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件:6.20《师说》--4(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课件:6.20《师说》--4(沪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8-18 08:0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师 说
韩愈一、复习 辨音析字1、字音
句读 相师 或不
位卑 近谀 欤
郯子 苌弘 老聃
子蟠 经传 贻
1、字音
(doù) (xiāng) (fǒu)
(bēi) (yú) (yú)
(tán) (cháng) (dān)
(pán) (zhuàn) (yí)二、思考题: 1、按要求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2、第二段文字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第三段的分论点是什么?用了哪些 论证方法?读第一段:按要求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1)表明中心的句子:
(2)表明教师作用的句子:
(3)表明从师必要性的句子:

(4)表明择师原则的句子:1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终不解矣。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2、对比论证: 对比一:“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
对比二:“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
结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
对比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结论:“士大夫”之智乃反不及“巫医乐 师百工之人。”3、课文第三段所用论证方法
引证:孔子的言和行
结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三、课文结构师道之
不传赠李蟠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于其子 于其身
巫医乐 士大夫
师百工圣人无
常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孔子言:三人行(引用)
孔子行:无常师(举例)
“耻学于师”
“其志乃反
不及”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 之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3)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4)句读之不知
(5)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6)君将哀而生之乎
(7)蚓无爪牙之利
(8)吾欲之南海
1 代词,他
2 代词,这些
3 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4结构助词,的
5代词,代“六艺经传”
6 代词,我
7助词,定语 后置的标志
8 动词,到 往
四、梳理虚、实词其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代词,他
代词,那些
代词,指圣人
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
副词,大概
前指士大夫,后指“这”(一)道
1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 吾师道也
3 道相似也
4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5 余嘉其能行古道道理道理 道德学问 风尚风尚(二)传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师道之不传也就矣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动词,传授动词,流传名词,读zhuan,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三)师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吾从而师之
3、吾师道也
4、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6、齐师伐我名词,老师意动用法,以…为师动词,学习动词,从师名词,乐师名词,军队(四)于1、而耻学于师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师不必贤于弟子
4、不拘于时向对于比被(五)则1、于其身,则耻师焉
2、问之,则曰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却

表示分句并列
就是是(六)乎1、生乎吾前
2、嗟乎!师道之不传也就矣
3、王侯将相宁有中乎相当于介词于,比
句末助词,不译
用在句末表示反问、疑问五、练习1、下列加点字意义不同于其他的一项(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犹且从师而问焉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或师焉,或不焉
2、与例句中“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例句: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A、其皆出于此乎
B、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BA翻译: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译: 不理解句读,不能解释疑惑,有的人从师 学习,有的人不从事学习。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译:现在的一般人,他们低于圣人也很多,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辱。谢 谢 观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