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中的化学

文档属性

名称 海水中的化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7-07 17:22:17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本单元我们都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人们是如何从海洋中提取需要的物质为人类服务的呢?
蒸馏法、结晶法、膜法
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哪些?
为了保护淡水资源,我们该如何做?
蒸馏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份的_______ 不同分离出淡水;
高压反渗透膜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份的________不同分离出淡水。
沸点
颗粒大小
镁合金相机机身
镁铝合金的笔记本外壳
镁铝合金的门
镁铝合金的自行车
镁铝合金的机械铸件
镁合金的汽车外壳金属涂层
钛镁合金的飞机
人们是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呢?
你能否说说海水制镁的流程。
海水中本来就有氯化镁,从海水中提取MgCl2时,为什么要先向海水中加入石灰乳,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低,加入石灰乳的目的是使镁元素转化到沉淀中富集起来并除去其他杂质。
富集的方法在化学上是常用的,如蒸发浓缩溶液、化学沉淀富集法、萃取等。
海水提镁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上述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有哪些?
氯化镁
氢氧化镁
海水或卤水

石灰乳
盐酸
通电
1
2
3
你能否说说海水晒盐的流程
海水晒盐的原理是什么?
结晶池
蒸发池
海水
粗盐
母液
结晶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蒸发
蒸发
此溶液饱和吗?
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该溶质,看能否继续溶解
蒸发少量水后,看有无晶体析出
该溶液不饱和,因为没有晶体析出
降温后看有无晶体析出
在我国某些地区流传着“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说法,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
1、冬天捞碱的原理是什么?夏天晒盐的原理是什么?
蒸发结晶
降温结晶
2、冬天为何碱结晶析出,而盐不析出?
0 温度/℃
溶解度
/g
Na2CO3
NaCl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⑴2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A物质属于______物质。
(2)2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
20 t 温度/℃
溶解度
/g
30
A
B
C
P
30g
易溶
B﹥C ﹥ A
65
t℃时,A和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降温结晶
(3)20℃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______g 。
(4) 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要从A的饱和溶液中析出A固体,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2、氨盐水和食盐水哪种溶液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原因是什么?
3、比较分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
你认为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
氨盐水显碱性,比中性的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
10℃ 20℃ 30℃ 40℃ 50℃
碳酸氢钠 8.1 9.6 11.1 12.7
氯化铵 33.3 37.2 41.4 45.8 50.4
碳酸氢钠首先结晶析出,因为在温度相同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小。
C、O
氨碱法制纯碱
1、由NaCl制Na2CO3,还需要补充含 元素的物质?你判定的依据是什么?
什么
碳酸钠溶液
石灰水
氢氧化钠
+
(1)实验过程:①把石灰水加入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充分搅
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OH)2===CaCO3↓+2NaOH
②再通过过滤 操作,得到无色滤液。
③将无色滤液通过蒸发操作,得到白色固体。
(2)猜想:得到的白色固体是纯氢氧化钠吗?三位同学分别作出以下猜想:
小玲:是纯净的氢氧化钠!
小芳:可能还含有氢氧化钙!
小强:也可能含有 。
Na2CO3
请用不同类别的物质验证小强的猜想——
加入试剂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也可能含有碳酸钠
1.取样溶于水
2.加入?
实验操作
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有(或无)气泡
有(或无)沉淀产生
有(或无)沉淀产生
含有(或不含有)Na2CO3
Na2CO3
受到生活垃圾工厂各种污染文昌海面出现几十处赤潮
畅谈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谢谢大家!《海水中的化学》复习课学案
【复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海水中所蕴含的主要物质,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2、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理解饱和溶液、结晶、溶解度等概念,
3、知道工业制取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认识纯碱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对资源进行科学开发的观念。
2、通过对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的分析,树立元素守恒观
【重难点:】
重点:通过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树立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难点:工业制取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利用溶解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
教法:启发引导、情境引入、多媒体辅助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重温教材 本单元我们都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人们是如何从海洋中提取需要的物质为人类服务的呢? 回忆、交流、回答思考 让学生回忆、重温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播放视频 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丰富,但能供人类直接饮用的淡水资源不到总水量的1%,人类面临着严重的淡水危机,如何解决淡水危机问题,人们把目光投向了海洋 观看视频 让学生通过了解海水淡化的过程,认识用化学方法解决社会问题
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哪些?为了保护淡水资源,我们该如何做? 思考、回答 了解海水淡化的原理树立节水意识
观看图片 金属镁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人们使用的镁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 观看图片并思考 了解镁的应用
海水制镁 人们是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呢?你能否说说海水制镁的流程。海水中本来就有氯化镁,从海水中提取MgCl2时,为什么要先向海水中加入石灰乳,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查阅教材、思考、回答 让学生了解海水制镁的流程及原理,感悟富集方法的应用
海水晒盐 播放海水晒盐视频展示晒盐流程及原理 观看视频、总结流程、说出原理 了解海水晒盐的流程及原理
习题训练 出示习题 判断正误、交流辩论 加深对饱和溶液的理解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在我国某些地区流传着“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说法,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1、冬天捞碱的原理是什么?夏天晒盐的原理是什么?2、冬天为何碱结晶析出,而盐不析出? 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回答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理解及应用
海水制碱 1、由NaCl制Na2CO3,还需要补充含什么元素的物质?你判定的依据是什么?2、氨盐水和食盐水哪种溶液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 思考交流回答 通过由NaCl制Na2CO3,还需要补充含什么元素的物质,引导学生学会从元素守恒的角度思考“原料选择的问题”,树立元素守恒观。通过思考题,帮助学生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
情境探究——碳酸钠的性质 创设情境让学生探究碳酸钠的性质 阅读情境,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创设情境,利用碳酸钠和石灰水来制取氢氧化钠,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化学转化的方法可以提高物质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总结出碳酸钠的性质
展示图片 同学们看了这些触目惊心的图片,有何感想,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当海洋被严重污染后,鱼类死了,鸟类死了,同学们想想一下,下一个灭亡的将是谁?-人类 观看图片、谈认识、感想 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知识梳理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知识,大屏幕展示 归纳、总结 对知识进行整合、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养成对知识进行整合梳理的好习惯,形成利用网络图整理知识的能力
畅谈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谈收获 对本节课的收获进行交流
附:知识网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