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3.1《百合花》课件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3.1《百合花》课件4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8 20:2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百合花
色泽文雅,
香气清幽,
白净纯洁,
即清丽、纯洁、高雅……
百合花什么样子呢?
课文导读

字词学习

课文解析

课后思考

目录
课文导读

茹志鹃(1925-1988),浙江杭州人,当代著名女作家。1958年以《百合花》而踏上文坛,代表作有小说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等
作者介绍
茹志鹃
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
课文研读

找出与百合花被相关的情节,并朗读。
第一处:“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背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洒满白色百合花。”
第二处:“我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
第三处:“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和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百合花被子是情节的一部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百合花被子还和人物性格有关系。
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
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一般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主题
合作探究:小说情节
情节
段落
内容
小标题
开端
1-23
通讯员带“我”去包扎所途中发生的故事
带路/借被前
发展
24-42
通讯员和“我”一起向新媳妇借被子
借被
高潮
43-56
总攻开始,小通讯员牺牲,新媳妇给通讯员缝衣
献被
结局
57-结尾
新媳妇执意给通讯员盖上百合花被
盖被
怎么描写、塑造(刻画)人物形象
两方面塑造:
正面(直接)描写、刻画和侧面(间接)描写、刻画。
正面(直接)描写包含
外貌、心理、动作、语言、细节等
细节描写:对生活中细微而又典型的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
侧面(间接)描写是通过环境描写(包含自然和社会环境)、他人的言行举止神态等来体现、烘托、反衬人物的性格形象。
学习手法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指对自然景物(包括天气情况)的描写,
常常用来烘托气氛或人物心理。
社会环境:
指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
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状况的描写,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
人物形象
正面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
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小通讯员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小通讯员:一个极其可爱的普通战士。
他天真纯洁,充满朝气,对生活和自然无比热爱,即将发起总攻的时刻,还在枪筒上插上几根树枝和野菊花;
他憨厚朴实,拘谨腼腆,比如,“带路”情节中“张皇”“数摸”这两个动词的描写作用;

他又十分关心同志,走走停停也好,给我两个馍馍也好,作者十分形象逼真地刻画了一个腼腆、羞涩、局促而又质朴纯洁的小战士形象。
借被”情节中,可看出通讯员的憨,不善言辞,更主要的是由于在革命队伍里受到党的教育和战斗生活的锻炼,他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有着高度的阶级觉悟和革命责任感。
“牺牲、献被”的情节中,更看出小通讯员的崇高精神。在取得总攻胜利的前夕,为了保护担架队员英勇捐躯。表现了他对革命和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
新媳妇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新媳妇的人物形象
出场:
(1)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
(2)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象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
结尾:
(1)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完全消失了。
(2)“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的瞪了他们一眼
(3)“是我的---”她气汹汹的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
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写出了怎样的态度变化?塑造了新媳妇怎样的形象?
动作、神态、细节、语言描写。
友善、关切、崇敬、痛惜、悼念、歉疚
漂亮、可爱、娴静、淳朴、善良、深明大义、纯真、高洁
美丽、娴静、
淳朴、善良、纯真,识大体,关心革命,百合花一样的人性美。
新媳妇
几次写衣服上破洞,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中先后四次写到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对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有着特殊的作用。???
第一次:起因
?是在“我”和通讯员从新媳妇家借了被子出门时,通讯员由于“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在门钩上,在肩膀出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结果“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夹了被子就走。”
这一细节,一方面写出通讯员的朴实、腼腆、执拗,
另一方面写出新媳妇的友善、热情、关切。
在情节上为第二次出现作铺垫。??
第二次:归队
??是当通讯员回部队时,“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的”。
这一细节写出了通讯员天真质朴和回部队时乐观的心情。????
第三次:牺牲
是在通讯员临牺牲前,被安排在屋檐下那块门板上,“他安祥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这一方面印证了牺牲的就是通讯员,照应上文,铺垫下文,
另一方面写出新媳妇和“我”为此而万分痛惜的心情。?
第四次:缝衣
是在作品的倒数第四段,“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有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破洞。”
这一细节不仅照应了上文,更表现了新媳妇把通讯员当作亲人,对他无比崇敬的感情。“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是要把这这种感情通过那细密的针脚注入英雄穿的衣服里,使新媳妇的感情得到一次升华。
环境描写
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①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

反映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④推动情节的发展。
⑤暗示或升华作品主题。
环境描写的位置:
1、开头,渲染某种气氛、交待故事背景,为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2、文中,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文末,升华主题、使作品具有无限的思考空间。
比如P12: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空气里也带有一股……的香味。
这一景物描写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之前,我所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景象,这就巧妙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我”一个革命战士,不仅临危不惧,而且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P16:天黑了,天边涌现一轮满月……那一轮皎洁的月亮,我也憎恶起来了。
这一景物描写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心情,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整个战场被皎洁的月光朗照着,所以战斗才会那样激烈,那样残酷,付出的代价才会那样大,通讯员就是在白夜的攻击中壮烈牺牲的。
军:








腼腆
质朴
英勇
善良
纯朴
圣洁
“我”(线索)
军民骨肉情
“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我”
“我”在文中也起着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
文中的重要情节:和通讯员交谈;化解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的小矛盾,借到全新的百合花被子;开导妇女们尤其是新媳妇投入对伤员的抢救工作;等等。这些情节都和“我”有关。文中的“我”是一名具有革命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的成熟的女战士,而小说中的那种至纯、至美的情感,往往是通过“我”的眼睛所见的事物和“我”的情绪表达出来的。
自由辩论
”百合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百合花
表层含义
指代的是被子上的花纹图案,是一种客观物象,即意象,也是小说的线索。
深层含义
百合花
表层含义
指代的是被子上的花纹图案,是一种客观物象,即意象,也是小说的线索。
深层含义
A.小通讯员与我一系列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刻画了朴实纯洁、勇于改错的小通讯员形象;
B.新媳妇一系列的动作和细节描写,不仅写出了她对通讯员的友善、关切、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态度变化,更展示了新媳妇淳朴善良、深明大义、无私、高洁如百合花一样美丽的人性美和性格美。所以,百合花,是人物纯真、高洁的优美心灵和品格的象征。
明确标题(物象)作用:
①以“百合花”为题,点出文章的重要内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百合花是文章的线索。
②以“百合花”的纯白象征人民战士、人民群众的高尚情操。

③以“百合花”作结,有利于揭示文章主旨,即有利于表现纯洁深厚的军民之情和战友之情,表达了高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1、表层:解释概括基本含义。
2、深层
题目含义:
形象
主题
题目作用:
1、是否修饰或者点明写作对象
2、是否有利于塑造人物、表达情感或者态度
3、是否作为线索
4、是否揭示主旨
学习手法

准确把握物象作用“4角度”
1.从人物塑造方面思考
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从哪些方面对主要人物作了映衬,如梅、玉、竹等。
2.从情节安排方面思考
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3.从环境方面思考
指的是它对时代特色氛围作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以及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作用。渲染环境。
4.从主题方面思考
“物象”往往具有衬托或象征意义,有揭示和深化主题的作用。
小说撷取了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斗争生活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刻画了有着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心灵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表现了纯洁深厚的军民之情和战友之情,传达了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