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四年级上册3.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 四年级上册3.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18 22:5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教科版
四年级上
第三单元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新课聚焦
我们都玩过橡皮筋,拉一拉会有什么感觉?
我们能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吗?
橡皮筋富有弹性,
拉伸后可以缩回复原。
新课聚焦
  利用橡皮筋的这种弹性可以驱动小车。把橡皮筋缠绕在小车车轮的轴上,松开转动车轮的手,橡皮筋就会带动车轮转动,从而使小车运动起来。
拉长的橡皮筋具有能量,释放后可以产生动力。
科学探索
探索一:组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
实验过程中怎样让小车停下来?
制作步骤:
(1)把橡皮筋连接起来,一端固定
在车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车轴
上。
科学探索
探索一:组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
(2)转动车轮,让橡皮筋在
车轴上缠绕,松开手车
轮就会转动。
科学探索
制作须知与原理
制作须知
制作原理
(1)橡皮筋套在车架上稍拉伸后,接近车轴位置,不要太长,也不
要太短。太长了,缠绕的前一两圈没有弹力;太短了,多缠绕
几圈弹力就太强,车轮容易打滑。
(2)如果车轮多缠绕几圈橡皮筋后开始打滑,可以给小车加上一些
重物,如在小车上加一些钩码,直到小车可以顺利向前运动。
实验用的小车车轮与车轴是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车轴转动就会带着车轮一起转动。我们把橡皮筋缠绕在小车车轮的车轴上,松开转动车轮的手,橡皮筋就会带动车轴转动,从而使小车运动起来。
科学探索
小车行驶方向与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方向的关系。
当我们把橡皮筋往后绕时,松开转动
车轮的手,橡皮筋就会回缩,从而带
动车轴向前转动,使小车前进。
当我们把橡皮筋往前绕时,松开转动
车轮的手,橡皮筋就会回缩,从而带
动车轴向后转动,使小车后退。
  先推测一下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然后设计实验检验我们的推测。
科学探索
探索二:研究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
    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
科学探索
探索二:研究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
    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
实验目的:
研究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
实验猜想:
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多,小车行驶得
;橡皮筋
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少,小车行驶得
。(填“远”或“近”)
科学探索
实验材料:
安装好的小车一辆、软米尺一个、橡皮筋若干、记录表一份。
实验步骤:
(1)确定一人为操作员,两人为测量员,一人为
记录员。
(2)在小车的车轴上缠绕不同圈数的橡皮筋来做
对比实验。建议缠绕的圈数为10、15、20圈,
相同圈数各实验3次。
科学探索
探索二:研究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
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
(3)每次实验都要从相同的
起点开始,并要准确找
到终点,用软米尺测量
出距离并及时填好记录
表。
科学探索
实验记录(1)
橡皮筋在车轴
上缠绕的圈数
实验次数
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厘米)
小车行驶距离(远、中等、近)
测量距离
平均距离
10
1
50
52

2
55
3
53
科学探索
实验记录(2)
橡皮筋在车轴
上缠绕的圈数
实验次数
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厘米)
小车行驶距离(远、中等、近)
测量距离
平均距离
15
1
70
70
中等
2
71
3
68
科学探索
实验记录(3)
橡皮筋在车轴
上缠绕的圈数
实验次数
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厘米)
小车行驶距离(远、中等、近)
测量距离
平均距离
20
1
88
90

2
91
3
92
我发现: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橡皮筋被拉伸的长度越(

),橡皮筋产生的弹力越(

),
驱动小车行驶的距离越(

)。
科学探索
实验分析与结论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
橡皮筋缠绕圈数多时要比缠绕圈数少时产生的力大,因此作用在小车上的力就大。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多,小车行驶得远;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少,小车行驶得近。
在一定的限度内,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多,它的弹力大,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长,小车行驶得远;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少,它的弹力小,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短,小车行驶得近。
科学探索
研讨一: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哪里?
  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橡皮筋的弹力。
  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科学探索
  研讨二: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
  在一定的限度内,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得越远。因为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它产生的弹力越大,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越长,小车行驶得也就越远。
拓展提高
生活中弹力的应用
  人们利用弹力还可以做很多事情。如球类、撑杆跳、蹦床、衣裤松紧带、弹弓、弓箭、拉力器等,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拓展提高
尝试让橡皮筋产生不同大小的力。
  准备3根细绳、6根橡皮筋、7个质量相同的钩码,如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我们会观察到,挂的钩码越多,橡皮筋伸得越长,它的弹力就越大。此时虽然每组橡皮筋都是两根,但是产生了不同大小的力,力的大小我们可以依据钩码的数量来判断。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橡皮筋产生的动力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距离。橡皮筋在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形变。当物体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就是弹力。
板书设计
小车行驶距离越远(近)
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少)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产生的弹力越大(小)
作用的时间越长(短)
弹力:当物体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
个力就是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