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9 09:3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二单元

8

《世说新语》二则
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部编版)
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程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描述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从而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学习目标
说说你知道的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
同学们,刚才我们都听了“司马光砸缸”
的故事。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咏雪
导入新课
1.用“/”划分这诗的朗读节奏。
2.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翻译,能流利翻译课文;
4、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
学法指导
朗读课文
1、校正字音
谢太傅(


雪骤(
zhòu

柳絮(


无奕(


2、词语解释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文义:文章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欣然:高兴地。
何以:像什么。
胡儿: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未若:不如,不及。
因风:乘风,凭借着风。因:乘、趁、凭借。
字词学习
文意: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诗论文。不一会,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次兄的长子胡儿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长兄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做柳絮乘着风漫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
起来。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
后来成了)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疏通文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却相当多,这一句都交代了什么内容?
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议)。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营造了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
问题探究
3.你认为谢道韫和胡儿的比喻哪一个好呢?
(1)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似,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
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花飘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因此说,“撒盐”这一比喻用得好。
(2)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在空中撒盐干什么呢?且形象不美。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所以说“柳絮”一喻好。
问题探究
4.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有不同解释,你有何看法?
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②“笑”前喻,“乐”后喻;
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5.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气,古人称谢道韫为才女,“咏絮才”就是从这里来的。
问题探究
这则小故事通过谢家儿女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课堂小结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还需要诚信吗?如:朋友相处,商业营销企业动作....
.各位同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围绕“诚信”阐述自己的观点,比一比,看谁说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接下来要学习的就是关于此方面的小故事。
陈太丘与友期行
课堂导入
朗读课文
1、校正字音
字词学习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好正午时分碰头。(那朋友)
正午已过还没到,太丘丢下(他)而离开,了,太丘走后,那人才到。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那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答:“
等您好久都不到,他已经走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走进家门不回头看。
文意分析
1.《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是怎样反驳“友人”的,他的反驳有说服力吗?
元方针锋相对,指出“友人”的“无信”“无礼”,义正辞严,使得“友人”“惭”最后“下车引之”。
2.你认为文中的“元方”和“友人”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元方是机智聪敏,善辩,懂礼识仪的人;
友人是无信、无礼但知错能改的人。
问题探究
3.《陈太丘与友期行》文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结合文中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A.不失礼。客人得知太丘已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耳;元方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而辞严,逼得对方无言可答。所以,这一则的核心是“无信”、“无礼”,宣扬的是正直不阿、为人正派的品格。不失礼,因为是“友”失礼在前,先不尊重元方的父亲。
B.失礼。因为“友”毕竟是与父亲平辈,不应不尊重长辈。应该始终有礼貌,不能对客人置之不理,要给人改错的机会,允许人家道歉。
问题探究
本文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
课堂小结
1.组织小组,翻译课文重点语句,回深理解。
2.引导学生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作出点评。
3.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课外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