面上的涟漪平静之后,博格达雪峰仍原原本本地倒映在水中。
⑧这是难得的一幕,人只要低下头,就可以看见平时需仰视才可以看见的雪峰。
⑨小镇上的人都行色匆匆,他们不把街道当回事,真正的生活和更丰富的世界在那些由街道向里延伸的小巷和每一座黄泥小屋中。我知道我不可急急地深入到小巷的人家里去,对于达坂城而言,每一个细微处都有着很丰富的内涵,我要让自己尽量缓慢地融会到每一个事物中去,成为这里的一分子,然后在浸润中体味另一种命运。
⑩爱一块土地,最终发现自己已成为这块土地的一部分,那才是最大的幸福。
?这异质的小镇,让人恍惚觉得,多少年前在梦里曾经相遇。而现在,它却已展现在了眼前。
(选自《风过达坂城》,有删改)
12.文章通过一幕幕场景,展现了小镇的“异质”。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完成填空。(3分)
雪山晕染小镇→
→
→溪水绕城→
.
13.请赏析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14.文章结尾一段有何作用?请分条概述。(6分)
1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7题。(7分)
藏羚羊跪拜
王宗仁
①这是好些年前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至今,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②那时候,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当年可可西里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眼下已经成为凤毛麟角了。
③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筒藏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
④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叉子枪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以后——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喝一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几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叉子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族聚居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求饶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拜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⑤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唯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也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⑥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膛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为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
⑦老猎人的开膛破腹半途而停。
⑧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还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叉子枪……
⑨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16.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④段中加点词“心头一软”是老猎人明白藏羚羊是在求他留它孩子的一条命。
B.第④段老猎人枪杀跪拜的藏羚羊是因为他是猎人,杀生是他谋生的手段。
C.第⑤段中老猎人难以入眠是因为不寻常的遭遇让他预感自己可能做了错事。
D.第⑧段中老猎人埋掉他的叉子枪是因为他被藏羚羊神圣的母爱感动。
17.文中说“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请简要概括体现老猎人“慈善”的细节。(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7分)
材料一:杨树、柳树的雌株才会飞絮?“并不是所有的杨树、柳树都会产生飞絮。”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良厚说,飞絮均来自于杨树和柳树的雌株。春季空中飘散的杨、柳飞絮其实是杨、柳雌树的种子和衍生物,杨、柳树为了传播繁衍下一代,每逢春天,就“派出”这些白色絮状的绒毛,携带着种子,以风为媒,漫天飞散。
杨树和柳树,都是雌雄异株的树种。李良厚进一步解释,到了春天,雄树的花粉花絮,会飘落在有黏液的雌株柱头上,受精之后,长成果实。而种子就在果实内包裹着,人们肉眼所看到的杨、柳飞絮,其实是种子的冠毛。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通过冠毛的飘浮作用,杨树和柳树得以完成自然繁衍。
据了解,一棵成熟的雌树能产生约1公斤的飞絮。
(选自《科技日报》2020.4)
材料二:什么样的天气条件会有飞絮?一般杨絮比柳絮提前一周飘飞,所以最早开始的一般为白毛杨,当日平均气温达到14℃的时候,白毛杨的果实就开始成熟炸裂了,杨絮开始飘飞。
为什么南方没有飞絮?飞絮最喜欢的天气标签有干燥、温暖和阳光充足。相比南方的多雨、温润的天气来说,北方春季的天气更符合杨树和柳树等雌雄异株植物传播繁衍。
如何应对漫天飞絮造成的困扰?躲:如果一定要外出,尽可能选择杨、柳絮比较少的早晨、晚上,或是雨后。当然,如果可以,躲在家里不出门,是最好的选择。捂:外出时,尽量做好防护,口罩、眼镜和外套一个都不能少。洗:每天最好清洗鼻腔2到3次。皮肤沾上杨、柳絮后,也要及时清除,最好用温水清洗。吃:在飞絮季,容易敏感的人群应该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调:春天本来就容易让人烦闷焦躁,尤其被漫天飞舞的杨、柳絮“骚扰”,会导致心情更差,所以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很重要。
(选自《一点资讯》2020.4)
材料三:“霭霭芳春朝,雪絮起青条。”每年春夏之交,漫天飞舞的杨、柳絮,成为不少城市居民的烦恼:过敏患者不堪其苦、遮挡视线影响交通、堆积过量见火就着。相关治理方法也多有报道:更新树种淘汰杨柳雌株、给树木注射药物减少飞絮、水枪冲洗修剪枝条等。不过,从各地实践来看,想取得明显效果,难度不小。
飞絮年年飘,治理还得出新招。认识到飞絮治理客观存在的难度,就更要提高治理的重视程度、加大行动力度。飞絮从几十年前“被忽视”到现在“受重视”,本身也反映了大家对生态产品需求的变化:缺林少绿时,希望城市尽快绿起来;绿色增多了,希望城市绿得更清新。变化带来了问题,也蕴藏着破解之策。要减少城市里飞絮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不妨多试试新机制、新技术、新思路。
北京今年的飞絮治理就有不少“首次”:首次“联合作战”,从园林绿化部门单打独斗升级为10个部门联合参与,其中,市科委支持飞絮防治关键技术攻关,公安部门为洒水车、喷水车等办理临时占道施工许可,分工细致;首次研发北京飞絮防治APP,精确到每条街道、每段路,逐一录入杨、柳雌株的位置生长状况等,为后续治理提供依据;首次向市民发布杨、柳飞絮预测预报信息。当然,新办法成效如何,还有待时间检验。好的经验要形成机制,不当之处要及时调整。
治理飞絮,既是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社会治理问题。奔着解决问题而去,哪里不合理就改哪里,做什么有成效就抓什么,面对老问题,多想些新招。要知道,每年春风一起,治理有没有成效,飞絮是不会说谎的。
(选自《人民日报》)
18.下列说法与原文的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3分)
A.春季空中飘散的杨、柳飞絮是杨、柳雄株为繁衍而派出的种子和衍生物。
B.南方没有飞絮是因为飞絮最喜欢的天气标签有湿润、温暖和阳光充足。
C.各地治理飞絮的方法,如淘汰雌株等,从实践看,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D.飞絮从被“被忽视”到“受重视”,反映出大家对生态产品需求的变化。
19.请你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给科学治理飞絮提出三条合理化的建议。(4分)
四、名著阅读(10分)
20.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明代小说家施耐庵的《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B.猪八戒是《西游记》中深受人们喜爱的角色,他有很多缺点,但也不失忠勇和善良。
C.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后更名为《朝花夕拾》。
D.《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21.《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为主的散文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狗·猫·鼠》中狗和猫成了仇家的原因。(3分)
22.假如你是西游取经团队的首领人物,现在需要补充力量,要从下面的妖魔中选择两人加入取经团队,你会选择谁?并简述理由。(4分)
备选人物:①偷袈裟的黑熊精;②吐火的红孩儿;③用金刚琢套兵器的青牛精;④小雷音寺的黄眉怪。
五、写作(50分)
23.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6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检测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
姓名:
考号:
.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2分)
A.俗话说:“有舍才有得。”舍掉懒惰(duò)得到勤奋,舍掉散漫得到自律,舍掉虚(xū)荣得到真实……生活就是这样,只有学会舍,才有得……
B.整个山川,所有的景物,轮廓清晰,色彩分明,洋溢(yì)着丰盈篷勃,全然没有一丝寒冬的凝重与苍凉,绝不会让人感到寂(jì)寞。
C.站在山顶上,放眼而望,远方薄雾漂缈(miǎo);近看,山上的古庙里陈列(liè)着许多珍品,有些许游客在旁边欣赏着,讨论着造物主的神奇与伟大。
D.骗子说:“任何不称(chēnɡ)职或者愚蠢(chǔn)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是多么的滑嵇可笑啊。
【解析】B.篷勃—蓬勃;C.漂缈—缥缈;D.称(chèn),滑嵇—滑稽。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B)(2分)
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50多年来,屠呦呦带领团队________,让青蒿素举世闻名。面对荣誉,屠呦呦________地淡定,耄耋之年依然矢志研究青蒿素的深层机制。她认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古老的中医药方能________。有识之士希望继屠呦呦之后,中医药人才能够________,群峰竞起。
A.攻坚克难 始终如一 永葆青春 一脉相承
B.攻坚克难 一如既往 历久弥新 薪火相传
C.殚精竭虑 始终如一 历久弥新 一脉相承
D.殚精竭虑 一如既往 永葆青春 薪火相传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C)(2分)
A.刚走到早餐店的门口,我就闻到了从店内飘出来的一股浓浓的肉汤。
B.小鹏代表我校在全市数学建模大赛中夺冠,全校同学津津乐道地谈论此事,喜悦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C.我躲在属于我一个人的空中楼阁,沉醉于文字带给我的温暖。
D.在思源学校第一届田径运动会上,我们看到了同学们灿烂的笑容和欢乐的歌声。
【解析】A.搭配不当,应在“肉汤”后加上“香”;B.语义重复,“津津乐道”与“谈论”重复;D.搭配不当,“看到”不能与“歌声”搭配。
4.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B)(2分)
思源学校周边有些露天摊位售卖油炸和烧烤食品,放学后,总有一些学生去购买,作为班主任的你担心学生多吃此类食品会影响身体健康,你对学生们说:___________
A.“油炸和烧烤食品,质次价高,花钱买这类东西吃,不合算,你们就不要买了。”
B.“油炸和烧烤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多吃可能对身体健康有影响,你们正处在长身体阶段,最好不要吃这类东西。”
C.“街边露天摊位卫生条件差,售卖的食品质量很难保证,我都说了不许买,不许吃,你们记不住吗?”
D.“父母挣钱不容易,大家要学会节俭,少买那些街边小摊的东西。”
5.某班围绕“如何对待谣言”展开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记录,其中偏离议题的一项是
(C)(2分)
A.甲:我认为对待谣言要理智,以官方的权威信息为准,来源不明的信息要及时删去,避免二次转发。
B.乙:我认为要提高自己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不转发、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C.丙:我认为对待谣言要持有观望心态,只要做到自己不传谣就行了。
D.丁:我认为要自觉抵制网络谣言,对于没有正规来源的聊天截图、视频等信息,主动向网信、公安部门举报。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江 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这首诗描写了浣花溪畔幽美宁静的自然风光,表现出村居生活清悠闲适的情趣。
B.全诗是作者饱经颠沛流离之后,终获暂时安居的栖所,过上安定生活后的真实写照。
C.颈联描写妻子下棋、稚子做鱼钩的闲适而温情的画面,对饱经战乱之苦的作者来说,这是一份难得的幸福。
D.尾联表达出作者的闲适心境,有朋友供应粮食、有栖身之所,自己别无他求,安闲自在,内心充满欢悦和满足之情。
【解析】诗中虽部分表现欢悦轻松之情,但结尾句仍流露落寞不欢之情,使人有惆怅之感。
7.请从写景和传情两方面简要分析首句中“抱”的妙处。
运用了拟人手法,概括了草堂周围的环境,一弯清流绕宅而过;传达出诗人与周围自然山水的融合无间,体现了诗人的自适和惬意。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10分)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①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②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③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其后行诣相者,曰:“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超问其状。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后坐事免官。
【注释】①徐令:徐县县令。②执:操持,做。③研:同“砚”。
8.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1)耻( 以……为耻 ) (2)效( 效仿 )
(3)乃( 于是 )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家境贫寒,(班超)常常被官府雇佣去抄写文书来供养他的母亲。
(2)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班超说:“眼光短浅的人怎么知道壮士的志向呢?”
10.请简要评价班超的为人。(3分)
示例:有志向;孝顺父母;勤劳。
【参考译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班超有很大的志向,不拘泥于小节。但品性孝顺,在家里经常辛勤地做粗活,并不认为是劳苦羞耻的事。他很有口才,并且广泛地涉猎典籍。
永平五年,他哥哥班固被征召做了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一起随哥哥到了洛阳。家境贫寒,(班超)经常被官府雇佣去抄写文书来供养他的母亲。长时间的劳作后,(有一次)曾经停止抄录工作,扔掉笔感慨道:“大丈夫没有别的志向,也应当效仿傅介子、张骞,出使异城,建立功业,来获取封侯的功名,怎么能长期做这种替人抄抄写写的事呢?”身边的人都取笑他。班超说:“眼光短浅的人怎么知道壮士的志向呢?”后来遇见一个看相的人,这人对他说:“尊敬的长者,你虽是一个平常的读书人,但日后定当封侯于万里之外。”班超想问个究竟。这看相的指着他说:“你有燕子一般的下巴,老虎一样的头颈,燕子会飞,虎要食肉,这是个万里封侯的命相。”过了好久,明帝有一次问起班固:“你弟弟现在在哪里?”班固回答说:“在帮官府抄书,以此所得来供养母亲。”于是明帝任命班超为兰台令史,后来因犯了过失而被免官。
(三)默写。(6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秋词(其一)》中表达诗人豪迈乐观、抒发志向的诗句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触景生情,把现实与梦想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感情的诗句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6分)
异质的小镇
王 族
①这就是达坂城了。高低不一的房子随着我的走近,也像是迈动着脚步向我走来。渐渐地,我们的距离缩短,这个由土房子和胡杨树,还有几条交叉的马路组合而成的小镇,就完完全全呈现在我面前了。
②面对这个让我魂牵梦绕、用了十年时间对它幻想和向往的小镇,我的脚步变得有些迟疑。这个浑身披着灰尘之衣的小镇,用一种在岁月深处沉静下来的安详,在默默地看着我。我甚至能感觉到从它苍茫的身体内传来一个声音:“我已等你很长时间了,你为何今天才来?”
③达坂城与新疆所有的小城小镇一样,都背倚雪山。从乌鲁木齐到达坂城,实际上只是顺着天山在前行。天山像一条扭动着身子的长龙,一直向南而去,而它高高仰起的头就是博格达,它高大,有一种孤独的美。一年又一年,不知有多少场雪落在这个龙头上,时间是个心灵手巧的裁缝,一针一线,用雪花为它缝制了一顶头冠,稳稳地为它戴上。达坂城被那顶头冠反射的光芒照亮,像一个备受呵护的孩子。
④现在,这个光芒像是不满足似的,从博格达一泻而下,迅猛而且不可置疑地将一股明亮的色彩在达坂城渐渐晕染开来。
⑤达坂城的房子大多为土质结构,再加上这里长年刮大风,所以,所有的房子都裂着斑驳的大缝,风一刮来,就直直地进了人家。走进一户人家的房屋,第一眼看见的是墙上的裂缝,但一束光亮却从这条裂缝中照进来,在屋中央投出一个好看的圆圈。房子的主人是一位七十多岁的长者,久久地坐在那个圆圈中看书,不起风的日子,墙上的裂缝倒是为他提供了极好的阅读条件。
⑥院子里,两只羊正在吃草,博格达的雪光将一部分草照亮,它们像是听到召唤似的,很自然地将嘴伸向被照亮的那些草。
⑦再往前走,就与一条小溪相遇了。溪水肯定是融化的雪水从天山缓缓地流淌到达坂城,它像是终于找到了家似的,慢悠悠地看着周围的一切。放眼望去,小溪环绕着小镇,像一条漂亮的纱巾,着实将这些土房子装饰了一番。在不远处,小溪汇成一个小水泊,雪山被水面直接映照出来。有几只鸟飞来,将水面倒映的雪山当作一面大镜子,想照照自己的英姿,不料双爪刚一着水,便觉出不对,赶紧扑棱着翅膀飞走,水面上的涟漪平静之后,博格达雪峰仍原原本本地倒映在水中。
⑧这是难得的一幕,人只要低下头,就可以看见平时需仰视才可以看见的雪峰。
⑨小镇上的人都行色匆匆,他们不把街道当回事,真正的生活和更丰富的世界在那些由街道向里延伸的小巷和每一座黄泥小屋中。我知道我不可急急地深入到小巷的人家里去,对于达坂城而言,每一个细微处都有着很丰富的内涵,我要让自己尽量缓慢地融会到每一个事物中去,成为这里的一分子,然后在浸润中体味另一种命运。
⑩爱一块土地,最终发现自己已成为这块土地的一部分,那才是最大的幸福。
?这异质的小镇,让人恍惚觉得,多少年前在梦里曾经相遇。而现在,它却已展现在了眼前。
(选自《风过达坂城》,有删改)
12.文章通过一幕幕场景,展现了小镇的“异质”。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完成填空。(3分)
雪山晕染小镇→阳光投出圆圈→雪光照亮草→溪水绕城→水泊映照雪山
13.请赏析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从句中“找到了家似的”“慢悠悠地看着”,可看出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溪水以人的情感;同时,此句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溪水比作一条漂亮的纱巾,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水缓缓流淌到达坂城的情态,从而突出达坂城小镇的“异质”,表达了作者对达坂城的热爱之情。
14.文章结尾一段有何作用?请分条概述。(6分)
①结构上:篇末点题,总结全文,照应前文。②内容上:写了小镇的“异质”,抒发了作者对达坂城这个“异质”的小镇的热爱。③点明文章中心,深化文章主旨。
1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①对达坂城小镇的向往。②对达坂城小镇的热爱。③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④对达坂城人们生活的向往。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7题。(7分)
藏羚羊跪拜
王宗仁
①这是好些年前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至今,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②那时候,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当年可可西里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眼下已经成为凤毛麟角了。
③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筒藏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
④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叉子枪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以后——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喝一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几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叉子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族聚居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求饶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拜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⑤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唯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也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⑥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膛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为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
⑦老猎人的开膛破腹半途而停。
⑧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还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叉子枪……
⑨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16.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
A.第④段中加点词“心头一软”是老猎人明白藏羚羊是在求他留它孩子的一条命。
B.第④段老猎人枪杀跪拜的藏羚羊是因为他是猎人,杀生是他谋生的手段。
C.第⑤段中老猎人难以入眠是因为不寻常的遭遇让他预感自己可能做了错事。
D.第⑧段中老猎人埋掉他的叉子枪是因为他被藏羚羊神圣的母爱感动。
【解析】第④段还没写到藏羚羊跪拜是在求他留它孩子的一条命。
17.文中说“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请简要概括体现老猎人“慈善”的细节。(4分)
①他猎杀所得的钱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并含泪祝愿他们平安无事。②见到藏羚羊下跪并流下两行长泪,他“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③射杀当日,他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开宰、扒皮;夜里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④藏羚羊的腹膛被打开后,他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⑤他安葬藏羚羊的同时埋掉叉子枪,从此不再打猎。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7分)
材料一:杨树、柳树的雌株才会飞絮?“并不是所有的杨树、柳树都会产生飞絮。”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良厚说,飞絮均来自于杨树和柳树的雌株。春季空中飘散的杨、柳飞絮其实是杨、柳雌树的种子和衍生物,杨、柳树为了传播繁衍下一代,每逢春天,就“派出”这些白色絮状的绒毛,携带着种子,以风为媒,漫天飞散。
杨树和柳树,都是雌雄异株的树种。李良厚进一步解释,到了春天,雄树的花粉花絮,会飘落在有黏液的雌株柱头上,受精之后,长成果实。而种子就在果实内包裹着,人们肉眼所看到的杨、柳飞絮,其实是种子的冠毛。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通过冠毛的飘浮作用,杨树和柳树得以完成自然繁衍。
据了解,一棵成熟的雌树能产生约1公斤的飞絮。
(选自《科技日报》2020.4)
材料二:什么样的天气条件会有飞絮?一般杨絮比柳絮提前一周飘飞,所以最早开始的一般为白毛杨,当日平均气温达到14℃的时候,白毛杨的果实就开始成熟炸裂了,杨絮开始飘飞。
为什么南方没有飞絮?飞絮最喜欢的天气标签有干燥、温暖和阳光充足。相比南方的多雨、温润的天气来说,北方春季的天气更符合杨树和柳树等雌雄异株植物传播繁衍。
如何应对漫天飞絮造成的困扰?躲:如果一定要外出,尽可能选择杨、柳絮比较少的早晨、晚上,或是雨后。当然,如果可以,躲在家里不出门,是最好的选择。捂:外出时,尽量做好防护,口罩、眼镜和外套一个都不能少。洗:每天最好清洗鼻腔2到3次。皮肤沾上杨、柳絮后,也要及时清除,最好用温水清洗。吃:在飞絮季,容易敏感的人群应该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调:春天本来就容易让人烦闷焦躁,尤其被漫天飞舞的杨、柳絮“骚扰”,会导致心情更差,所以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很重要。
(选自《一点资讯》2020.4)
材料三:“霭霭芳春朝,雪絮起青条。”每年春夏之交,漫天飞舞的杨、柳絮,成为不少城市居民的烦恼:过敏患者不堪其苦、遮挡视线影响交通、堆积过量见火就着。相关治理方法也多有报道:更新树种淘汰杨柳雌株、给树木注射药物减少飞絮、水枪冲洗修剪枝条等。不过,从各地实践来看,想取得明显效果,难度不小。
飞絮年年飘,治理还得出新招。认识到飞絮治理客观存在的难度,就更要提高治理的重视程度、加大行动力度。飞絮从几十年前“被忽视”到现在“受重视”,本身也反映了大家对生态产品需求的变化:缺林少绿时,希望城市尽快绿起来;绿色增多了,希望城市绿得更清新。变化带来了问题,也蕴藏着破解之策。要减少城市里飞絮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不妨多试试新机制、新技术、新思路。
北京今年的飞絮治理就有不少“首次”:首次“联合作战”,从园林绿化部门单打独斗升级为10个部门联合参与,其中,市科委支持飞絮防治关键技术攻关,公安部门为洒水车、喷水车等办理临时占道施工许可,分工细致;首次研发北京飞絮防治APP,精确到每条街道、每段路,逐一录入杨、柳雌株的位置生长状况等,为后续治理提供依据;首次向市民发布杨、柳飞絮预测预报信息。当然,新办法成效如何,还有待时间检验。好的经验要形成机制,不当之处要及时调整。
治理飞絮,既是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社会治理问题。奔着解决问题而去,哪里不合理就改哪里,做什么有成效就抓什么,面对老问题,多想些新招。要知道,每年春风一起,治理有没有成效,飞絮是不会说谎的。
(选自《人民日报》)
18.下列说法与原文的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D)(3分)
A.春季空中飘散的杨、柳飞絮是杨、柳雄株为繁衍而派出的种子和衍生物。
B.南方没有飞絮是因为飞絮最喜欢的天气标签有湿润、温暖和阳光充足。
C.各地治理飞絮的方法,如淘汰雌株等,从实践看,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D.飞絮从被“被忽视”到“受重视”,反映出大家对生态产品需求的变化。
【解析】A.是杨、柳雌树的种子和衍生物。B.飞絮最喜欢的天气标签有干燥、温暖和阳光充足。C.对应材料三,由第一段“相关治理方法也多有报道:更新树种淘汰杨柳雌株、给树木注射药物减少飞絮、水枪冲洗修剪枝条等”“从各地实践来看,想取得明显效果,难度不小”可知,选项中“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的表述不正确。
19.请你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给科学治理飞絮提出三条合理化的建议。(4分)
①不在人口聚居的地方栽植杨、柳树;②尝试利用科技手段优化林木品种,减少飞絮;③多部门“联合作战”,掌握飞絮动态,及早控制。
四、名著阅读(10分)
20.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3分)
A.明代小说家施耐庵的《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B.猪八戒是《西游记》中深受人们喜爱的角色,他有很多缺点,但也不失忠勇和善良。
C.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后更名为《朝花夕拾》。
D.《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解析】《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21.《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为主的散文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狗·猫·鼠》中狗和猫成了仇家的原因。(3分)
一次,动物们要开会议事,让狗去请大象。结果狗将猫当成了大象请来了,受到动物们的嗤笑。从此,狗和猫就成了仇家。
22.假如你是西游取经团队的首领人物,现在需要补充力量,要从下面的妖魔中选择两人加入取经团队,你会选择谁?并简述理由。(4分)
备选人物:①偷袈裟的黑熊精;②吐火的红孩儿;③用金刚琢套兵器的青牛精;④小雷音寺的黄眉怪。
示例一:选择黑熊精。因为它虽生于草莽,然精于文墨,关心国家大事,喜高谈阔论,可以增加团队的文化含量;而且黑熊精功夫较强,它使一柄黑缨长枪,善于变化,手段厉害。示例二:选择红孩儿。红孩儿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孩子,他使用一杆丈八火尖枪,武功非凡,而且炼成三昧真火的手段,这样的人物加入团队必会大大提高战斗力,确保斩妖除魔,成功到达西天。
五、写作(50分)
23.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