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上)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1.知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3.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4.学会与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目标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
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即诸葛
亮)所发明。另一种说法则是
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
的帽子,因而得名。孔明灯点燃后为什么会向上空漂浮。你能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吗?
导入新知
你能让乒乓球恢复原状吗?
提出问题
说明:乒乓球被压瘪了,但是没有裂口。
解释:乒乓球里的气体热胀冷缩
追问:乒乓球里的气体受热膨胀,质量是否改变?乒乓球内气体的密度如何变化?
ρ=
m
V
归纳总结:气体的密度受温度影响。
热水
想想做做
动手做一个纸风车,并把纸风车水平悬挂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方,观察风车是否转动。
合作探究
【思考】你知道是什么推动了风车吗?可得到什么结论?
风的形成
高温
低温
陆地
海洋
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根据密度
,密度变小;气体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
通常情况下,固体和液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变化不大,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
北方冬天连续降温后,好多家庭的太阳能水管、室外的自来水管经常发生水管冻裂的现象,是“冻”的吗?你知道原因吗?试着回答。
解释:从密度表可知,常压下,冰的密度比水的小,所以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就把水管胀裂了。
提出问题
资料:
常压,0℃:ρ冰=0.9×103kg/m3
常压,常温:ρ水=1.0×103kg/m3
问:水不符合“热胀冷缩”规律吗?
分析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图像,你能得到哪些发现?
温度
体积
4℃
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
在我们常见的物质中,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最大。
一般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么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所以我们说物质的密度是个定值是有条件的。
如何鉴别金手镯是否为纯金?
提出问题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人们可以根据密度来鉴别不同的物质。
1.先求出物质的密度。
2.查密度表确定。(此方法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真伪)
3.若不同物质的密度相等的情况下用其它方法来鉴别物质。如:气味,颜色,透明度,硬度,可燃性等等。
(1)勘探队员在野外勘探时,通过对样品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确定矿藏和种类及其经济价值。
密度的应用:物质的鉴别
(2)商业中鉴别牛奶、酒等的浓度。
(3)农业生产中配制盐水选种。
(干瘪的种子密度小;饱满的种子密度大)
(4)根据不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交通工具、航空器材中,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材料、玻璃钢等复合材料;
在产品包装中,常采用密度小的泡沫塑料作填充物,防震,便于运输,价格低廉。
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
例1.右图所示是一种简易的实验装置。将它放在无风且光线充足的地方,黑色塑料瓶在阳光的照射下,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密度______而上升,从瓶口冲出推动纸风轮转动。
变小
巩固新知
例2
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
缩冷胀的性质
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
B、C、D、E处的温度分
别为4℃、3℃、2℃、1℃、0℃
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C
巩固新知
例3
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C
巩固新知
例4
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即将首飞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 )
A.密度小
B.弹性小
C.体积小
D.硬度小
A
巩固新知
归纳总结
1.密度与温度
(1)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2)风的形成: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从而上升
(3)水的反常膨胀:在0-4℃,温度升高时,水的密度变大
2.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1)物质鉴别
(2)材料科学
夏天空调开冷风档时,出风口叶片一般朝上;而冬天开热风挡时,出风口叶片通常朝下。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用到了什么原理?
课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