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物质的转化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5 物质的转化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18 15:2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节
物质的转化(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学习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掌握物质间相互转化的规律。
2、能利用物质转化的规律寻找制取物质的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建构物质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了解自然界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章中已经学习了酸碱盐的一些知识,在本节的前几课时中也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已经初步具备了物质转化的一些知识,但还没有将知识串成一条线,没有形成一个整体,所以通过本课时内容的学习,要让学生的能力得以提升,让学生学会将零散的知识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感受物质之间的彼此联系的统一整体。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利用物质转化的规律寻找制取物质的途径。
难点:利用物质转化的规律寻找制取物质的途径。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预期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讲授新课
师:1、老师在家里做了白醋泡生鸡蛋的实验,经过两天后可以得到一个无壳鸡蛋。2、现在我们用实验室中的盐酸泡鸡蛋,大概两小时后就可以得到一个无壳鸡蛋,现在请一位同学上来做实验。3、如果现在是用碳酸泡鸡蛋,你觉得这个反应可以进行吗?播放视频
观察图片观察实验现象生答:产生气泡;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并写出化学方程式)。学生猜测观看视频生答:可以,但是时间比较长。
观察图片,让学生也很想自己做一个无壳鸡蛋,同时让学生上来做实验,可以检测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和近距离观察实验现象。
讲授新课
师:拿出学习单,完成课中互学1师:判断这8种物质的类别并板书。
师:现在拿出信封中的卡片,比一比,哪组写出的化学方程式多。师:叫一位代表上来写化学方程式,其他组补充,直到补充完整。师:通过以上的活完成课中互学3.师:叫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归纳出的物质转化规律到黑板连线。
完成第1题(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小组派代表回答:
每组同学:先判断俩俩会反应的物质,然后写出化学方程式。组内:讨论、交流、展示、归纳组间:展示、点评、纠错(通过写出的10条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判断物质类别并归纳)连4条横线、4条交叉线、2条折线
让学生回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加强对物质转化规律的理解,用卡片的形式激起学生的兴趣,便于组内讨论等操作。通过组与组之间的比较让学生感到有成就感。学会归纳、整理
拓展提升
利用8圈图,找出制取盐的10种方法。完成书本63页思考与讨论3练习(PPT)
观察、判断先独立思考,再组内讨论,最后组间交流、点评
学会读图、交流并获取有效信息,也是对本节课的小结。
课堂小结
利用8圈图小结:本节课
学习了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今后我们将用更多的方法探索更多的规律。
作业布置
书本64页课后练习第3、4、5题
作业本B
板书设计
第5节
物质的转化(4)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时间比较紧张,没掌握好时间,导致在完成8圈图时产物没写完整;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环节也分析不够,需要更近一步分析。但是我的引入还是比较好的,从醋酸到盐酸再到碳酸,那么这节课学生的参与度也是比较广,基本每位同学都有参加每一个活动。
金属
盐+金属
非金属
碱性
氧化物
酸性
氧化物
+O2
+O2




+H2O
+H2O
H+
+
+OH-
无氧酸盐
含氧酸盐
盐+水
盐+盐
盐+酸
盐+碱
盐+氢气
金属
盐+金属
非金属
碱性
氧化物
酸性
氧化物
+O2
+O2




+H2O
+H2O
H+
+
+OH-
无氧酸盐
含氧酸盐
盐+水
盐+盐
盐+酸
盐+碱
盐+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