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汽化与液化——2021-2022学年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同步课时作业
1.加油站悬挂如图所示的警示标志,原因是汽油容易发生(
)
A.液化
B.汽化
C.凝固
D.熔化
2.下列实际操作中能够有效加快蒸发的措施是(
)
A.将新鲜的蔬菜放入冰箱冷藏室
B.给盛有墨水的瓶子加盖
C.把碗里的水倒入盘中
D.冬季,在手上涂抹油脂类护肤品
3.已知氮气、氧气和氢气的沸点分别为和,将这三种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混合后逐渐降温至,在降温的过程中,它们液化的先后次序是(
)
A.氢气、氧气、氮气
B.氧气、氮气、氢气不液化
C.氢气、氮气、氧气不液化
D.氢气、氧气、氮气不液化
4.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
℃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
)
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5.2020年9月5日下午5时,临沂上空惊现巨型“蘑菇”云(如图)。关于云,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它是水蒸气
B.它是汽化的结果
C.形成过程吸热
D.形成过程放热
6.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性运用物理知识。对图中所蕴含物理知识的解释错误的是(
)
A.自制简易冰箱利用蒸发吸热来保存食物
B.把鱼埋在冰粒中利用了冰温度较低且熔化吸热来保鲜鱼
C.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凝固吸热来保存蔬菜
D.新疆坎儿井利用地下水渠引水,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
7.某兴趣小组以相同的烧杯盛等量的水,以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丙杯为隔沙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烧杯外物质的温度分别为水温100
℃、油温300
℃、沙温600
℃,且观察到乙、丙两烧杯中的水呈沸腾状态,则三杯水的温度高低顺序为(
)
A.
B.
C.
D.
8.如图所示,电冰箱利用制冷剂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制冷剂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下列有关电冰箱工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冷剂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放热
B.制冷剂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
C.制冷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
D.制冷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凝华、放热
9.住在非洲沙漠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当地人发明了一种简易的“沙漠冰箱”,如图所示。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满潮湿的沙子。使用时将食物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对内罐中的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
根据上文,请回答:
(1)将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目的是________。
(2)经常向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目的是________。
10.小燕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1)如图甲所示,是小燕安装的实验装置,合理的安装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
①烧杯和水
②酒精灯
③铁杆A和温度计(含纸板)
④铁圈B和石棉网⑤铁架台
在上述器材中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_。
(2)如表是小燕记录的实验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实验过程中,她发现在第2
min时,水中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3)根据如表所示数据请在图乙中的坐标上绘出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
(4)由数据及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
(5)通过学习,小燕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________(填“保持大火”或“调为小火”)的道理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汽油在常温下就会汽化形成汽油的蒸汽,汽油蒸汽的浓度高到一定程度,遇到火花就会燃烧,引发火灾。故选B。
2.答案:C
解析:将新鲜的蔬菜放入冰箱冷藏室,减慢了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速,同时也降低了温度,故减慢了蒸发,故A不合题意;给盛有墨水的瓶子加盖,减慢了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速,故减慢了蒸发,故B不合题意;把碗里的水倒入盘中,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水分的蒸发,故C符合题意;在手上涂抹油脂类护肤品,主要是为了防止手上的水分蒸发,避免手上的皮肤因变干而受冻,故D不合题意。故选C。
3.答案:B
解析:由于氮气、氧气和氢气的沸点分别为和,将这三种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混合后逐渐降温至,首先液化的是氧气,然后是氮气,氢气不会液化。故A、C、D错误,B正确。
4.答案:D
解析: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酒精受热就会汽化形成酒精蒸汽,将塑料袋鼓起来;装有酒精蒸汽的塑料袋从热水中拿出来,酒精蒸汽就会液化形成液态的酒精,袋子就又瘪了。故选D。
5.答案:D
解析: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飘浮在空气中形成的,而液化需要放热。故选D。
6.答案:C
解析:自制简易冰箱是通过水的蒸发吸热来保持食物处于低温环境,故A不符合题意;把鱼埋在冰粒中,一是利用了冰温度较低的特点,二是冰熔化会吸热,从而保持鱼新鲜,故B不符合题意;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凝固时放出热量来保存蔬菜的,故C符合题意;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庞大的地下灌溉工程,坎儿井在地下,井内的水温比外界低,而且水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小,水面空气的流速小,从而减少水的蒸发,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答案:A
解析:甲杯中的水温等于100
℃,但由于不能继续从外面烧杯中吸收热量,所以水不会沸腾;乙、丙两烧杯外的物质温度虽然分别达到了300
℃和600
℃,但由于两烧杯中的水呈沸腾状态,因为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两烧杯中的水温也同为100
℃,故BCD错误,A正确。
8.答案:B
解析:电冰箱工作时,液态制冷剂经过过滤器和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蒸发器)里迅速汽化,从冰箱的内部吸收热量,使冷冻室的温度降低,故A错误,B正确;压缩机将制冷剂蒸气压入冷凝器,蒸气冷却并液化,放出热量,故C、D错误.故选B.
9.答案:(1)加快沙子中水的蒸发
(2)水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对食物可起到保鲜作用
解析:(1)将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减小了空气的湿度,通风加快了液体周围空气的流动速度,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加快沙子中水分的蒸发。
(2)经常向沙子上洒水,保证了水分的持续蒸发,蒸发有致冷作用,从而降低了食物的温度,对食物起到保鲜的作用。
10.答案:(1)⑤②④①③;减少热量散失
(2)变小
(3)如解析图所示
(4)不变
(5)调为小火
解析:(1)酒精灯要使用外焰加热,所以合理顺序应先放好酒精灯,由其外焰高度确定铁圈及石棉网的高度;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完全浸入在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部,所以接着应放置烧杯,最后安装温度计,即顺序为⑤②④①③。纸板的作用是减少热量散失。
(2)水沸腾前,底部的温度高于上部的温度,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可知,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
(3)由表格中的数据描点连线,如图所示。
(4)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
(5)汤处于沸腾状态,温度不变,即使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而使食物煮熟得快,只是加快了水的汽化,浪费了燃料。所以先用大火将汤烧开,再改用小火,保持锅内的汤一直沸腾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