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
1.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以900
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指的是瞬时速度
B.火车从杭州到北京的速度约为120
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C.汽车速度计上显示70
km/h,指的是汽车一段行程中的平均速度
D.某高速公路上的限速为1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解析:选A 子弹穿过枪口的速度,与枪口这一位置相对应,所以是瞬时速度,故A正确;火车从杭州到北京的速度与过程相对应,所以是平均速率,故B错误;汽车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是指汽车在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的速度大小,即为瞬时速度的大小,故C错误;某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指的是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故D错误。
2.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设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白底、红圈、黑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
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杭州还有100
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
A.8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位移
B.8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路程
C.80
km/h是瞬时速度,100
km是位移
D.80
km/h是瞬时速度,100
km是路程
解析:选D 80
km/h指的是瞬时速度,100
km指的是路程,故D正确。
3.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回到抛出点,此过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路程、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
B.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0
C.路程0、位移2h、平均速度0
D.路程2h、位移h、平均速度
解析:选B 路程与轨迹有关,位移与始、末位置有关,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所以小球运动的路程为2h,位移为0,平均速度为0,选项B正确。
4.1
000
m体能测试中,小明沿某圆形400
m跑道从A点出发,其成绩为3分40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平均速率为0.58
m/s
B.小明的平均速率为0.91
m/s
C.小明的瞬时速度为0.91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为0.58
m/s
解析:选D 小明的路程为x=1
000
m,正好转2圈半,所以位移为s≈127.4
m,故平均速度为v==
m/s≈0.58
m/s,平均速率为==
m/s≈4.55
m/s,故A、B、C错误,D正确。
5.做直线运动的一质点经过P点时的瞬时速度为3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在经过P点后的1
s内的位移是3
m
B.它在经过P点前的1
s内的位移是3
m
C.它在以过P点的时刻为中间时刻的1
s内的位移是3
m
D.若从P点开始匀速行驶1
s,它在1
s内的位移是3
m
解析:选D 由于不知质点的运动性质,则经过P点后的1
s内的位移可能是3
m,而经过P点前的1
s内的位移也可能为3
m,而它以过P点的时刻为中间时刻的1
s内的位移不一定是3
m,故A、B、C错误;当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则以过P点的时刻为中间时刻的1
s内的位移是3
m,但质点不一定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从P点开始匀速行驶1
s,质点在1
s内的位移是3
m,故D正确。
6.(多选)甲、乙两质点运动的v
?t图像如图所示,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和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若甲、乙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解析:选AD 由题图可知,质点甲以2
m/s的速度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质点乙以2
m/s的速度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质点甲、乙的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不同;在相同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不同。若甲、乙两质点从同一点开始运动,由于两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反,则两质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综上所述,选项A、D正确,选项B、C错误。
7.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这个质点在4
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
20
m/s
C.前4
s内质点的位移一直在增大
D.4
s末的速度与初速度相同
解析:选B 由题图可知质点的初速度沿负方向,大小为20
m/s,并且在2
s末质点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故A、C错误,B正确;4
s末的速度与初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错误。
8.“五米三向折返跑”的成绩反映了人体的灵敏素质,测定时,受试者听到口令起跑,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从起点A全力跑向5
m处的B点并用手触摸折返线处后折返返回A点,然后依次到C点、D点最终返回A点,所用时间即为“五米三向折返跑”的成绩,现测得某受试者成绩为7.50
s,该受试者在测试全过程中的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0,0
B.4
m/s,0
C.2
m/s,0
D.30
m/s,3
m/s
解析:选B 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所以受试者的路程x=(5+5)×3
m=30
m,平均速率==
m/s=4
m/s,位移s=0,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则平均速度为零。故B正确,A、C、D错误。
9.某年某月,我国三大舰队齐赴南海举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各种先进设备相继亮相。假设一架“歼?15”战机于某日8点整从静止的“辽宁号”航母起飞,在8点18分正好抵达距航母680
km的指定位置,战机仪表显示此段行程为800
km。试求:
(1)战机此段过程的平均速率和飞行100
m大约需要的时间;
(2)此段过程中战机的平均速度大小。
解析:(1)由题意可知,战机飞行的时间
t=18
min=1
080
s,
此段时间飞行路程正好为800
km,所以平均速率
==
m/s≈741
m/s
飞行100
m所用的时间t′==
s≈0.135
s。
(2)平均速度是用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来表示,位移是680
km,
所以v==
m/s≈630
m/s。
答案:(1)741
m/s 0.135
s (2)630
m/s
10.汽车从制动到停止共用了5
s。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
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9
m、7
m、5
m、3
m、1
m。汽车开始制动时的瞬时速度为v0,汽车在前1
s和前2
s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和v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1更接近v0,且v1大于v0
B.v1更接近v0,且v1小于v0
C.v2更接近v0,且v2大于v0
D.v2更接近v0,且v2小于v0
解析:选B 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用以该点为起点的一段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代替,时间越短越接近该点的瞬时速度,则v1更接近v0,因是减速运动,则v111.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又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N到M的过程中,A的平均速率最大
B.三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
C.三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不相同
D.到达M点时A的速率最大
解析:选A 相同时间内,A运动的路程最长,故A的平均速率最大;A、B、C位移相同,故三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无法判断到达M点时谁的速率最大。只有选项A正确。
12.(多选)A、B两个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B.前4
s内A的速度一直小于B的速度
C.t=4
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t=4
s时,A、B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解析:选BC 由题图可知,两物体的速度均沿正方向,运动方向相同,故A错误;0~4
s内A的速度一直小于B的速度,故B正确;t=4
s时,两图线相交,表示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故C正确,D错误。
13.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2,它在全程的平均速度设为v;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2′,它在全程的平均速度设为v′。下列关于v与v′的值表示正确的是( )
A.v=,v′=
B.v=,v′=
C.v=,v′=
D.v=,v′=
解析:选D 设总时间为2t,则v==。设总位移为2s,则v′==,故D正确。
14.登山运动中,小张用100
min由宿营地X爬到山顶Y。在山道上通过的路程是2
400
m,相对于X升高了1
200
m,水平距离为1
600
m,如图所示,求:
(1)小张由X运动到Y位移的大小;
(2)小张爬山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3)他的朋友小李从Z点爬山,比小张晚20
min开始,平均速率为0.5
m/s,还比小张早20
min到达山顶,问小李由Z爬到Y共通过了多少路程?
解析:(1)由X到Y位移的大小为s=
m=2
000
m。
(2)小张爬山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v==
m/s≈0.33
m/s。
(3)小李爬山所用的时间为
t2=100
min-20
min-20
min=60
min。
小李由Z爬到Y通过的路程为
x=v2t2=0.5×60×60
m=1
800
m。
答案:(1)2
000
m (2)0.33
m/s (3)1
800
m速度
1.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以900
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指的是瞬时速度
B.火车从杭州到北京的速度约为120
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C.汽车速度计上显示70
km/h,指的是汽车一段行程中的平均速度
D.某高速公路上的限速为1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2.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设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白底、红圈、黑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
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杭州还有100
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
A.8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位移
B.8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路程
C.80
km/h是瞬时速度,100
km是位移
D.80
km/h是瞬时速度,100
km是路程
3.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回到抛出点,此过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路程、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
B.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0
C.路程0、位移2h、平均速度0
D.路程2h、位移h、平均速度
4.1
000
m体能测试中,小明沿某圆形400
m跑道从A点出发,其成绩为3分40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平均速率为0.58
m/s
B.小明的平均速率为0.91
m/s
C.小明的瞬时速度为0.91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为0.58
m/s
5.做直线运动的一质点经过P点时的瞬时速度为3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在经过P点后的1
s内的位移是3
m
B.它在经过P点前的1
s内的位移是3
m
C.它在以过P点的时刻为中间时刻的1
s内的位移是3
m
D.若从P点开始匀速行驶1
s,它在1
s内的位移是3
m
6.(多选)甲、乙两质点运动的v
?t图像如图所示,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和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若甲、乙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7.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这个质点在4
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
20
m/s
C.前4
s内质点的位移一直在增大
D.4
s末的速度与初速度相同
8.“五米三向折返跑”的成绩反映了人体的灵敏素质,测定时,受试者听到口令起跑,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从起点A全力跑向5
m处的B点并用手触摸折返线处后折返返回A点,然后依次到C点、D点最终返回A点,所用时间即为“五米三向折返跑”的成绩,现测得某受试者成绩为7.50
s,该受试者在测试全过程中的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0,0
B.4
m/s,0
C.2
m/s,0
D.30
m/s,3
m/s
9.某年某月,我国三大舰队齐赴南海举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各种先进设备相继亮相。假设一架“歼?15”战机于某日8点整从静止的“辽宁号”航母起飞,在8点18分正好抵达距航母680
km的指定位置,战机仪表显示此段行程为800
km。试求:
(1)战机此段过程的平均速率和飞行100
m大约需要的时间;
(2)此段过程中战机的平均速度大小。
10.汽车从制动到停止共用了5
s。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
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9
m、7
m、5
m、3
m、1
m。汽车开始制动时的瞬时速度为v0,汽车在前1
s和前2
s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和v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1更接近v0,且v1大于v0
B.v1更接近v0,且v1小于v0
C.v2更接近v0,且v2大于v0
D.v2更接近v0,且v2小于v0
11.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又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N到M的过程中,A的平均速率最大
B.三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
C.三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不相同
D.到达M点时A的速率最大
12.(多选)A、B两个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B.前4
s内A的速度一直小于B的速度
C.t=4
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t=4
s时,A、B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3.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2,它在全程的平均速度设为v;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2′,它在全程的平均速度设为v′。下列关于v与v′的值表示正确的是( )
A.v=,v′=
B.v=,v′=
C.v=,v′=
D.v=,v′=
14.登山运动中,小张用100
min由宿营地X爬到山顶Y。在山道上通过的路程是2
400
m,相对于X升高了1
200
m,水平距离为1
600
m,如图所示,求:
(1)小张由X运动到Y位移的大小;
(2)小张爬山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3)他的朋友小李从Z点爬山,比小张晚20
min开始,平均速率为0.5
m/s,还比小张早20
min到达山顶,问小李由Z爬到Y共通过了多少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